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钢2号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加强高炉上下部调剂,实现了高、低挥发分烟煤的混合人炉,提高了煤比,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韶钢2#高炉大修后.通过提高精料水平,合理调整上、下部调剂,强化管理和组织工作,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入炉焦比达370 kg/t,利用系数达3.4t/m3·d.  相似文献   

3.
4.
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改进设备,加强操作攻关和科学管理,强化高炉冶炼,使高炉利用系数和其它经济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赵伟 《炼铁》2001,20(Z1):39-41
南钢3号高炉大修扩容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条件、增加风量、维持适宜的鼓风动能、扩大矿批、提高风温、进行富氧大喷煤等措施,高炉冶炼不断强化,2000年1~7月份利用系数达到2.831.  相似文献   

6.
张钢对5^#高炉采取减少入炉料粉末、合理的装料制度、扩大风口面积、调整压差等多种强化措施,同时加强炉前工作管理,从而改善了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中焦比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洪流 《炼铁》1997,16(1):51-52
1 概况 南钢现有3座300 m~3高炉、1座350 m~3高炉。1996年南钢原燃料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为高炉强化创造了条件。通过采用小高压、富氧鼓风、提高热风温度、大矿批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昕  黄荣宪 《炼铁》1999,18(1):53-54
1995年11月,苏钢2号高炉由原来的84m~3扩容改造为现在的94m~3,开炉投产后顺行状况一直较好。由于苏钢入炉料品位不高,保持在51%左右,加上传统操作思想的束缚,高炉利用系数一直徘徊在2.200。从1997年开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天铁集团对5^#高炉进行了大修改造,高炉大修改造后,具备了优化操作的条件,高炉利用系数已由大修前平均2.5t/m^3.d达到3.20t/m^3.d的水平,煤比达到了150kg/t.Fe以上,实现了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0.
泰钢2#高炉易地大修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加强炉前管理,使用高质量风口,降低生铁含硅量,建立合适的上下部调剂原则等措施,使高炉冶炼不断强化,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3.22t/m3*d,焦比降至522kg/t.  相似文献   

11.
顾平 《冶金丛刊》2006,(6):26-29
在高冶强的生产状态下,如何优化高炉的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是现代高炉操作者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梅山2^#高炉的操作者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在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永通公司2号高炉投产几年来,对设备的优化和三个阶段高炉操作的摸索及总结。通过不断的优化操作制度和设备的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合该高炉生产的基本工艺制度,高炉各项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强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家源  孙希文  盛世雄 《钢铁》2000,35(1):4-8,12
以高钛型钒钛磁铁矿为主要原攀钢高炉,在解决了泡沫渣、粘渣、铁水粘罐、铁损高、脱硫能力低等重要技术难题后,通过优化高炉操作及炉料结构,开发一系列强化冶炼的新技术,取得了大型高炉在采用难冶炼的特殊矿、入炉品位低的情况下达到高利用系数的经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建立了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4.
对唐钢1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进行总结,通过精料,调整送风制度,优化装料制度,专家系统应用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强化冶炼,高炉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长钢3号高炉通过合理地选择喷补料,合理组织人员,根据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喷补的工艺参数,采用遥控喷补技术对3号高炉进行短时间造衬,使高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炉型,高炉冶炼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2010年涟钢7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通过加强对入炉燃料、含铁原料精细管理,实施大风量、高富氧、高风温等手段进行强化冶炼,优化基本操作制度,7号高炉取得较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邯宝炼铁厂2#高炉冷却壁的破损情况及生产维护进行了分析。采取加强原燃料日常管理、确定合理的操作制度、优化上下部调剂等措施后,2#高炉实现了稳定顺行。在修补损坏冷却壁的同时,开孔安装铜质微型冷却棒后,改善了冷却壁的冷却效果,有效控制了冷却壁的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首钢2号高炉改用大风机提高产量的生产工作进行了总结。改用大风机后,采用扩风口、上风量、提顶压、提压差、增大矿批和加重焦炭负荷等多项措施达到低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东明  熊泽光 《铁合金》2005,36(6):11-13
介绍了信阳钢铁公司3^#锰铁高炉炉底破损情况和采取的护炉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邯钢1号高炉在中后期采用精料、高顶压、高风温富氧与喷煤等措施,通过优化高炉操作、采用合理的冷却制度、合理的上下部调剂、灌浆造衬等维护措施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