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机理及预防和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伟  王晓飞 《山西建筑》2010,36(17):297-298
通过分析隧道洞口塌方、洞内石质类塌方、洞内土质类塌方三种类型的机理,探讨了从工程地质、施工技术预防塌方的措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塌方、大塌方、地表沉陷、涌水塌方的处治技术,从而指导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2.
大断面千枚岩隧道塌方处治施工目前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处理,常规处理方法存在处理工艺不成熟、施工技术安全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本文就大断面千枚岩隧道塌方处治施工技术进行介绍,介绍如何进行大断面千枚岩隧道塌方处治施工,同时提高隧道塌方处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郭乾 《四川建筑》2010,30(5):104-104,108
隧道的开挖是在已有初始应力条件下对岩层的卸载过程,围岩由于应力重分布而出现变形,在一定条件下变形发展导致失稳破坏。隧道塌方机理复杂,诱发因素繁多,形式各异,因而正确认识和处治塌方在工程实际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广东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治理,说明处治塌方的典型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埋隧道塌方处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工程塌方处治实例,探讨了浅埋隧道塌方处治中超前支护系统的作用原理,利用有限元手段分析了二次衬砌结构的内力情况,给出了塌方处治方案,根据处治效果可得出:(1)管棚注浆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工法,其力学效应是显著的;(2)处于浅埋顺层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围岩的变形往往带有突然性;(3)施工中及时构筑二次衬砌,早日形成封闭式支承体系,加快围岩变形稳定过程,可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度变形及塌方事故。  相似文献   

5.
云南昭泸高速地处云贵高原,桥隧比达76%,隧道掘进时围岩环境存在富水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和溶腔溶洞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以大河隧道开挖过程中遇见的局部塌方和溶腔涌水两个典型事故为例,根据现场超前地质预报、围岩变形量测、塌方量估算和水流量监测等数据,分别采取变更支护参数、超前预注浆、改变注浆浆液配比等措施,帮助大河隧道顺利贯通,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病害整治隧道二衬拆除塌方机理及处治措施,以重庆某隧道二衬拆除过程中拱顶塌方为例,分析塌方段地质条件、病害状况及塌方过程等,探究塌方发生机理及其处治措施。结果表明:隧道衬砌腐蚀、开裂、渗漏水等病害以及塌方段围岩松散破碎,具有腐蚀性的地下水使得围岩呈现“结构性弱化”,是产生塌方的主要内因;施工扰动下,块碎石堆积荷载超过初支的极限承载力,导致初支开裂,暴雨天气又使得上覆岩层重量增加是导致塌方的主要外因。采用分台阶开挖塌方体,空腔处泵送砼回填,配合使用超前小导管、锁脚锚杆、钢拱架等支护措施,清除塌方堆积体并重新浇筑衬砌结构,可为类似工程塌方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康健  张存超  付大喜 《山西建筑》2007,33(29):327-329
以具茨山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其塌方原因,从处治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对处理塌方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采用CRD工法开挖的施工方法与工艺,指出了该隧道塌方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可供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稳征 《山西建筑》2009,35(11):281-282
在将军沟隧道出口工区塌方洞段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根据隧道塌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隧道施工技术,确定了以“稳固塌方体、加固塌方影响洞段、在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支护条件下采取台阶法及时支护”的施工措施和方案,从而积累了隧道塌方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属于地下隐蔽工程。结合活沙兔隧道掘进过程中隧道塌方,分析塌方过程及产生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处治方案,可对类似隧道塌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群虎 《山西建筑》2007,33(29):334-335
结合工程概况,介绍了隧道塌方的经过及施工情况,从地质、施工组织、施工质量三方面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制定了具体的塌方施工处理方案,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隧道洞口结构进行了震害分析,结果表明:洞外结构受次生灾害影响较大,地震惯性力影响明显;硬岩洞口段隧道结构基本无破坏,软岩洞口段隧道结构震害较严重。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典型震害分析,研究了公路隧道洞口结构的震害机理。探明了洞外结构震害机理,即洞外结构受次生灾害影响较大,震害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惯性力,洞门墙结构和基础设计不合理以及隧道洞口所处位置也是影响洞外结构震害的重要因素。探明了洞口段隧道结构震害机理,即正穿坡面洞口段隧道结构存在软硬围岩交界面时,其附近软岩内隧道结构受较大强制位移作用;正穿坡面洞口段隧道结构覆盖层为软岩时,震害的主要因素是地震惯性力。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洞口结构的抗减震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震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汶川“5.12”等各次大地震中跨越断层破碎带隧道震害进行了资料调研,然后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对跨断层破碎带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围岩与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响应特性、地层变形及衬砌结构内力分布规律等。分析结果表明:震害调研结果、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在地震中易于产生破坏;隧道断层带段围岩有较大的加速度响应特性,加速度响应在断层接触段不连续;地震过程中断层带段隧道结构对地层具有明显的追随性和依赖性;断层带隧道错动破坏主要由断层带隧道围岩与较好段围岩位移不同步性而造成的位移差值引起,且位移差值与断层带和隧道较好围岩类型有关;隧道断层破碎带段与较好围岩段衬砌结构横断面具有基本相同的内力分布规律,衬砌内力在共轭45°方向最大,但断层破碎带段衬砌具有最大的内力峰值,更易于在地震过程中产生破坏等。以上成果对于合理认识跨越断层破碎带隧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隧道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抗震设防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孙连成 《山西建筑》2010,36(10):333-334
对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盖挖逆做法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围护、降水、支撑等工序的具体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黄建宝 《山西建筑》2008,34(16):272-273
对滑坡的形成条件、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滑坡面和滑带土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论证,并根据滑坡的环境地质特点对滑坡的治理提出了支挡和排水的综合处理措施,指出人类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活动应符合和顺应自然规律,不能以破坏地质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15.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设置减震层的减震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调查表明:汶川大地震震区隧道结构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灾区救援和重建,可见传统的隧道抗震技术已不能保证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结构的安全,为此利用波动理论对隧道减震层减震模型进行研究,推导地震波沿隧道结构轴线方向作用下的减震计算公式,研究减震层厚度、减震层弹性模量、减震层刚度和地震波输入频率等参数对隧道减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隧道减震层减震模型的减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结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设岭隧道左线出洞口滑坡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产生的原因,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滑塌引起的仰坡滑动、出洞口护拱、喷锚支护开裂等现象,通过及时采取措施、地质补探,使得滑坡治理成功,最后总结出了处治滑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隧道施工技术现状,总结出一套简易、经济的的公路隧道竖井施工工法,对几个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接着针对人工导洞先行正洞扩大法的关键技术做出了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施工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志武 《山西建筑》2014,(34):186-187
通过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软土地基、后台填筑、台背防水排水等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升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公路桥梁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