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掇山叠石从园林营造的一开始就体现着古人的生态智慧。文章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从掇山选材,布局营造,山与理水、建筑、植物的交融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其中表达高度协调的"天人合一"生态意识与理念,其实,掇山叠石技法仅是我国博大精深园林艺术中朴素生太观点的一部分,园林设计工作者应结合时代内涵要求不断创新,让根植于中华大地文化土壤的园林之花再次发光彩。  相似文献   

2.
由苏州市园林管理局主办,苏州市留园管理处、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承办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坛——叠石掇山专题研讨”于 3月 30日至 4月 1日在苏州举行。出席本次研讨的有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扬州、无锡、苏州等高校、园林、文博、建筑等方面的学者以及《中国园林》编辑部共 50多人。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 20多篇,就中国园林叠石掇山的历史、艺术、美学、技法、国内外影响等方面分别作了研讨,总结了宋代“花石纲”对园林石文化艺术的影响,交流了当代叠山技艺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对目前叠石掇山中涉及资源、环境、用料、施工、技术及经济…  相似文献   

3.
寺庙园林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分支,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都是围绕山水来布局的。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寺庙园林假山叠石技艺特别擅长运用在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中,以园林构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空间的散乱无章状态,加工剪辑自然景观,使环境空间“人工”与自然的“天趣”的融合。以满足僧人、香客和游客的修行、游览需要。  相似文献   

4.
园路析:园路在园林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琦  郑珂 《园林》1998,(2):12-13
园林中的许多设计手法和思路的实现都离不开园路。园路是园林的骨架。园路是园林的血管。园路是组织景观的旋律……。因此,园路是路,也是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网络和语言学的一些方法与理论,揭示了上海古典园林曲水园空间结构的网络特征及其三要素:单元空间(结点)/边界/联结.正是这种网络结构中的相似性和复杂性形成了曲水园中“藏与寻”的不尽之美.如果没有这种网络系统,园子将会失去诗意的连贯性、整体性以及内在情感表达的依存.尽管这一几何模型不能解释园林中所有的复杂现象和深层意义,但是这一网络模型不仅提供了一种重新洞察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结构的手段和巧妙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资源的策略,而且为如何处理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重构人居环境的相似性、多样性与复杂性提供一种灵活可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8.
从风景园林专业中最具中国园林特征的“假山叠石 营造技艺”传承与发扬的视角出发,梳理分析行业的教育研 究、规划设计、施工营造、行业管理、职业培训现状,评述技 艺特点、传承难点、促进要点,以期待引起行业界的重视,推 动中国园林这一古老营造技艺的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古代造园者的眼里,山、水的运用有着复杂的大于形式美的价值取向。正因为此,中国古典园林才有别于西方古典园林,彰显出具有明显东方审美的特征,成为世界园林设计体系的一支奇葩。对这一价值取向及其作用进行探讨,借以说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廊这种建筑形式,从夏商到明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发展过程。以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列举廊的各种形式。浅议廊在古典园林中划分空间的作用;组织观赏路线的作用;营造蜿蜒曲折的建筑形态的作用。并通过对比中国、日本同时期的园林,论述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性;及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时空构成和表现出的形态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游亚晔 《园林》2017,(1):73-75
<正>芭蕉又称绿天、扇仙,是一种大型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广东、福建等地。芭蕉的叶子大而脆弱,容易被风所碎,主茎比起一般的乔灌木显得柔软而没有支撑力,容易让人联想到"破""散"等不祥的词汇,因此在古代可以算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植物,尤其是不能在房屋周围种植。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对于芭蕉的认识逐渐有了改观,因为芭蕉在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到了唐代人们对于芭蕉的欣  相似文献   

12.
论园林绿地规划中的园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吴峻  鲁长亮 《山西建筑》2007,33(14):354-356
介绍了园林园路的基本类型、功能与特点,从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和园林的布局两方面阐述了园路的规划原则与设计要点,总结出园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从和考虑的问题,以使园路的规划与设计满足科学与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苏州七大古典园林中牡丹群落的调查,发现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与其中牡丹应用同步,即有苏州园林时就有牡丹应用;牡丹在苏州园林中以花台种植为主要种植形式,并通过与建筑、地形等结合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创造多样的园林景观;牡丹在苏州园林的应用是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结合,为现代园林建设及牡丹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5)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乔义  白小华  黄文华 《山西建筑》2010,36(2):356-357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英国自然风致园的特点,归纳了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致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分析了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指出中英园林文化的天人合一与洪莽朴野的差异,也许会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中的景题与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1997,(2)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景题名作为一种点景的方法,应用极为广泛,它既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与西方园林相比,又是中国园林特有的内容.古代造国家大都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追求寄情于山水园林,并以匾额楹联为媒介来表达.因此,园林的题名、题词往往成了园林的气氛渲染、意境创造的点睛之笔.对后人来说,研究、理解古典园林时,景名题词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一、景题浅述中国建筑、园林的命名可远追至上古.《诗经·大雅》里那段关于灵台的描述历来被视为最古老的一份园林记录,其中的“灵台”、“灵沼”“灵囿”可以说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远借塔影是园林营构中较常见的组景手法之一,它既拓展和延伸了景区的空间与视野,又丰富了景观的节奏和层次。借塔入园,以及塔影与山水之间营造出的诗画意境,正是中国文人特别欣赏和追求的,塔影也成为一个审美和寄情的符号。中国园林好借塔影,除了构景和审美上的妙处,还因为塔影具有福祉众生、主吉主旺、振兴文风等多重象征意味。在中国文人自身儒道释互补的精神追求下,塔影成为了一个满足人们复杂情感需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胡一可  杨锐  王劲韬 《华中建筑》2009,27(1):202-207
英国自然风景园与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区别无疑是巨大的。该文试从哲学基础及审美差异、设计观念和关于“自然”概念的理解等几方面比较深入地阐释两者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古典园林的选址与立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为 《中国园林》2005,21(4):46-48
相地为造园中最重要的问题,<园冶>指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相地常常从卜邻、究源、察地等几个方面考虑.卜邻就是在选择园址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林木植被以及周围的构筑物等多种因素;究源指探究水之源头;察地是为了解园址地形之高下和地被情况.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4)
世界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发展方向的改变,古典园林的理念可以继续的传承下去,更多却是不符合当代文化的大背景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古典园林需要发展和"进化",更好带领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古典园林的价值分析,实现现代园林在建造方面的发展,研究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之中的传承和发展,园林行业的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