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艳峰 《矿冶》2016,25(4):77-79
对某航段航线获取的大洋热液沉积物选矿尾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该尾矿中有价金属元素铜损失严重,含铜为6.06%。铜矿物是以氯铜矿为主,另有微量的硫化铜矿物,其中氯铜矿多以单体形式损失,硫化铜矿物以细粒、微粒包裹体形式赋存在滑石等脉石中。尾矿中的铜经浮选—重选回收效果差,需采用冶金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  相似文献   

2.
我厂处理的是接触变质带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的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和磁铁矿。选矿原则流程为铜、硫依次优先浮选,硫尾矿选铁,铁精矿再脱硫。铜浮选尾矿的分析结果见表1。浮选铜时,加入石灰抑制硫化铁使其尾  相似文献   

3.
李世男  鱼光辉  代献仁  李冬 《现代矿业》2023,(3):168-170+174
为解决Mirador铜矿尾矿外排水pH值较高的技术难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以ML-1和石灰作为铜、硫分离作业的组合抑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11.0的条件下,当ML-1用量为200 g/t时,实现了铜硫分离,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6.52%、铜回收率89.01%,闭路试验结果为Mirador铜矿低碱度铜、硫分离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难选铜镍矿石含铜0.27%、含镍0.72%,为实现矿石中铜镍矿物的综合回收与高效分离,本文采用“铜-镍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以自主研发的高效铜矿物捕收剂LP-01作选铜捕收剂,石灰作抑制剂,在矿浆pH为8.5的低碱介质中优先浮选铜矿物;浮选尾矿以硫酸铜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镍矿物,获得了含铜25.35%、含镍0.79%,铜回收率80.73%的铜精矿,含镍8.15%、含铜0.23%,镍回收率75.41%的镍精矿。试验指标良好,铜、镍矿物都得到了较好的浮选回收与分离。  相似文献   

5.
<正> 虽然近二十年来对墨铜矿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比较确切的了解,但对其组成和晶体结构特性所开展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却进行得不多。我院有关寿王坟铜矿及金川铜镍硫化矿石的选矿研究表明,墨铜矿的天然可浮性差,易损失于尾矿中。南非Palabora铜选厂,占有比重较大的墨铜矿历来是铜在  相似文献   

6.
狮子山碳质脉石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狮子山矿纯碳质脉石铜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研究分析表明仅用捕收剂难以得到很好的选别指标,需要采用有效的调整剂。研究发现,在精选区加入石灰调节矿浆pH值及矿浆电位,对提高技术指标有一定作用。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处理碳质脉石铜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为一特大型铜矿 ,矿石中铜矿物属粗细不均匀嵌布 ,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 ,矿物组成较简单。采用开路粗扫选—中矿再磨工艺处理该矿时 ,部分铜矿物以连生体或包裹体的形式损失在尾矿中。采用尾矿分级—粗粒中矿返回再磨的工艺 ,把含铜 1%的粗粒中矿返回再磨 ,铜回收率提高了近 5 %,减少了铜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 篦子沟铜矿采用铜钴依次优先浮选流程处理含钴铜矿石,铜浮选条件左右钴浮选指标。当铜浮选矿浆碱度较低(pH=8或8以下)时, 钻进入铜精矿较多,降低了钻在铜浮选尾矿中的占有率。由于选铜减少石灰用量,就得增加丁基铵黑药用量,过剩的丁基铵黑药在选钴时,使易浮的碳  相似文献   

9.
李成必  吴熙群等 《矿冶》2002,11(4):39-42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为一特大型铜矿,矿石中铜矿物属粗细不均匀嵌布,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矿物组成较简单。采用开路粗扫选一中矿再磨工艺处理该矿时,部分铜矿物以连生体或包裹体的形式损失在尾矿中,采用尾矿分级一粗粒中矿返回再磨的工艺,把含铜1%的粗粒中矿返回再磨,铜回收率提高了近5%,减少了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湖北某磁选尾矿中铜的综合回收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磁选尾矿组分较为复杂,铜含量较低为0.38%,嵌布粒度较细,铜主要赋存于原生硫化铜中,分布率为74.08%,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少量铜蓝、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少量长石、高岭石等。针对尾矿中铜矿物“贫、细、杂”的特点,采用CCF浮选柱进行回收铜的选矿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两次精选作业,可从含铜0.38%的尾矿中获得铜品位16%以上,铜回收率76% 以上的铜精矿,实验指标良好,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承德某硫化铜矿铜品位仅为0.44%,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及方解石等钙镁矿物。针对黄铜矿粒度细、脉石矿物易泥化而导致黄铜矿分选效率低的特点,采用"一段脱泥-二段分级分选"的工艺流程,并使用酸化水玻璃作为脉石矿物的主要抑制剂,进行了硫化铜矿选矿试验,取得精矿品位13.97%,回收率82.98%的良好分选指标。通过对矿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单矿物Zeta电位及润湿接触角的测定,表明黄铜矿与蛇纹石及方解石的异相凝聚是其难选的主要原因。酸化水玻璃可以显著降低蛇纹石及方解石的表面动电位,在p H=7~9的浮选区间内使其电位由正变负,消除与黄铜矿的异相凝聚;酸化水玻璃中最具活性的硅酸胶粒可强烈吸附在蛇纹石及方解石表面,增强其亲水性,从而有利于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2.
高效捕收剂ZA在铜硫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某多金属硫化矿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锡、硫,铜品位为1.05%、锡品位为0.28%、硫品位为7.19%,伴生银品位为13.20 g/t。铜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占有率为93.60%。现场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摇床重选选锡的浮重联合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银锡(银进入铜精矿),存在石灰用量偏大,碱度高,铜和银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为探索低碱度浮选回收铜银的可能性,以复配药剂ZA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获得的铜硫混合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5%、pH=10.5的低碱条件下经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5.16%、银品位为212.2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1.75%、61.1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35.32%、硫回收率79.08%的硫精矿,有效地实现了矿石中铜银硫的分离富集回收,尤其是强化了游离银的选矿富集。试验结果对伴生贵金属硫化矿中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铜硫矿物分选过程的可浮性差异、浮选速度规律及铜硫矿物嵌布粒度特性,提出了异步-快速-强化浮选分选铜硫的新方法。根据硫化铜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异步粗选、易浮矿物快速浮选—难浮(连生体)矿物选择性再磨后强化精选"的选别流程,以石灰调控矿浆pH值至低碱介质,Z-200为快速浮选铜捕收剂获得含铜20.85%、含银94.56g/t、铜回收率61.69%、银回收率45.93%的铜精矿1,戊基黄药+酯-105为组合捕收剂浮出难浮铜及铜硫连生体矿物并选择性再磨后强化精选获得含铜20.37%、含银130.25g/t、、铜回收率32.88%、银回收率34.51%的铜精矿2。累计铜精矿铜品位20.68%、银品位107.16g/t、铜回收率94.57%、银回收率80.44%。相比原工艺条件下的选别指标,铜、银回收率分别提高3.56和8.74个百分点,新工艺显著改善了浮选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铜硫分选效率,降低了选矿能耗及成本,属于高效节能的硫化铜矿选矿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冬瓜山铜矿属于复杂难选矿石,具有铜磁黄铁矿、层状滑石、蛇纹石类型矿石占比高的特点,该性质对铜的选别过程具有不利影响,影响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因此,开展该矿石的矿物学特性研究,对指导选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的粒度及嵌布特征分析、不同磨矿细度下重要矿物的解离度分析,并对影响选别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总结。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冬瓜山深部矿石中铜矿物绝大部分为黄铜矿,墨铜矿占8.46%,且含有24.26%的滑石、蛇纹石易浮层状脉石矿物;黄铜矿、墨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不均匀,尤其是20μm以下部分占11.04%,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占75%时,仍有26.06%与脉石连生。以上性质都是铜选矿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指导选矿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勇  罗星  夏瑜  吕长宽  覃鹏 《矿冶工程》2020,40(4):75-77
赞比亚某硫化铜矿铜品位1.57%,含铜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白云母、石英、黑云母为主。对该硫化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矿石在磨矿细度-74 μm粒级占70%条件下,采用石灰作调整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经过一粗一精一扫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铜品位33.86%、铜回收率97.37%的铜精矿,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较简单,选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金属铜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效处理和高效利用铜矿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当前大多数硫化铜矿中含砷较高,砷一旦进入自然环境会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由于黄铜矿与毒砂的性质相近且铜离子会对毒砂起到活化作用,这导致铜、砷矿物分离成为一大难题。从砷的抑制方向出发,综述了当前铜砷浮选分离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重点介绍了硫化矿降砷抑制剂的应用、溶液离子对矿物的影响及机理、物理化学方法改性的应用。在抑制剂研究方面必须进一步研究其在矿浆中与矿物表面发生作用的机理,从而更加清楚地调控矿浆环境及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增强抑制剂对毒砂的选择性。最后指出,发展新型药剂、采用特定方法改性、利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铜、砷硫化矿物的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差异是今后铜砷浮选分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西藏玉龙铜矿氧化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西藏玉龙铜矿1号矿体氧化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铜、钼等元素的赋存状态,并就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矿石中铜的氧化率较高,加强对氧化铜矿物的浮选回收可以明显提高铜的选矿回收率;矿石中一定量的砷赋存在黝铜矿中,浮选时砷会在铜精矿中富集;钼的硫化物主要是辉钼矿,由于该矿物嵌布粒度较粗,容易浮选回收,但矿石中钼的氧化率也比较高,钼的选矿回收率不会很高。浮选工艺试验过程中应重视对铜氧化矿物的浮选回收及对黏土类易泥化矿物抑制效果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MLA)、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矿物易粗磨集合回收,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工艺。  相似文献   

19.
刚果(金)加丹加矿区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含Cu2.21%和Co0.16%,铜钴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回收标准,为确定合理高效的选矿工艺,进行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中的目的矿物种类复杂,目的元素铜除硫化铜和氧化铜形态赋存外,还有部分铜以铜锰铝硅氧化结合物中的铜形态赋存。钴主要以含钴黄铁矿及水钴矿形式赋存,脉石矿物主要以易泥化的碳酸盐类脉石为主。结合矿石性质分析和探索条件试验的结果确定了硫化矿物浮选—氧化矿物硫化钠硫化、组合捕收剂协同捕收浮选氧化铜矿物—氧化矿尾矿高梯度强磁选的选矿工艺,该工艺根据不同类型的目的矿物可浮性和磁性的差异性,分段产出硫化铜精矿、氧化铜精矿和磁选精矿三个产品,三个产品总铜回收率达到了91.54%,总钴回收率达到了56.48%,实现了对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主要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细粒铅锌矿浮选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粒铅锌矿较难回收的主要症结在于微细粒铅锌矿物的浮选捕集困难。为给细粒铅锌矿的高效、低成本回收提供技术参考,对其选矿工艺、设备及药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细粒铅锌矿回收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对其选矿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总结分析表明,细粒铅锌矿的高效回收主要依赖于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选矿方法的拓展、磨选工艺流程的优化及选矿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在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方面,要借助表面胶体化学、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等的发展,研发能强化细粒铅锌矿物表面疏水化的特效药剂;对浮选效果不理想的矿泥可考虑开展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浸出工艺的研究,通过多选矿方法并举的工艺流程去破解单一浮选流程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对易磨、易泥化的细粒嵌布的铅锌矿石,除了应确定合适的磨矿细度、实施粗细分级分选工艺,还应充分考虑能收早收的阶段磨选工艺,减少铅锌矿物过粉碎;针对传统浮选设备普遍不适用细粒-微细粒铅锌矿回收的问题,应大力推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等新型、高效浮选设备的应用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