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改革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实习教学改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实例说明改革措施能提高实习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改革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达到生产实习的目标是我们所面对的严峻挑战.分析了现有的实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建立仿真实习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5.
响应学院提出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号召,我系从1994年开始进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全面教改,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采96级和采97级毕业设计教改的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开放式毕业实习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高校扩招的现实,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零距离接触,探索了开放式毕业实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在分析采矿工程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建设采矿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必要性。从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运行模式、教学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综合考虑,总结了采矿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体系建设经验。以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为契机,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矿业高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施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和适应国际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特色,在介绍其工程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标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与互补,以及多元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分析了保障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要素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大多属于采动软岩巷道 ,巷道变形破坏剧烈且维护十分困难。本文在现场调研基础上 ,根据新集煤矿综放开采的实际生产地质条件提出了对综放巷道实施卸压工程的总体技术方案。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设计并确定了有效控制沿空风巷大变形的卸压工程方案的具体技术参数。实践证明 ,设计的方案与参数合理可行 ,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矿井建设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是我国资源持续供给和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井巷工程作为进入深部开采的安全通道是进入深部开采的咽喉,因此,深部矿井建设关键技术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深部矿产开采矿井工程设计与装备制造先行的理念,深部矿井建设模式、优化设计与理论、矿井建设技术与智能装备、智能监控技术体系、矿井建设与生态环境互馈等方面亟待取得突破。系统分析了矿井赋存地质条件探查、数据融合反演与透明化重构技术及其亟待攻克的科学问题;梳理了深部矿井井巷优化设计方法、建设模式、建井提运装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难题;基于深部井巷围岩"应力调控-改性-支护"理念,提出了围岩应力调控技术,地面预注浆加固、抗渗、降-隔-保温技术等围岩改性技术,以及矿井工程支护结构等围岩控制理论与及其关键技术;提出了深井智能掘进装备与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体系,梳理了机械破岩掘进装备制造与发展趋势,从高效破岩与排渣、装备构成与空间优化、精确智能钻井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上排渣竖井掘进机设计与制造亟需攻克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围绕破岩掘进复杂工序智能监控、围岩与井壁结构稳定智能监控、井筒内运行设备智能监控,提出了深部矿井全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针对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回采巷道支护参数选择、制定了采煤机合理的进刀和割煤方式;根据顶板情况,确定了适合顶板管理的移架方式和端头支护形式及超前支护距离,确保了回采工作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浆体充填是一项顺应煤炭绿色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矸石绿色处置新技术。宏观的破碎空间特征与微观的空隙特征是决定矸石浆体充填效果的关键,为建立浆体充填基础理论体系,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与现场工业实验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浆体充填空间覆岩运动规律,探索了破碎空间内可供浆体充填的空隙分布特征,明确矸石浆体-采空空隙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采动过程中控制岩层是影响浆体充填空间范围的关键,“拱-梁-壳”的空间演化过程分别对应浆体充填空间的自由堆积区、载荷影响区及压实区,直接决定矸石浆体充填效果;采空区内垮落岩体的孔隙率沿倾向、走向及垂向均满足负对数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了浆体充填空间空隙分布模型,并确定浆体充填的重点区域;通过开展地面原位注浆充填试验,证明了矸石浆体在采空空间的可充填特性,阐述了矸石浆体-采空空隙的作用过程普遍经历了初始流淌、垂直涌流及水平扩散3个阶段;在黄陵二号煤矿井下针对浆体充填空间自由堆积区与载荷影响区开展了矸石浆体充填工程实践,成功验证了井下矸石浆体充填技术的可行性及理论的正确性,为矸石绿色处置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采矿工业技术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受宏观经济影响大、招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培养水平相对滞后等困境,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从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学生个人成长等维度阐述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原则,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以就业和能力导向为培养目标,完善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以互融互通为培养方式,建立互补式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共建共享为培养举措,建立协同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维修现代化采煤设备过程中,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结合零件磨损、损伤的类型和技术要求,采用激光熔覆、电弧喷涂、电刷镀、堆焊、金属表面强化等表面工程技术进行结构件和传动元件再制造的研究,通过实践总结了其工艺原理和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