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天然气与石油》2013,(1):94-94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油气田开发、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工程技术为炼油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原油的资源和质量、产品消费、清洁燃料、炼油厂(装置)大型化和炼油毛利等方面分析了炼油业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指出了工程技术的进步影响到炼油业的持续发展。未来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加强工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开发、进行全厂和装置的集成与优化、开展有利于清洁燃料和化工轻油生产的工艺过程技术开发以及设备结构与材料的工程研究。工程设计是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扩充和完善工程设计集成系统,建立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和开发设计软件和人工智能化设计等,将会进一步提升工程技术水平,为炼油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UOP公司将为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建设的芳烃项目提供芳烃技术、基础工程服务和设备。工程设计现已进行,该芳烃联合装置将于2008年底前建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技术系列包括高含硫气井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完井及增产改造技术、地面集输工艺技术、深度脱硫技术、安全环保评价和保障技术。这一项目历经中国石油科研  相似文献   

5.
本工程是一项将高温、高溶解固体、高总硬的稠油热采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锅炉给水的工程设计,在国内尚属首例。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是稠油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配套技术。它的研究及应用将促进稠油开发的技术进步。为引进和消化国外的技术,该项目初步设计由国外公司承担,国内负责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与石油》2010,28(3):F0003-F0003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与石油》2010,28(2):F0003-F0003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与石油》2010,28(1):F0003-F0003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与石油》2009,27(3):F0003-F0003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与石油》2009,27(2):F0003-F0003
《天然气与石油》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护、技术经济、仪表与自动化、机械设备、公用工程(含电力、采暖通风、给排水)、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及测量、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10多年来我国开发的20多种代表性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性能及应用。对我国研究开发的新催化剂与国外同类催化剂进行了比较,指出国产催化剂在单耗、抗污染、处理量等性能方面均有明显的突破;我国科技人员对渣油催化裂化的工程设计、催化剂性能、剂油比、催化剂消耗、催化剂的选用等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对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老装置的技术改造,催化剂抗镍性能的改进,超短接触时间和其他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催化裂化配套的其他工艺的发展等5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加氢裂化装置的设计概况、技术特点以及工程开发的新进展。指出随着含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环保要求的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质量的升级换代以及加氢裂化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及加氢裂化装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石油钻机技术的现状及其研发思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王进全 《石油机械》2006,34(1):7-10
介绍了我国石油钻机的技术现状,在肯定我国石油钻机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我国石油钻机整体技术与国外钻机技术的差距,提出要把石油钻机作为国家战略装备来对待,加快我国石油钻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以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紧急关断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酸性气田的特殊危险性,通过设置合理的关断方案,确保紧急和事故条件下,安全保护能及时介入,对于保证高危性酸性气田的长期安全平稳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设计了国内某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紧急事故条件下的紧急关断方案,讨论了关断方案设计原则,对关断信息来源的探测器和消防系统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泄漏、火灾的4级关断系统方案,方案采用分级启动,并将自动启动与高级人工关断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事故快速响应和防止后果扩大。同时指出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紧急关断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气田工艺设计阶段就提前进行考虑,以减小建设成本、保证关断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钻机技术进步与“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进全  陈立人 《石油机械》2006,34(9):117-121
在总结我国石油钻机技术现状,肯定“十五”期间我国石油钻机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了我国钻机技术与国外存在的差距。预测了我国钻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考。指出我国钻机制造业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实现钻机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寻求关键技术突破,加强钻机技术的集成,开发足够引导消费的新产品,以全面增强参与国际高端钻井装备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振永 《焊管》2019,42(7):64-71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内油气输送管道建设水平,总结了中俄东线干线北段(黑河—长岭段)X80钢级Φ1 422 mm管道建设前期的一系列技术攻关以及在工程的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包括管道的安全可靠性、管道敷设、高后果区识别及评价、管材和环焊缝的断裂韧性、自动焊应用及无损检测、管道下沟等九个方面的技术应用情况,为今后国内大直径管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 6套聚丙烯装置工程总承包中项目控制工作的成功经验 ,指出了提高项目控制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如培养和提高项目控制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发挥项目工程师的作用 ;以设计为龙头进行全过程控制 ;建立项目控制基础数据库 ;开发和应用先进的项目控制软件等。实践证明 ,先进的项目控制有助于降低成本 ,缩短建设工期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回顾了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服务分公司在科研项目进展、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介绍了该公司在建立并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文章认为,公司制度和政策向创新者及科研工作者的倾斜,是公司科研水平提升与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谢晓清 《石油机械》2000,28(7):44-47
为了开发塔中4油田,遵循尽量简化沙漠腹地设施,优化油气水电总体布局的原则,从钻井方案的选定,原油的集输、脱水,含油污水处理,供水、供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综合防砂治砂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研究成果。认为在开发建设沙漠油田中,必须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到位;要勇于突破传统框框的限制,充分利用油藏自然能量,简化地面工艺设施,减小建设规模;要提高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靠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要以运行的安全时效作为设备选型的主要依据,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和备用台数。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创新思维的助推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认识的本源——思维,论述了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客观环境——自由、民主、平等,并认为"科学思维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科学研究者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术氛围在科技创新思维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助推剂。并指出石油行业的特点是多学科、多专业的集成创新,需要团队工作、集体攻关,宽容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