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生产纯菌乳酸菌发酵剂储备菌株,通过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辣椒汁中分离出一株生长性能较好的乳酸菌W-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测序及生长特性实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W-1为一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1最适生长温度在30~35℃之间,在发酵前期产酸速度较快,对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适合用于发酵辣椒。该研究为辣椒发酵菌剂的制备储备了菌株。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自然发酵剁辣椒为研究对象,分离筛选高产酸乳酸菌,利用形态观察和16S rDNA对其进行鉴定。通过生长曲线、耐酸性、耐盐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获得优良乳酸菌菌株,对其发酵辣椒汁过程中的乳酸菌数、pH与风味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然发酵剁辣椒中分离出3株高效产酸菌株BLHN3、EJT2、PDJ1均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其中,PDJ1菌株耐胁迫能力最强;辣椒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呈升高趋势,pH逐渐下降,PDJ1菌株发酵液的pH最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比较:BLHN3(37种)>PDJ1(34种)>EJT2(28种),其中BLHN3产挥发性成分亚油酸乙酯、乙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相对含量最高,PDJ1产特殊呈香物质(E)-2-己烯-1-醇、香叶醇等相对含量最高,赋予辣椒汁果香、清香。BLHN3和PDJ1菌株发酵辣椒汁相对EJT2菌株风味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从黑山羊小肠和直肠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乳酸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耐受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2株乳酸菌,可归为5类,从中选取5株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1株为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其中,菌株HCA5-3长势较好;菌株HCS4-1产酸速率较快,菌株HCA6-2产酸能力较强;菌株HCS4-3耐酸性(pH 3.5)较好;菌株HCA6-2、HCA5-3和HCS4-3耐高温(45 ℃)能力较强,菌株HCA6-2、HCS4-3耐低温(10 ℃)能力较强;5株代表菌株耐盐性(NaCl 6.5%)能较好,对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发酵酸菜汁中分离乳酸茵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发酵性能和降胆固醇的能力.通过对乳酸菌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初步确定分离得到的L1、L2和L3等3株乳酸菌申L1为植物乳杆菌,L2为发酵乳杆菌,L3为短乳杆菌;L1和L2在培养15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产酸速度快,L3在21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产酸速度相对较慢,菌株产酸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1> L3> L2;L1,L2和L3三株菌的降胆固醇降解率分别为34.28%,22.86%和54.29%,L3的降胆固醇的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好的乳酸菌分别是M5-4-2、M1-4、M3-4、M9,其中两株为短乳杆菌,另外两株分别是植物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四株菌均有较高的耐盐特性和较强的亚硝酸盐耐受能力,四株菌株之间无拮抗性、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胞外酶均无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结论:M5-4-2、M1-4、M3-4、M9发酵性能较好,可以复配混合,开发为荔波酸肉产业化生产的纯种发酵剂。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制作糯米炸糕的优势乳酸菌,从传统生产工艺的沥水米浆和发酵湿米粉中分离出7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过氧化氢酶试验,以及葡萄糖发酵试验等生理生化特征考察,并分析菌株的16SrRNA序列。结果表明:菌株B1、B5-2、B7、B8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2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5-1、B6为印度尼西亚醋酸杆菌(Acetobacter indonesiensis)。通过测定4株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和生长速度,发现菌株B5-2的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相分类学技术,对新疆特色发酵辣椒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菌株CICC 6294进行鉴定。从耐酸耐盐特性、产酸能力、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氨基酸脱羧酶能力和抑菌能力方面对乳酸菌CICC 6294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新疆特色辣椒发酵中。通过测定新疆发酵辣椒总酸的种类与含量,亚硝酸盐以及生物胺含量,来解析菌株CICC 6294在辣椒发酵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ICC 6294鉴定为戊糖乳杆菌。该菌株氨基酸脱羧酶为阴性,能够在80 g/L NaCl和pH 4条件下生长,且能够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生长。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0 h,亚硝酸盐全部降解。接种菌株CICC 6294的发酵辣椒亚硝酸盐的含量0.81 mg/kg,生物胺的含量为3.19 mg/kg,总酸含量达到27.6 g/kg,提高了发酵辣椒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选择盐渍辣椒汁配以一定比例干辣椒混合发酵,探讨盐渍辣椒汁的利用新途径。选取2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3919、1.555、2株产香鲁氏接合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2.1913、2.371和1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1.3220作为原始菌株,通过对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盐能力的测试最终筛选出植物乳杆菌1.3919和鲁氏接合酵母菌2.371为最适发酵菌,其正常条件下最大OD850 nm值分别为5.41、5.40;而产酸能力则分别为1.98%、0.65%;上述两株菌在盐度为10%条件下有较强耐受力,其最大OD850 nm值均达到5.4。将其分别接入以盐渍辣椒汁∶干辣椒(3∶1)体系中进行发酵,各组产酸能力均在15 d时达到最大,菌株1.3919、2.371的酸度分别为1.23%、1.03%。  相似文献   

9.
自然发酵辣椒酱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发酵的辣椒酱中分离出产酸量高、生长良好的菌株,经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性能试验,最终选定Lact.1和Lact.2两株适用于发酵辣椒试验的乳酸菌。鉴定结果表明Lact.1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planetarium),Lact.2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试验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产酸速度快,最适生长温度在30℃到40℃之间,最适生长pH 6.0,当食盐浓度在7%以下能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从酢辣椒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开发辣椒益生菌产品,本实验从地方特色发酵食品酢辣椒中分离得到16 株乳酸菌,以产酸速度、耐人工胃液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通过研究菌株对工艺逆境的耐受能力,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抗氧化能力、降解亚硝盐能力和安全特性来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能耐受0.4%苯酚、溶酶菌和热处理;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能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细菌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L3-5和17-1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3 株菌都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并且都属于安全性菌株。综上所述,传统酢辣椒是分离益生乳酸菌新的天然来源,从中分离得到的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性菌株。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菌采用传统可培养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在不同p H、发酵温度、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该菌株的最适产酸条件为:最适初始p H 5.0,最适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50 r/min,总酸含量可达2.888 4 g/100 m L。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对自然发酵泡菜盐水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试验成功地从泡菜盐水中 ,分离出两株乳酸菌菌株 ,经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化特征鉴定 ,结果表明 1号菌L1为明串珠菌属 (Leuconostoc) ,2号菌L2 为乳杆菌属 (Lacto bacillus)。发酵初期 ,L1为优势菌 ,生长产酸 ;随着pH值下降 ,L1受到抑制 ,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 ,而L2 迅速繁殖 ,成为优势菌 ,继续发酵产酸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地区包括成都、温江、眉山等地泡菜资源进行收集,分离得到68株细菌,挑选出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试验阴性的菌株34株,进行蔬菜汁产酸实验,18株总酸达到1.0%以上。对18株高产酸菌株进行亚硝酸盐降解试验,得到6株降解率在80%以上的菌株。对6株菌株进一步进行耐酸、耐盐及蔬菜汁发酵试验,筛选到1株降解亚硝酸盐产酸综合性能较强的菌株X2,应用在蔬菜汁发酵96h亚硝酸盐降解率达到89.82%,产酸达1.1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离计数方法探究甜面酱保温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变化规律,并对优势菌株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甜面酱保温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先上升后下降,霉菌数量则呈下降趋势,未检测出酵母。通过分离获得4株优势霉菌和5株优势细菌,经初步鉴定,其中2株为米曲霉,1株为黑曲霉,1株为根霉,2株为芽孢杆菌属,其余3株分别为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及德克斯氏菌属。生理效价检测结果表明:链球菌属细菌产酸及氨基态氮能力较强,分别为1.2%,0.43%;黑曲霉产糖化酶活力较高,约为352.33U/g,M2米曲霉菌株产蛋白酶活力较高,为53.7U/g。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菌株,对黄酒发酵醪液及米浆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及与分离纯化,发现3株菌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但具有一定的生物胺降解能力。使用黄酒发酵液培养该3株菌,发现在2.50%Vol的黄酒培养液中,3株菌能正常生长;在8.80%Vol黄酒培养液中,菌株5-4和8-3生长能力明显弱于14-2-1;在15.70%Vol黄酒培养液中,3株菌均受到严重抑制。菌株14-2-1生长速率最快,繁殖最旺,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同时菌株产酸能力较强,产酸速率也较快,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应用于黄酒酿造中,能有效降低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MRS培养基从果醋醋醅中分离具有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乙醇耐受能力、产酸能力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从果醋醋醅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酸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为D2,并鉴定其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该菌株在体积分数4%乙醇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在体积分数14%乙醇条件下能够存活,具有较强的乙醇耐受力;在MRS肉汤培养基中发酵48 h时,总酸含量达到20.03 g/L,其中乳酸含量增加最多,其次是苹果酸和琥珀酸;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和吉他霉素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综上,该菌株具有较强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产乳酸能力,安全性高,有作为发酵菌剂改善果醋风味和口感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发酵果醋中分离和筛选到一株产醋酸的菌株E3,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E3是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菌株E3最适生长和产酸温度为30℃,在20℃~30℃内,菌株生长和产酸性能较稳定.菌株E3最适生长pH值为6,耐酸性较好,pH值为为3时菌体仍能生长.E3能耐受6%vol的乙醇浓度而不影响产酸能力,6%vol乙醇浓度发酵6d酸度达到4.12g/100mL.菌株E3产酸和耐酸性能好,能耐受6%乙醇浓度产酸,为果醋发酵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发酵特性优良和性质稳定的香肠发酵菌种,以低温风干发酵羊腿为试验材料,采用溶钙圈法分离、筛选发酵特性良好的菌株,并对菌株产酸能力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进行复筛,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DNA 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低温风干发酵羊腿中分离纯化得到43 株乳酸菌,其中GM09、GM23、GM28、PA15 和KN02 5 株乳酸菌发酵特性好,具有良好的产酸能力、发酵和生长特性。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GM09、PA15 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GM23、GM28、KN02 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传统发酵浆水中分离筛选产双戊烯乳酸菌株,以期为传统浆水工艺现代化改造过程增香发酵剂的开发提供菌株来源。方法:采用经典的平板分离筛选方法初筛菌株,结合发酵性能测定复筛。结果:从甘肃传统发酵浆水中初筛得到5株产双戊烯乳酸菌,通过测定其发酵产双戊烯性能,从中复筛得到1株产双戊烯乳酸菌菌株R-32,该菌在马铃薯番茄液体培养基中产双戊烯含量可达到0.171 μg/mL;通过观察其形态、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及进行产乳酸的定性试验,鉴定该菌株R-32为肠膜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结论:本实验获得了一株可用于传统浆水发酵的产香乳酸菌株。  相似文献   

20.
腌肉中乳酸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自然发酵的腌肉中分离到28株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有4株属于乳杆菌属(编号L1、L3、L4、L8).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3的产酸能力最强、耐盐性能最好、发酵产品品质优良,为腌肉的优良发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