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具备良好的絮凝能力,可将其应用到桑葚酒泥分离酒液中。此次试验探讨了壳聚糖在不同添加量、不同搅拌温度以及不同搅拌时间的条件下对桑葚酒泥分离酒液的回收率和对分离出的酒液的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在壳聚糖的添加量0.6 g/100 m L、搅拌温度20℃、搅拌时间12min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最大效益,此时酒液回收率超过40%。同时,将壳聚糖添加到桑葚酒泥中并不会对分离出的酒液的理化指标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文玉  杨大毅 《酿酒》2012,39(2):63-66
研究分别通过对无机盐类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类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絮凝剂的单因素筛选试验;通过对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絮凝剂-壳聚糖的正交试验,优化出树莓果酒发酵液的最佳絮凝剂-壳聚糖,并得到壳聚糖用于树莓果酒发酵液絮凝的最佳条件:添加浓度150mg/L,在pH4.0时,室温下搅拌15min,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采用絮凝法采收小球藻的细胞生物量 ,系统研究了壳聚糖用量、pH值、藻液浓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壳聚糖絮凝采收小球藻的生物量 ,不仅用量少、效率高 ,并且安全无毒 ,可简化分离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发酵液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用壳聚糖絮凝谷氨酸发酵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絮凝剂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其最佳结果是:壳聚糖用量度100ppm,pH5—6,30—60℃,搅拌15min。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在小球藻采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采用絮凝法采收小球藻的细胞生物量,系统研究了壳聚糖用量、PH值、藻液浓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壳聚糖絮凝采收小球藻的生物量,不仅用量少,效率高,并且安全无毒,可简化分离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季铵盐在果酒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阳离子絮凝剂的应用,以咖啡酒为实验对象,考察了絮凝剂的加入量、絮凝时间、温度以及pH对酒样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季铵盐的加入量以0.7mg/mL为佳,絮凝时间为3h,温度20℃,在原始pH(3.5~4)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在甘蔗糖业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本文对微生物絮凝剂在甘蔗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将其对亚硫酸法糖厂的混合汁进行澄清絮凝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可有效提高混合汁的沉降速度,压缩滤泥体积并有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8.
1,3-丙二醇发酵液的絮凝处理及絮凝细胞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12种絮凝剂或沉淀剂对1,3-丙二醇发酵液预处理的效果,并探索了壳聚糖絮凝Klebsiellapneumoniae细胞再利用的可行性。以菌体和蛋白质去除率为指标,从12种絮凝剂中筛选出壳聚糖为有效的絮凝剂,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7℃,搅拌转数300 r/min,pH 5.0,壳聚糖分子质量4万u,浓度0.5 g/L,搅拌20 min,静置15 min。发酵液的菌体和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99.97%和91.56%。絮凝细胞的发酵实验表明,絮凝的K.pneumoniae可再次利用,菌体浓度高达11.4(OD值)。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壳聚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纯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小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或有机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复配,制备出相应的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也在处理印染废水时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木质素基阳离子絮凝剂,研究了它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废水的絮凝脱色性能.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的絮凝效果较好,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加,脱色效果增强;在p H=2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周芝兰 《广西轻工业》2010,26(12):20-21
研究了用壳聚糖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做为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絮凝处理,并与壳聚糖进行了絮凝效果比较,考查了pH值、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5-8,PAC用量500mg/L,壳聚糖改性絮凝剂用量60mg/L时,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去除率达76%,其絮凝效果明显好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絮凝剂在硫酸软骨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兴华  赵希荣 《广西轻工业》2007,23(9):89-90,101
硫酸软骨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本文选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以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絮凝时间、絮凝pH值为因素作正交试验L9(34),通过正交试验来分析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壳聚糖处理后的COD去除率达6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张国权  李琳 《粮油加工》2002,(12):51-53
从絮凝剂的筛选入手 ,对 6种絮凝剂进行絮凝实验 ,从而选择并确定了壳聚糖作为小球藻的絮凝剂。同时对壳聚糖的絮凝条件进行实验分析 ,找出壳聚糖用量、pH值及小球藻浓度与絮凝沉降度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壳聚糖作为小球藻的絮凝剂 ,用量少、效率高 ,并且安全无毒 ,可降低现行分离工艺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大蒜植株中蒜氨酸酶为对象,研究其壳聚糖纯化条件。以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壳聚糖絮凝条件对蒜氨酸酶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20 mg/L、酶液蛋白质质量浓度0.5 mg/mL、搅拌温度10℃、pH 7、搅拌速度200 r/min,搅拌时间10 min。壳聚糖絮凝法可以用于纯化蒜氨酸酶。  相似文献   

15.
絮凝法澄清老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了絮凝法澄清老抽,选用了两种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与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证明絮凝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絮凝法处理L-异亮氨酸发酵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定性试验筛选,壳聚糖絮凝效果较好,并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和絮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壳聚糖用量为180 mg/L,絮凝温度为40 ℃时,絮凝效果最佳.通过对过滤常数的测定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所得的絮凝条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絮凝分离豆腐废水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采用生物絮凝法处理豆腐废水的可行性。探讨了絮凝剂的种类、添加量、废水的前处理、絮凝时间及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比较了复合絮凝剂对废水中蛋白质和低聚糖的絮凝作用。单一絮凝剂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三氯化铝、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较优的添加量为0.6~0.8 mg/mL,添加量过高浊度会不降反升。絮凝前废水-18℃冷冻处理有利于蛋白质的分离,絮凝后的沉降是必要的,时间以12 h为宜。复合絮凝剂中所有组合都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尤以0.5mg/mL壳聚糖+0.3mg/mL海藻酸钠效果最佳,pH 4.5条件下絮凝后浊度降低97.8%,原液中蛋白脱除率高达76.842%,而低聚糖(减少6.56%)几乎不受影响,是较为理想的豆腐废水絮凝剂组合。  相似文献   

18.
从絮凝剂的筛选入手,对6种絮凝剂进行絮凝实验,从而选择并确定了壳聚糖作为小球藻的絮凝剂。同时对壳聚糖的絮凝条件进行实验分析,找出壳聚糖用量、pH值及小球藻浓度与絮凝沉降度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小球藻的絮凝剂,用量少、效率高,并且安全无毒,可降低现行分离工艺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澄清剂的选择和应用在产品形成最终形态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壳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在食品、药品、工业废水等澄清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综述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原理,分析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总结其在中药和果酒澄清中的应用现状。将传统澄清工艺及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与其进行对比阐述壳聚糖絮凝作用的适用范围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对茶皂素水溶液絮凝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研究了茶皂素水溶液的絮凝工艺,考察了壳聚糖加入量、助剂加入量和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加入量5mL、助剂加入量5mL、絮凝时间4h。在最佳条件下验证试验,杂质去除率为34.33%,茶皂素损失率为5.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