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食品安全导刊》2014,(7):13-13
目前,由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食品开发》2014,(3):30-30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公告指出,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近年来,食品中铝的含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铝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机体长期摄入过多会蓄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内,造成种种危害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膨化食品不再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公告称,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  相似文献   

4.
汪范君 《烹调知识》2014,(11):77-77
据《健康报》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膨化食品不再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公告称,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从7月1日起,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和辛烯基琥珀铝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为何要做出这样的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到底对健康有何影响呢?6月16日,国家食品安  相似文献   

6.
监管     
《中国烹饪》2014,(8):139-139
卫计委:7月起馒头发糕等面粉制品不得加明矾 针对含铝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目前联合发文,对其使用范围做出了重大调整。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14,(15):112-113
各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2014年第8号,以下简称《公告》),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与此前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规范调整源自巨大舆论压力不同,对含铝添加剂的这一调整,充分体现了科学评估、理性决策的公共卫生决策态度。希望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定,是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的一个开始。日前,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规定,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再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  相似文献   

9.
越过"2014年7月1日"这道时间关卡,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正式生效。鉴于铝摄入过量对健康的危害,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的生产中也不能再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这一重大调整,虽给面制品加工产业乃至整个食品工业界带来了一些困难,但这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创新之举。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新规体现了政府对于百姓健康风险的关注,而对于正常生产并无太大影响。事实上,国内食业巨头对于无铝膨化技术及其产品早已攻关获胜,但对大量难于监管的小作坊、小摊贩来说,超量、滥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尤其是明矾)的情况不会一禁即止,而新产品要想获得市场认同恐怕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0.
钟凯 《饮食科学》2014,(9):22-23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20—2022年中山市发酵面制品、粉丝粉条、米粉制品、油炸面制品共4类餐饮食品中5种食品添加剂的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这4类餐饮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食品监管提供有效建议。结果表明,粉丝粉条及油炸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和米粉制品中的脱氢乙酸的使用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诸多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发酵面制品中铝含量和市场监管现状进行了综述。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中禁止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但在实际监管和检测工作中,发现发酵面制品中铝检出值大多超出了GB5009.182-2017分光光度法检出限8 mg/kg,这给检测机构对结果的判定造成了一定困扰。因此,调查天然铝本底含量,为今后监管发酵面制品中是否非法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家卫生部发布2006年第8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被膜剂、增稠剂、稳定剂等7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具体品种及使用范围如下:类别添加剂名称(代码)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被膜剂增稠剂普鲁兰多糖糖果、巧克力包衣50膜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复合调味料50果蔬汁饮料3稳定剂凝固剂增稠剂可得然胶生干面制品生湿面制品方便面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豆腐类制品熟肉制品,西式火腿,肉灌肠类营养强化剂碘化钠婴儿配方食品250~480μg/kg(以碘元素计)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其它冰结构…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2):168+188+223
卫生部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卫生部拟调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硫酸铝钾等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3种食品添加剂。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7月以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含铝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含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专项检查也发现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现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粉  相似文献   

18.
早上买两根油条、一个馒头,中午吃碗面条,下午茶有两根麻花、一个小面包,晚餐凉菜是海蜇。这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日三餐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铝摄入过多的风险。2014年7月1日,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将彻底退出食品业;硫酸铝钾(即明矾)也将不能在馒头、发糕等非油炸面制品中使用;膨化食品则要绝对"禁铝"。国标修订,将使含铝添加剂使用范围大大缩小,尤其馒头、面条等主食中杜绝明矾等铝添加剂。这主要源于我国人群膳食铝摄入过多。2014年6月16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第一份大规模的膳食铝评估报告,显示我国32.5%的个人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这就意味着三分之一国人处在铝超量摄取的风险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使用状况及残留情况, 为有效开展居民健康饮食指导、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根据云南当地居民饮食习惯, 随机抽取全省共1255份样品, 按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分析含铝添加剂铝残留情况。结果 不同食品类别食品添加剂铝残留量的检出情况不同, 油炸面制品超标率最高为62.1%, 地方特色食品乳扇铝残留量也较高, 超过0.1 g/kg的样品达50.8%; 其次为小麦粉及其制品、膨化食品, 超过0.02 g/kg的样品为34.4%和34.1%; 海蜇铝的残留量超标率为38.5%; 铝残留量较低的食品为焙烤食品和粉丝、粉条, 超标率分别为2.40%、7.14%。结论 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 超标和非法添加现象不容忽视, 应加强对百姓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对标准的变化加强宣贯, 对不法商贩加大打击力度。改进工艺, 对于乳扇等地方食品加强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20.
7月1日起,部分含铝食品添加剂将禁用,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表示,不是笼统地去除含铝食品添加剂。而是缩小其使用范围,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含铝添加剂的摄入量基本降了一半左右。儿童膨化食品不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