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新疆酸马奶中分离到的7株乳酸菌中筛选到1株产胞外多糖能力较强的乳酸菌RB2,以苯酚-浓硫酸法测得其胞外多糖的产量为491.03μg/m L,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鉴定为发酵乳杆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最适发酵条件是:发酵温度34℃,接种量1%,发酵时间12 h,此时胞外多糖的产量为511μg/m L。  相似文献   

2.
从海带中分离得到的12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强产胞外多糖能力的菌株YYS-06,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154.6 mg/L多糖,经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实验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将菌株YYS-06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发酵条件优化正交实验确定菌株YYS-06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36 h,在此发酵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269.3 mg/L。目前YYS-06菌株被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6512。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从自然发酵剁辣椒中分离筛选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探索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源和最佳培养时间。结果表明,筛选并鉴定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20。菌株Y-20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且在MRS培养基中培养16 h时,OD600 nm值达到最大(3.62),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高,为242.95 mg/L。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6株产胞外多糖的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中,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方法:利用苯酚-硫酸法联合DNS法测定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筛选高产胞外多糖菌株;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高产胞外多糖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产多糖的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并利用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化培养基中蔗糖、KNO3、KH2PO4的最适添加量。结果: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菌株TT207,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条件优化,确定其高产胞外多糖的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蔗糖50 g/L,KNO3 10 g/L,KH2PO4 8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4℃,初始pH6.5,接种量4%,装液量70 mL/250 mL,摇床转速140 r/min。利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菌株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6.04倍。结论:高产胞外多糖菌株枯草芽孢杆菌TT207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2.39 mg/mL,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胞外多糖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刘刚  梁琪  宋雪梅  张炎 《食品科学》2019,40(20):136-143
嗜热链球菌Q4F8是通过诱变筛选获得的产胞外多糖突变株,为实现工业化应用,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胞外多糖产量。本研究以GM17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筛选试验、响应面优化中的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分析法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嗜热链球菌合成胞外多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培养温度>乳糖质量分数。其最佳工艺参数为pH 6.90、培养温度42 ℃和乳糖质量分数1.51%,且在该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91.47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3 倍。通过对原始菌株Q4进行复合诱变筛选及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优化,使菌株胞外多糖产量显著提高(P<0.01),为该菌株和其他链球菌的工业化发酵提供参考,其胞外多糖具有较好抑菌能力,为功能性乳酸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胞外多糖是由乳酸菌发酵产生,分泌在细胞外的多糖类化合物。它具有改变乳制品风味和流体特性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的应答灵敏性,而且还具有抗肿瘤的活性。试验从4株乳酸菌中经过发酵比较,筛选出一株EPS产量较高的乳酸菌。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乳酸菌生产EPS培养基的组成和生长条件的影响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L9为合成EPS最高产品系,发酵生产胞外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8.0%,发酵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 H为7.0,选用乳糖作为碳源,用大豆蛋白胨作为氮源。根据优化的培养条件,EPS的产量可达到262.628 mg/L。  相似文献   

7.
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其营养基质和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为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最适碳源、氮源和磷酸盐,当其质量浓度分别为30,10,3.0 g/L,而初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36 h时,该菌株胞外多糖合成量为425.7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36.57%。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条件具有合理性和稳定性,并可为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利用α-萘酚-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从罗汉果中筛选产胞外多糖的内生菌株,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产胞外多糖的罗汉果内生菌株,编号为LHG-3,并被鉴定为韦德曼尼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菌株LHG-3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为超级肉汤(TB)培养基,在此基础上,经优化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蔗糖2.5%、尿素1.2%、氯化钙0.4%、pH值7.0、接种量8%,在30 ℃条件下培养42 h后,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59±0.03)mg/mL,是优化前的1.9倍。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马奶酒中的41株乳酸菌进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能力的的研究,筛选出一株胞外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异肠球菌SJR-16-1,分别改变基础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温度、时间、pH等条件,探讨其对异肠球菌SJR-16-1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优化的培养基的组成为蛋白胨2.0%;葡萄糖1.5%;麦芽糖1.5%;K2HPO40.2%;MnSO.44H2O 0.02%;MgSO.47H2O 0.02%;醋酸钠0.5%;酵母粉0.5%;Tween80 1 mL/L。确定其胞外多糖的最佳生物合成条件为:初始pH6.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4 h,优化的条件显著提高了EPS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从传统发酵制品和婴儿粪便中筛选高产胞外多糖菌株。通过平板筛选及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鉴定产胞外多糖菌种,从中挑选出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并将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应用于生鲜乳的发酵。结果成功分离10株产量较高的胞外多糖产生菌,初步鉴定W1、W8为类肠膜明串珠菌;W2为乳酸片菌;D1为乳链球菌;D5为嗜热链球菌;L1为干酪乳杆菌;L2、L3为屎链球菌。D3、D4为链球菌属菌株。经L1菌株发酵的生鲜乳,感官评价总分最高,极大地提高了酸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乳酸菌菌落拉丝状况并测定其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产量,筛选出1 株所产EPS黏性好、产量高的乳酸菌AR307,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为得到更多的胞外多糖,对植物乳杆菌AR307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在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20 h条件下的产糖量为389 mg/L。在体外实验中,所得胞外多糖具有抑制HT-29肿瘤细胞活性、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实验室保存的开菲尔粒中分离筛选高产葡聚糖菌株.经乳酸菌的初筛和胞外多糖产糖量分析,筛选出一株能高产葡聚糖的菌株,命名T-L1,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的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基起始pH值为6.5.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聚糖的产量为30.12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从沙漠生物结皮中分离到27株产胞外多糖菌株,并通过苯酚-硫酸法从中复筛,筛选到一株产多糖量为7445.80mg/L的菌株XJ-27。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PCR扩增得到1452bp的序列,PCR产物序列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中进行同源性比较,通过MEGA4.0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该菌的地位,XJ-27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也归属为苏云金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产胞外多糖能力强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实验室分离保藏的乳酸菌中挑选40株乳酸菌,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 GG,LGG)为阳性对照菌株,采用菌落拉丝法和苯酚—硫酸法筛选出胞外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对其进行体外抗逆性、安全性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对最终得到的菌株进行表型特征分析和种属鉴定。结果:对40株乳酸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得到了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多的乳酸菌;最终分离鉴定出4株高产EPS乳酸菌,产量均在600 mg/L以上,分别为2株副干酪乳杆菌(LZ9089、LZ9Y10)、1株干酪乳杆菌(LZ9183)和1株短乳杆菌(LZ9285)。结论:4株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筛选自贵州侗族酸肉中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SR2-2,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其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蔗糖2%、胰蛋白胨∶蛋白胨=2∶1、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565.52±6.81)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8.32%;胞外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三氯乙酸终含量为10%、加入24 mL无水乙醇沉淀18 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790.22±13.00)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3.31%。  相似文献   

16.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到两株分离自开菲尔粒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12.23和94.50 mg/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两株菌分别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研究菌株发酵乳的乳清析出、黏度、回复性等重要发酵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与不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相比可以增加发酵乳的黏度,减少乳清析出,使发酵乳具有较好的回复性.  相似文献   

17.
一株产胞外多糖植物内生菌EJS-3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药植物-百部的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植物内生菌EJS-3菌株,该菌株在产糖培养基中可以得到23.6g/L的胞外多糖,转化率为47.2%(gEPS/g蔗糖)。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PCR扩增,得到1450bp的16SrRNA序列。PCR产物序列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中进行同源性比较。通过Bioedit7.0和Treedrawing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EJS-3的16SrRNA序列和数据库中的类多粘芽孢杆菌KCTC1663菌株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31%。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EJS-3菌株归属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  相似文献   

18.
从西藏灵菇中分离筛选、鉴定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发酵性能和流变学参数进行测试。筛选的9株菌,菌种鉴定结果均为嗜热链球菌,其中菌株KC1、KC2、KC6、KC17产胞外多糖,菌株KC5、KC7、KC15、KC16、KC22不产胞外多糖。产胞外多糖菌株发酵乳发酵性能、黏度和黏附性指标均明显高于不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进一步证实了嗜热链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可以赋予发酵乳良好的质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拓展产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来源,获得来源明确、产量稳定、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本研究从自制橘子发酵液中利用产黏菌落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综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API 50 CHL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抗氧化及牛奶凝结试验研究了该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及牛奶凝结等特性。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该菌株16S rDNA序列片段长度为1444 bp,GenBank登录号为OM302141。菌株HDE1胞外多糖的总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1.73%±1.74%、0.29%±0.03%和7.69%±0.42%。该胞外多糖在浓度为3 mg/mL时展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胞外多糖浓度为5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50.00%±0.05%,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40.00%±0.02%,H2O2-自由基清除能力超过了50%,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49.96%±0.03%,胞外多糖的总还原力为38.82%±0.09%。牛奶凝结研究结果表明,HDE1在36 h能够使添加3%(w/v)蔗糖的脱脂牛奶完全凝结。这些结果表明菌株HDE1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牛奶凝结特性,在食品、医药及益生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实验室保藏的6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最佳试验条件下富硒率和产胞外多糖含量最优的菌株,以期为生产富硒调味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确定各菌的加硒时间,对比6株乳酸菌在不同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下的颜色变化、富硒率变化和胞外多糖含量变化,选定鼠李糖乳杆菌作为最佳试验菌株;通过测定鼠李糖乳杆菌在不同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