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靖 《世界建筑》2014,(6):66-69
2010年,朱拉隆功大学工程学院举办了一次公开竞赛,希望设计一座新的学院食堂以取代临时设施.项目选址位于两座不同时代历史建筑之间的密集区.项目一边正对着一座有着精美混凝土装饰的现代泰式建筑——校友礼堂的主立面,另一边与4层高的学院大楼侧面相邻,立面开窗呈现出强烈的重复性构图.项目选址处于校园特有区域的不可调和的混杂语境中.  相似文献   

2.
翼龙     
翼龙包括一个办公楼和停车场,位于卡尔弗城的一个新旧综合体建筑“鞘”大楼(Stealth)对面的一片空地之上。就建筑面积而言,车库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800个停车位:办公楼的面积相对较小,仅1858.06m^2(20000平方英尺)。但就设计目标而言,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办公楼朝西的主立面面向停车场——强调了办公楼的存在,并将停车场的可见性降到最低。停车场其四层,是一个开放钢框架并由防火材料覆盖其上。入口立面通过将出入口坡道设置在西侧车库口以展示汽车运动系统。汽车入口位于立面的视野中心,两个坡道之间。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朱拉隆功大学工程学院举办了一次公开竞赛,希望设计一座新的学院食堂以取代临时设施。项目选址位于两座不同时代历史建筑之间的密集区。项目一边正对着一座有着精美混凝土装饰的现代泰式建筑——校友礼堂的主立面,另一边与4层高的学院大楼侧面相邻,立面开窗呈现出强烈的重复性构图。项目选址处于校园特有区域的不可调和的混杂语境中。在热带气候影响下,建筑体量应功能布局要求呈现出两部分的组合:坚实、堡垒似的实体部分和轻盈、透明的部分。实体部分容纳了10间独立的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位于荷兰亨德里克-伊多-阿姆巴赫特的医疗中心,此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保持医疗护理的良好私密性,并创造温馨和舒适的空间体验感。设计师决定将医疗中心设计为独立的建筑,同时内部各功能空间保持良好的连通性。建筑位于宽阔的草坪中央,与周围环境相融。建筑主入口和展厅入口的立面采用了木材及玻璃,并交替镶嵌在铝制框架内,其余两侧立面由玻璃幕墙和木质百叶围合。简洁质朴的外观给建筑内部的空间规划带  相似文献   

5.
正该项目作为瑞士传媒集团Tamedia的总部,位于苏黎世市中心,占地1 000m2,目前该集团的多数建筑均位于这个较大的城区之内。项目场地位于城区东部,特点之一便是面向Sihl运河、长约50m的线性立面外观。新建筑的引入基本上与被拆除的既有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吻合,但为建筑立面创造了更多的连续性,同时充分利用最大允许高度来增加可利用的办公室面积。建筑的主入口位于Werdstrasse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2)
<正>新建成的Nancy and Rich Kinder大楼位于美国休斯顿美术博物馆,建筑以多孔隙为特点,首层以开放姿态朝向四周。七个花园切分出建筑外围,并由此形成不同体量的入口与高度。其中最大的花园位于Bissonnet大街与主街道的转角处,也标志着斯敦美术博物馆的新主入口。站在新大楼的前厅,人们可以环顾建筑四周的花园美景,欣赏休斯顿的葱郁绿植,感受其社区开放性所带来的满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位于机场高速路沿线两条街道交汇处的显著位置.是西门子(新加坡)公司的总部大楼.同时也有其他一些公司在楼内办公。 建筑组织使场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一座椭圆形的高塔作为建筑的主入口,同时也形成了这一地区新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8.
万山小 《中外建筑》2010,(11):44-44
<正>项目负责人:万山小建筑专业负责人:曾宪文建筑方案参与人:万山小该项目位于津市人民医院院内,地形北高南低,根据用地北高南低现状及规划退让要求,建筑设环形消防车道,南面设地下车库出入口,北面为主入口,与原住院大楼相连。平面设计采用最实用的通廊式布置。平面北端略带弧形,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二级保护建筑汉诺威大楼的改造是对一座维多利亚时期库房的翻新及屋顶的扩建。汉诺威大楼位于布拉德福德的小德国区,那是一个历史价值很高、美轮美奂的保护区。这个地区独到的特色源自风格统一的19世纪建筑。所用的砂岩和立面的装饰将街区统一起来——尽管与许多其他同时代的半工业区一样,小德国区的建筑大小和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屋顶的景观也  相似文献   

10.
钱辰伟 《城市建筑》2012,(8):121-126
和INTERFACE大厦一样,西班牙电讯市场委员会(CMT)总部大楼也坐落于22@区,由GrupoCastellví集团开发的4.1万m2的园区实际上是汇集办公与酒店功能的大型综合体,四周分别毗邻Bolivia街、Ciutatde Granada街、Sanchod’àvila街以及Badajoz街。区域内保留着建于1906年的老CanTiana纺织厂的一座厂房,已列入Poblenou工业遗产特别保护计划。CMT总部大楼坐落于一块窄长基地之上,主立面面向CarrerBolivia,两侧各临一条过道。老CanTiana纺织厂的一座厂房正位于基地中央,因此项目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剧院是由综合性大剧院、多功能厅、音乐厅及附属用房等组成的复杂建筑。建筑环向立面造型独特,在中部主入口及两侧次入口上空形成了沿建筑环向布置的三个大跨拱。结构设计根据建筑构成特点采用三跨连续的多弦杆拱形钢桁架作为建筑立面围护及入口大厅屋盖的主要承重结构,结构布置与建筑立面变化保持高度一致。本文就外围大跨拱形钢结构的计算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建造地点:马耳他,瓦莱塔城市之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恢复、修缮原址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美化景观,增加一座新议会大楼和一个露天剧场。该项目由四个部分组成:瓦莱塔城市之门、露天剧场、新议会大楼和壕沟景观设计。入口和首层将成为供各类活动使用的动态空间,扮演视觉和文化前哨的角色,给临时或永久展览及文化活动提供灵活空间。建筑以温暖、沙子颜色的石头为特点,通过展露出的纹理组合,微妙地建立了旧与新之间的联系。主立面大  相似文献   

13.
这幢公教住宅占地面积1072平方来,地上七层,地下一层。为了方便居民,将地下车库出入坡道与面向金华街的主要入口毗邻配置,形成一尺度较适当的负性空间,自然而然地引导人车动线的进出。建筑立面沿街分割为三等分,其一为车道退缩空间,其它三个住宅单元则均衡置于街旁,使整个建筑形成一具有节奏感的沼街立面。建筑外墙用乳色马赛克及淡褐色喷涂漆饰面,使入感到亲切、舒适。铝合金门窗及阳台栏板的垂直  相似文献   

14.
《时代建筑》2011,(5):I0031-I0031
设计中摒弃了一般公安大楼的敦实感.不是以中央对称形式设置高大的入口大厅.而是在中部设计了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将西部绿化景观引入作为入口的背景.形成一个更为生态的半室外大厅空间。平面设计成U字形围绕着半室外大厅,使大部分的办公室具有更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建筑立面在东侧顶部相连.形成一个大体量的门式框架.增强沿街立面的庄严感。  相似文献   

15.
正Nancy and Rich Kinder大楼的新博物馆结构具有多孔性特点,地面层的所有立面都是开放的。七个花园将校园的四周"切开",并标记了出入口和高度。最大的花园庭院位于Bissonnet和主街的拐角处,标志着新校园的中心入口。当站在Kinder大楼巨大的新入口大厅时,人们可以看到四个方向的花园,并感受到对社区开放所带来的诱人能量。  相似文献   

16.
这座建筑的砖墙立面和尺度都与建筑师安德烈亚斯·勃兰特和鲁道夫·伯切尔所发展的都市概念相吻合。这所学校是位于斯帕尼斯克尔中心广场上的一个新的都市构成要素,该广场最近已更名为阿莉塞·萨洛蒙广场,新建筑延续着从北部对角线一直到南部的赫勒斯多夫尔大街这一区间的块状几何形体的构成特色。该建筑围绕内庭布置,在作为学校入口的 “主广场”的对比下,这处内庭显得颇有修道院的意味。位于主广场柱廊后面的入口大厅内有餐厅和咖啡馆,也可以从这里进入学校内的一些主要公共设施,这些设施都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如图书馆、大报告厅…  相似文献   

17.
4月19日的一大早,弗安桑塔·涅托(Fuensanta Nieto)和恩里克·索贝汉诺(Enrique Sobejano)在他们毗邻西拉诺街(Serrano Street)—马德里市独具特色的区域之一—的事务所接待了我们。他们工作和居住的这栋建筑的一层立面使用了半透明的铝拉网。一切都被精心设计。经由主入口进入后,我们置身于一个居中的空间。透过右侧穿孔立面,可见为位于地下层的主要工作空间带去自然光的英式天井。  相似文献   

18.
正杰克逊广场1号延续了格林威治村的特有风格,采用流畅的建筑造型和材料呼应所在的城市环境,引人注目的入口内创新性地采用曲面竹制镶板。波状起伏的玻璃带调和了不同规模体量和社区建筑语言,形成了具有流动感的街墙,将大楼和格林威治村活动与周边环境相融和。建筑主入口沿用外立面的流畅造型,设置蜿蜒曲折的洞穴状大堂。雕刻墙仿若受到年深月久的居民人流而侵蚀的树林,仿佛河流侵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上股街与五甲街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不足,提出对骑楼商业街改造意见:改变思路,将原有的城市道路改为半室外步行的方式;重新装饰建筑立面,重新规划底层商铺;结合桂平市旧城区改造这个大项目,设计入口景观节点。整个设计围绕着以人为本、绿色生态、艺术城市三大设计理念,拟构建出一个有着独特文化氛围的新骑楼商业街。  相似文献   

20.
郭和平 《华中建筑》2006,24(10):70-71
武汉科技学院图书馆位于校区中轴线与景观中心,建筑高度8 ̄10层,总面积31168m2,是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由于校区主要构图轴线为南偏东,与校区南北向的建筑群形成了41°的夹角,这种布局形成了校园构图格局的丰富性,也给图书馆的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经分析,校区构图控制线主要由东南、正南、正北三类轴线构成,经多方案研讨,最终采用了三角形反向错位的构图方式,形成以45°平形四边形为基本形的平面格局,这种布局很好地谐调了校区的总体构图。东南向主入口面对校园中心广场,与校区中轴线正交,西北向次入口与校区主环线平行。建筑主立面总宽达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