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和开发高产热率磁热疗用磁粉,综合分析了组分与粒径、制备方法、表面包覆对磁粉产热率的影响规律,对这些因素与产热率之间的定性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定量关系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组分的磁粉磁性能不同因而产热率不同,相同组分不同粒径和粒径分布的磁粉对产热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制备方法影响粒径从而对产热率有影响;合理的包覆材料和包覆量可提高产热率。  相似文献   

2.
康路  胡平  杨军  王华  杨帆  杜金晶  杨占林 《材料导报》2015,29(21):132-136, 144
近年来,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由于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制作简单且晶体对细胞无毒,在生物医药领域大量应用,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主要通过表面包覆成为免疫磁性微球进行使用。简述了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制备方法,重点综述了近些年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包括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分离技术、靶向药物载体技术、肿瘤热疗技术、造影剂技术,并且阐述了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一种应用于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的新型高分子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能,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粒子包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研究了搅拌速率、加入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时间等因素对复合微球粒径及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TG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形貌特征、结构、粒径、磁学性能及Fe_3O_4的包覆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600 r/min,80℃保温10 min加入修饰Fe_3O_4纳米粒子,制备所得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为粒径分布均匀的球状微粒;Fe_3O_4的包覆量达到5%,最高饱和磁化强度为3.73 emu/g,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可应用于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4.
郝瑞参  李德才 《功能材料》2007,38(A05):1977-1980
介绍了肿瘤热疗的研究现状以及热疗的方法——微波、射频、超声波、电磁场加热、红外线等。重点论述了用磁性液体进行热疗的原理,并根据Rosensweig理论对其电磁场产热率等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最后对肿瘤磁致热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落叶松植物多酚进行胺甲基化改性,将其包覆于磁性Fe_3O_4颗粒表面,制备了功能化Fe_3O_4@胺甲基改性植物多酚(Fe_3O_4@A-PP),用于能源微藻-普通小球藻的收集。采用FTIR、磁滞回线、zeta电位的方法对Fe_3O_4@A-PP磁性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投加方式、包覆比例对Fe_3O_4@A-PP收集微藻效能的影响。FTIR显示Fe_3O_4@A-PP具有来自A-PP的C—H、N—H和—OH等官能团。A-PP包覆对Fe_3O_4的磁性无改变。与A-PP的zeta电位相比,Fe_3O_4@A-PP的zeta电位增大了5~10mV。Fe_3O_4@A-PP中两者配比影响微藻的收集效率,当配比为20/200时,收集率达到最大值84.2%。采用Fe_3O_4@A-PP可以将磁絮凝收集时间从A-PP的30min缩短至0.5 min以内。显微图像显示,与A-PP絮凝后絮体呈片状松散团聚的状态相比,Fe_3O_4@A-PP收集的微藻细胞呈链状被Fe_3O_4包裹或团簇在其四周。吸附电中和在Fe_3O_4@A-PP磁絮凝收集微藻的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素水凝胶包覆Fe_3O_4颗粒,制备得到核壳结构的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包覆Fe_3O_4类Fenton纳米催化剂(CMC-co-AA/Fe_3O_4),并应用于降解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考察了体系pH值、催化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等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SEM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凝胶成功地包覆在Fe_3O_4颗粒表面,且壳层厚度为20~30nm。XRD分析显示,包覆层不影响纳米Fe_3O_4的晶型结构,纳米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仍保持Fe_3O_4磁响应性能,能够有效地分离回收。相比传统的Fe_3O_4纳米催化剂,包覆型CMC-co-AA/Fe_3O_4纳米催化剂水溶液显示出了较好的均一分散性。且当pH3直至中性条件下,此时传统未包覆的Fe_3O_4纳米催化剂对酸性大红GR的降解率为0,而CMC-co-AA/Fe_3O_4纳米催化剂的降解率仍能维持36%,说明了水凝胶壳层结构赋予CMC-co-AA/Fe_3O_4纳米催化剂较宽的pH适用范围。重复试验表明,该纳米催化剂在循环使用四次后,对染料的降解率仍能保持98%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葡萄糖作为碳源,采用溶剂热法进行原位碳包覆合成了Fe_2O_3/ZnFe_2O_4/C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扫描(CV)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对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合成的Fe_2O_3/ZnFe_2O_4/C复合材料呈现多孔结构,粒径约为250nm,经历40次循环后材料的可逆容量依然能保持在645.7mAh/g,较未包覆碳材料的电极提高了19.0%,其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功能材料》2021,52(8)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随后采用SiO_2对其进行包覆形成了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通过XRD、SEM、TEM、磁性能分析和吸附性能分析等对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具有Fe_3O_4和SiO_2两种晶型结构,SiO_2成功包覆在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上,SiO_2并没有对各组织的结构和成分产生较大影响;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的粒径在200~400 nm左右,且呈核壳式的结构,内层Fe_3O_4纳米粒子的颜色较深,外层SiO_2的颜色较浅;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在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6.31 A·m~2/kg,剩余磁化强度几乎为0;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对Cu(Ⅱ)的吸附在1 500 min时达到饱和,去除率最高为63%,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20 mg/g,其对Cu(Ⅱ)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
热疗用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热疗用磁性材料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重点介绍了Fe3O4和γ-Fe2O3两类材料的制备方法、产热能力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对热疗用磁性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粒径小、分散性好、表面活性基团丰富的超顺磁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制备了聚丙烯酸(PAA)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团簇(Fe_3O_4NC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前驱体溶液状态对Fe_3O_4NCs形成的影响,并借助TEM、XRD、VSM和FT-IR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性能以及表面活性基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可控制备平均粒径分别为30和80 nm的超顺磁Fe_3O_4NCs,而且所得材料的粒径均一、饱和磁化强度高、表面羧基丰富,在水相中也有良好的分散性。本工作通过简单方法即可实现多种优异性能集于一体的Fe_3O_4纳米材料的制备,克服了现有制备方法不能对Fe_3O_4磁性材料多种性能同时进行调控的缺点,而且微波辐射加热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制备效率。这种性能优异的Fe_3O_4NCs将会在磁致热疗、靶向载药、医学检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e procedure of preparing specimens of ultrafine particles (UFP) Fe_3O_4 was studied and the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Mssbauer spectra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made.After thehyperfine field due to iron was analyzed carefully,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grains of UFP Fe_3O_4 has stronger effects (enlarging the quadrupole splitting in Mssbauerspectrum) and it is found that superparamagnetic effects appear,which means that the magneticproperty of UFP Fe_3O_4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bulk Fe_3O_4.  相似文献   

12.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兰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06,20(Z2):164-166,16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粒子,选用柠檬酸铵、白蛋白、PEG200和柠檬酸等作为分散剂,对Fe3O4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粉体含量等对Fe3O4纳米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柠檬酸铵是水溶液中纳米粉体很好的分散剂;电解质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时,溶液分散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用白蛋白分散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Fe3O4粉体含量为40mL标准溶液/100mL溶液,白蛋白添加量为1.6mL.最后采用HRTEM、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铵,柠檬酸铵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单个晶粒粒径约为10nm,制得的磁性液体分散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分别在富氧和无氧气氛中经热处理得到铁氧化物,利用TG技术研究了柠檬酸铁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过程,采用XRD技术研究了不同气氛下柠檬酸铁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产物组分、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檬酸铁在空气气氛的热解产物为Fe3O4,提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Fe3O4向α-Fe2O3的转变。然而,柠檬酸铁在无氧气氛的热解产物为Fe3O4与无定形热解炭,增加反应温度和/或延长反应时间会促进Fe3O4向Fe、FeO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白蛋白包覆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方法: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通过高温固化法使得白蛋白固化包覆磁性Fe3O4磁性粒子。结果:X-Ray衍射分析表明制得的纳米Fe3O4为反尖晶石结构,晶粒平均粒径为17.9nm;白蛋白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41nm。结论:纳米Fe3O4及其白蛋白包覆的磁性粒孚可用作药物的载体,适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平均粒径大小及磁性能不同的Fe3O4超微粉的制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颖  王建华 《功能材料》1993,24(1):20-24
本文研究了以共沉淀法和沉淀氧化法获得平均粒径大小及磁性能不同的Fe_3O_4超微粉的可能性。实验表明:以不同的共沉淀反应条件所制取的Fe_3O_4超微粉平均粒径及磁性能变化不大,而由改变沉淀氧化反应条件则可制取平均粒径及磁性能显著不同的各种Fe_3O_4超微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途述了化学法制备Co-Fe_3O_4磁流体的试验结果。在适宜的工作条件下,只要活性剂和载液选择得当,且与磁性颗粒之间的配比合理,就可以制备出磁性强和稳定性好的Co-Fe_3O_4磁流体。通过对主要操作变量参数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对相同操作条件下制备的Co-Fe_3O_4磁流体和Fe_3O_4磁流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饱和磁化强度远大于后者。本试验研究为研制高质量的磁流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铁砂代替Fe2O3,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研制出几种M型六角晶系复合铁氧体吸波材料.有的样品最大衰减达到40dB,10dB带宽在4GHz左右,面密度普遍较小,在8~18G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特性;实验还发现随着厚度的减小,吸收峰的位置逐渐向高频偏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态化CVD包硅技术制得了表面均匀包覆SiO2的Fe磁粉.对该包硅Fe磁粉的氧化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机理符合三维球对称扩散模型,氧化反应活化能随包硅量的增加而增加,流态化CVD包硅能提高Fe磁粉的抗氧化作用在于粒子表面形成了均匀的SiO2保护层.  相似文献   

19.
纳米Fe3O4-聚吡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了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的Fe3O4-聚吡咯纳米微球的基础上,使用了光电子能谱(XPS)、IR、UV、TGA等手段研究了纳米Fe3O4-聚吡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3O4与聚吡咯基体问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Fe原子3d轨道的空轨道与N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了配位键,正是这种配位键的形成提高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of core/shell-type iron/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for magnetic hyperthermia cancer therapy. Iron/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microemulsions of NaBH(4) and FeCl(3), followed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in which a thin hydrophobic hexamethyldisilazane layer - used to protect the iron core - replaced the CTAB coating on the particles. Phosphatidylcholine was then assembled on the nanoparticle surface. The resulting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have a biocompatible surface and show good stability in both air and aqueous solution. Compared to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he nanocomposites show much better heating in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They are good candidates for both hyperthermia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