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9)
为研究管制员和管制学员在模拟管制中的眼动模式差异,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和眼动仪对管制员和管制学员进行实验,记录2组被试管制过程的眼动数据,利用热点图、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2组眼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管制员组和管制学员组的眼动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管制员组较管制学员组有更长的注视时长,更多注视点数、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更小的瞳孔直径。分析这些眼动指标,发现眼动模式跟管制经验相关。最后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对管制员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白云机场航班量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保障塔台管制工作,技术保障中心的技术人员对场面监视系统进行了设备升级和更新工作。由于塔台17楼管制工作区域有限,多系统设备机柜摆放拥挤,影响管制工作,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通过KVM延长器传输信号,将设备主机下沉至16楼机房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为揭示空中交通复杂性因素对管制员陆空通话负荷的影响规律,对实际空管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3种典型空中交通复杂性因素以及3种陆空通话负荷指标的基本统计特征,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复杂性因素与陆空通话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综合反映管制员工作负荷指标——陆空通话负荷指数,与传统的评价指标通话时长相比,可以更精确地反映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交通流总量的复杂性因子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特征,交通动态性的复杂性因子、交通密度性的复杂性因子具有同样的特征,而交通多样性的复杂性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特征;时段流量、速度改变量、航路点附近的航空器数量等与陆空通话负荷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6、0.605、0.611,而交通多样性因子与通话负荷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随着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部分中小型机场航班流量持续增长,急需实现塔台、进近分离运行。但非空管系统管制单位推进塔台、进近分离的工作没有既定的程序可走,也少有经验可借鉴。结合规章要求及丽江机场推进塔、进分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笔者撰写了该文,旨在为非空管系统管制单位推进塔台、进近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9)
为了研究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的管制场景,并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实验中被试的眼动数据。在对管制员视觉行为及其表征参数分析之后,选取注视持续时间、水平及垂直方向视角、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等眼动指标来表征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通过设置模拟管制场景中飞机的数目,即5、7、10架,从而比较在不同飞机数目情况下的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段统计时,被试的眼动数据在不同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布差异;再对上述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被试的视觉搜索特征随飞机的数目变化没有发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管制扇区流量是空管单位分析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实时计算框架和航迹数据,提出了一个基于Flink的扇区架次计算模型,实现了管制扇区流量的分布式实时计算,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误差率和延时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驾驶员在山地城市快速路弯坡路段的注视行为特性,选择9名驾驶员在弯坡路段进行实车试验,采用Smart Eye Pro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对驾驶员的眼动数据进行了监测记录;对采集到的注视点数据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研究分析了在弯坡路段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的一步转移规律和注视平稳分布。研究表明:在弯坡路段环境下,驾驶员注视点的转移较为灵活,通过注视获得某一区域信息时也会将注视点转移至其他区域,以搜集尽可能多的道路信息来保证行车安全;当注视点在某个区域时,下次注视仍为该区域的概率普遍偏大,说明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获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进行多次注视;驾驶员对各个区域的注视趋于平稳后,注视点大都集中在左侧远处、正前方和右侧远处,而注视点落到左侧近处、右侧近处和驾驶室内的概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5)
DLD-100A型单脉冲二次雷达可提供覆盖范围内装有机载民用应答机的军/民航飞机的距离、方位、气压高度、识别代码和危机信息代码。二次雷达作为当前民航的监视工具之一,在保障民航飞机安全飞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保障航班的正常运行,还丰富了管制手段,提高了航班运行效率,因此及时解决二次雷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阐述其常见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并联型复合式冷却塔模型的实验操作,研究截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复合式冷却塔冷却性能与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此同时探究干湿区流量配比对并联型复合式冷却塔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联型复合式冷却塔干湿区的冷却性能均随截面风速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随喷淋密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对于并联型复合式冷却塔的阻力性能,干湿区皆随截面风速增大而增大,湿区随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干区阻力随喷淋密度的增大无明显变化,且阻力系数与气水比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截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其没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并联型复合式冷却塔,在干湿区流量配比为3:7时冷却性能达到最佳,冷却效率可达57.44%。  相似文献   

10.
王海东  李倩  牟宇 《暖通空调》2022,(4):138-145
采用CFD模拟和缩尺模型实验,对大空间建筑喷口侧送风分层空调的竖直空气温度分布和负荷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筑顶部排风比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增大排风比可降低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对流转移负荷,而对辐射转移负荷影响较小.利用模拟结果绘制了不同排风比下的分层空调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并与设计手册中的对流转移负荷线算图进行了对比,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