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共享,而实现信息共享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链接,这种无边无际的链接就构成了“万维网”(worldwideweb)。链接引出的法律问题已具有普遍性,研究链接的法律f--I题已迫在眉睫。大体上,因链接涉及的法律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因链接而侵权;二是因链接而行政违法。本文对此进行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重视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该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的消防安全是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专职消防队伍,充分的保障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而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则缺乏重视,这就很难避免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隐患,使企事业单位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从而使企事业单位的业绩和效益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所以需要加强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在消防安全的保障下,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最大化。文章对当前部分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消防管理松懈,重效益忽视消防安全,消防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是火灾隐患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采油站发生火灾主要原因分析,总结现有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为采油站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带动了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得以蓬勃发展起来。但这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其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近几年的火灾事故中,中小企业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将近一半左右,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及伤亡事故发生。文章对中小型企业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中小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对加强中小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公众四方主体对食品安全监管负有的法律责任入手,指出当前政府监管存在一些职责划分不清、事前预防不到位和伦理精神和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内部监督控制存在弊端和社会责任意识亟需加强的问题;行业协会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政府主体应首先立足于监管体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问责,同时加强政府伦理责任建设;其次从法律角度,应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引入惩罚性赔偿;同时企业应重视内部监督控制,做好企业内部的检查、评价和备案工作。重点应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挖掘二者在食品安全监督中的监管潜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信息发布大多数为人工手动操作,且实时性较差。为了解决可变情报板信息发布定向性和实时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辆位置预测的可变情报板信息路由算法。根据车辆的违法位置、时间、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和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局部路网模型,预测出违法车辆从违法时间开始到当前时间内的所有可能行驶路径、当前可能位置、行驶方向前方最近的可变情报板位置及其达到该位置的概率和时间。选择最大概率的可变情报板在估算时间到达时发布该车辆的交通违法信息;车辆驶过可变情报板时撤销交通违法信息显示。解决了在仅有车辆交通违法信息和少量实际路网数据的情况下可变情报板信息路由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高速车辆交通违法信息告知的定向性、实时性、可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炜伟 《酿酒》2014,(1):110-110
<正>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6日说,要加快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违法的企业,要在经济上重罚,在法律上严惩,在社会上曝光。支树平在当日召开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说,要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加快推进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系统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企业质量信用报告》主动发布制度。他说,要制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及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扩大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实施范围,完善进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制度,依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企业诚信度、质量保证能力实施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完善食品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 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有冲突;食品召回主体范围过窄;食品召回监管部门不明确,责令召回执法力度不足;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的法律制度体系;扩大食品召回主体的范围;建立和健全食品企业信用法律制度;提高召回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0.
福喜事件发生后,有人指出国外企业在华违法成本低廉,让洋快餐更容易“变坏”,甚至被国外食品业违法者视为“天堂”,此言虽不乏夸张,但也有案可查。 而如果更进一步追问,这样的“失控”究竟是无法避免还是有意“放水”?虽然现在还不能下最后判断,但一个不可否认的商业规律是:在利润面前,法律并非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尤其当违法成本很低的时候。这一点在全球皆准,对来到中国的外企也不例外。而法律依赖于调查及惩治(包括罚款和刑罚),但在中国,罚款和刑罚都很低。过低的违法成本很容易使得违法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本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划用两年的时间,达到全面推进6大类重点食品追溯体系;以6大类食品为试点,逐步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共享,即企业的信息能够被查询,被市民了解。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表示,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除了依靠法律,最重要的还有诚信。诚信是基础,法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没有诚信,法律也无法良好发展。目前,社会对食品安全并不满意,其中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诚信的问题。制假售假、违法添加等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的消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在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整体消防水平还不够高,变现为火灾的发生次数较多,大型火灾发生的频率还较高,所以企业还需要重视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将安全的重视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就企业消防安全的现状,消防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消防安全工作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应该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完善消防体系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机制,强化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烟草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发展规模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传统的消防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所以,想要确保烟草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对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予以加强。文章烟草行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烟草行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造纸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文章系统地分析了造纸业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阐述了造纸业的消防安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建设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及完善消防设施,造纸企业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造纸业的安全生产。这对于促进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日起,《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有效期为5年。该《办法》旨在积极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加快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依据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的环境监督管理活动。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是指企业在生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社会皮革、毛皮制品需求量的增加,全国大、中、小型皮革加工企业也日益增多。但这些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却有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皮革加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及火灾危险性,进而提出了改进皮革加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实现年度减排目标不动摇,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福建省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监管力度,违法排污被有效遏制。各地市都针对本地区的环保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中村开始不断扩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增多,由此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阐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检查中存在的企业员工安全素质较低、消防安全设施不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缺陷等问题,据此,提出企业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定时检查与维护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日前修订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禁毒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加大了对互联网传播涉毒信息的惩治力度。对在互联网上制作、发布、传播、转载、链接吸毒、制毒、贩毒的方法、技术、工艺、经验、工具等涉毒违法信息,情节较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对网络运营者发现涉毒违法信息或者涉毒违法行为,未采取停止传输、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