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婴幼儿奶粉中存在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对婴幼儿危害性极强,卫生标准中对该微生物有严格限制,但检出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存在许多因素导致阪崎克罗诺杆菌在婴幼儿奶粉生产线中的潜伏,本文阐述了其在生产空间中的暴露特征,重点论述逆境胁迫下该菌耐受表型和活的非可培养表型形成的隐性污染对监测和清除污染残留的不利影响。讨论了各类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强调检测灵敏度、回收率和区分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菌对于控制隐性污染的重要性。以期为阪崎克罗诺杆菌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思路,为保障婴幼儿奶粉生产安全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市售蔬菜中共采集样品102份,按照国标方法GB 4789.40—2010进行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生化实验、PCR检测方法、BAX System Q7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仪、API 20E试剂条鉴定和16S rDNA序列的测定对分离到的可疑菌株进行鉴定与确证。根据国标法的鉴定结果,102份样品中共有18份样品分离到可疑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株,进一步结合其他4种鉴定方法确定13份样品中分离到的可疑菌株为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株,分离率达13%(13/102)。通过研究说明生鲜蔬菜也是阪崎克罗诺杆菌比较常见的宿主或者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阪崎克罗诺杆菌耐热性和耐酸碱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阪崎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对温度及酸碱的耐受性,从而对婴儿配方粉生产过程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污染进行控制。对4株来源不同的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不同温度和酸碱条件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菌液涂布于TSA培养基观察菌株的存活情况;以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菌株对温度及酸碱的耐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降低该菌的感染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牛洪梅  戚成  王翔  刘箐  董庆利 《食品科学》2019,40(9):325-331
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而阪崎克罗诺杆菌是污染奶粉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对国内外阪崎克罗诺杆菌生长、失活建模的研究进行综述,生长模型的建立为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提供有效信息,失活模型的建立能反映传统、新型微生物控制技术和历史应激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失活作用效果。最后,针对目前阪崎克罗诺杆菌在预测建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2、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的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生化鉴定结果、16SrRNA序列的NCBIGenebank比对结果、质谱鉴定结果均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1.067, P=0.44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于-20℃保藏170 d,于25、37℃保藏14d后,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加入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阪崎克罗诺杆菌(CMCC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分析、蛋白飞行质谱特征均符合克罗诺杆菌属的典型特征。均匀性、储藏稳定性、运输稳定性及适用性的验证实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阪崎克罗诺杆菌在玻璃、聚丙烯及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将培养48 h的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经荧光染料SYTO 9/PI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联合COMSTAT软件定性定量地分析生物膜结构。结果表明:阪崎克罗诺杆菌在3种材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的总生物量、平均厚度及平均扩散距离依次是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粗糙系数及表面积与生物量比值则为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生物膜的菌体活死比例是玻璃高于聚丙烯、不锈钢。另外,标准菌株ATCC 29544生物膜的总生物量、菌体活死比例、平均厚度及平均扩散距离均高于分离株Ⅰ、Ⅱ,粗糙系数及表面积与生物量比值均低于分离株。可见,阪崎克罗诺杆菌在不锈钢表面的成膜性强于玻璃与聚丙烯,标准菌株ATCC 29544的成膜能力高于2株食品分离菌株。   相似文献   

7.
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类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类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特异性强、对设备需求低等特点,可与多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导致婴幼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在硅胶表面形成生物膜,可能是导致阪崎克罗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使用结晶紫法测定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BAA-894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成熟曲线,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观察到阪崎克罗诺杆菌在硅胶表面形成了具有三维结构的成熟生物膜形态。在3 h能粘附到硅胶表面,并且在12 h~24 h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9.
王健  杜欣军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6):1370-1373
克罗诺杆菌是一种新型的食源性致病菌。迄今为止,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免疫原和潜在毒力因子了解很少,而免疫原性蛋白在细菌的致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免疫蛋白组学的方法,鉴定了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的免疫原性蛋白。利用固定后的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菌体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蛋白质,并利用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对具有免疫反应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种具有明显免疫反应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对几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探求适用于食品实验室检验要求的快速准确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检测方法。通过DNA灵敏度检测及样品添菌实验比较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法、实时荧光PCR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检测灵敏度;通过实际样品检测,以常规培养生化鉴定为基准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相对准确度等5方面比较分析。DNA灵敏度检测显示实时荧光PCR法最灵敏,检测低限在0.9 fg/test;样品添菌实验,3种方法检测低限均可达100 cfu/100 g;与基准方法比较,3种方法灵敏度均达到100%,假阴性率0%,特异性在98.8%~99.0%之间,假阳性率1.0%~1.2%之间,相对准确度98.8%~99.0%之间,均能满足食品实验室检测要求。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时间短,同基准方法比较,检测结果大致相符,无漏检情况,有假阳性结果,可用于日常阪崎克罗诺杆菌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高乳酸菌发酵剂菌种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活性,对一株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保加利亚乳杆菌ND02)进行了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态诱导和复苏的初步研究。将活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ND02在不同复合条件下进行诱导,同时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荧光显微镜两种计数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诱导成功的样本通过改变温度及改变培养基成分进行复苏实验。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ND02在液体MRS中4℃诱导190 d便可以进入VBNC态,并发现10%脱脂乳+0.1%酵母粉是有效的复苏方法。为保加利亚乳杆菌ND02在应用过程中避免VBNC态的产生及活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包秋华  刘倩宇 《食品科学》2023,44(5):248-256
为全面了解有关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1994—2021年间基于WebofScience平台核心合集数据库中836篇关于VBNC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的数量、发表时间、发文机构、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使用Cite Space5.8软件获得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994—2021年期间细菌VBNC研究的年发文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836篇文献来自67个国家或地区、1 528个研究机构,分布在355种出版物中;1994—2010年和2011—2021年排名在前10位国家的发文量共占总发文量的88.04%,发文量非常集中;中国在2011—2021年期间发文量跃居世界第一;细菌VBNC研究在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发文量始终位居前列。Escherichia coli(埃希氏大肠杆菌)、VBNC、nonculturable state(非可培养状态)、survival(存活)、resuscitation(复苏)等关键词是细菌VB...  相似文献   

13.
在瓶装水的微生物指标检测中,大肠菌群通常作为微生物污染的指标菌。研究发现,经低温或Cu2+ 诱导可使大肠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大肠杆菌,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提供的培养基上不会出现菌落,检测结果为阴性。同时对另一种革兰氏阳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发现其同样存在非可培养状态,证明了现阶段的检测方法,将会造成该状态下微生物的直接漏检。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复苏实验中,发现过氧化氢酶和吐温20 可以使处于非可培养状态中的两种细菌在短时间内实现复苏,重新具有可培养性。  相似文献   

14.
Up-to-date, nonthermal technologies and combinations of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urdle technology” concept, are being applied by different research groups in response to calls by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Human Health Organizations (ESPGHAN, 2004; FAO/WHO, 2006, 2008) for alternatives to thermal control of Cronobacter sakazakii in reconstituted powdered infant formula milk. This review highlights (i)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thermal technologies to control C. sakazakii in infant formula milk and (ii)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nonthermal technologies for the control of C. sakazakii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improving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is product.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对比分析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ND02)正常及其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细胞的表观形态和细胞内部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的VBNC态细胞变短、变粗,且细胞表面发生褶皱;VBNC态细胞的拉曼光谱与正常细胞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1 673、1 650、1 459、1 030、1 005 cm-1等处的12 个峰,主要反映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变化,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在诱导进入VBNC态时可能通过调整核酸、脂类和蛋白质适应不利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也证实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及其VBNC态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进行无损、无标记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以婴幼儿奶粉为主要致病源的食源性致病菌。至今人们对其功能基因所知不多,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都未能找到突破口。本研究利用质粒pTnMod-okm和pBSL180构建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最终以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WM3064及其所含质粒pBSL180成功构建了阪崎肠杆菌随机突变体库,并通过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技术和抗生素抗性标记(卡那霉素50μg/mL)对重组子进行筛选,建立了该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在后继研究中不但可以实现对单个基因进行定位及功能研究还可找到有相似功能的一类基因,为抗性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奶粉中阪崎克罗诺杆菌耐干燥性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间的关系,对实验室保存的3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干燥试验,并采用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经过6 d干燥试验处理,结果显示,3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中,耐干燥能力较强的IQCC10409(1号)、IQCC10455(6号)和110609-3(31号)菌株失活率分别为63.73 %、56.94 %和44.43 %,其中31号菌株耐干燥能力最强,它们分别属于ST73、ST73和ST23型。MLST分析表明,全部菌株共分成16个不同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其中,属于ST1型(20号、24号、27号、28号、33号)和ST4型(4号、6号、7号、9号、11号)的菌株较多,分别有5株菌。结果表明阪崎克罗诺杆菌基因多样性程度较高,而耐干燥性较强的菌株主要集中于ST73和ST4型,另外还发现,即使相同ST型的菌株,其耐干燥能力也不定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复苏问题,采取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复合诱导制备VBNC菌,尝试四种复苏方法,并以荧光定量PCR和PMA-qPCR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证明:8%无菌Tween80可以使VBNC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48 h后复苏,同时PMA-qPCR能够有效检出VBNC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服传统平板计数法对于VBNC菌的漏检。  相似文献   

19.
张铁华  孟玲玲  赵凤 《食品科学》2022,43(15):275-282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由稳定的毒素和不稳定的同源抗毒素组成,参与应激反应并可调控微生物生长。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是某些微生物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休眠状态,处于VBNC状态的微生物在常规培养基上不生长,但VBNC细胞仍具有代谢活性,且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恢复可培养性,因此VBNC状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综述了TA系统和微生物VBNC状态形成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TA系统对微生物VBNC状态形成的可能影响机制,以期为VBNC状态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