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8,(7)
针对气流激振压电能量收集的机械激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喷嘴-共振腔系统的激振方法。应用CFD方法对压力流场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压电效应,对输出电压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在入口压力为8KPa时,能产生峰-峰值33.6KPa以及频率1515Hz的振荡压力;压电片的振动位移峰-峰值为0.045mm,且其输出电压峰-峰值在40V左右。该方法能将环境气流转化为作用于压电材料上的周期性脉动压力载荷进而实现电能输出,从而验证了该压电能量收集方法的可行性。对于丰富压电能量收集在微功耗电子系统自供电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高速接口电路且采用工作在亚阈值区的pMOS晶体管和两级运放构成的参考基准源。该电路采用0.18um标准CMOS工艺,Synopsys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输出参考基准电压为1.25V,在-55℃~125℃范围内温度系数小于10ppm/℃;该电路在3.3V电源电压下可以稳定工作,并且在宽泛的频率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电源噪声抑制能力。电源电压从3.0V变化到3.6V,输出参考基准电压变化0.016%;该参考基准源具有很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并可望应用于高精度、低功耗IC系统的设计研发。整个参考基准面积为0.024mm2,满足了数字高速接口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利用压电陶瓷叠堆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电荷这一效应,对压电材料发电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将所产生的电能经过电路调整,储存在锂电池组里,用于发电。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将0~60N的外力施加到压电叠堆上,最高可产生6.488V的电压。同时发现,稳压芯片LM2575HVT-12V输出电压为12V、电流为1A时,压电叠堆产生的电能,可通过1F超级电容器和LM2575HVT-12V组成的电路经过12h将12V-12Ah锂电池组充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2部分构成,采用80C196、AVR16单片机为核心实现电流电压的测量、显示、漏电保护等功能。主电路电源部分采用80C196处理后进行实时电压、功率显示,并经过DCA712转换后送入后级电路调整,锁定5V电压输出。漏电保护装置采用AVR16控制直流继电器,实现漏电保护。测试结果表明,电压调整率为0.2%,负载调整率为0.4%,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为30.25m A,精度超过设计要求。整个稳压电源输出稳定,调试方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5)
文章基于通过控制mos管的栅极电压产生随着温度变化的补偿电流原理,采用0.5μm BCD30 V工艺,设计一款二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电压源,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等于7 V时,电路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1.24 V输出电压,在﹣40~125℃内,最小温度系数为3.47×10-6/℃,最大温度系数为6.5×10-6/℃,输出电压偏差3 m V。在7 V电源电压下,100 k Hz频率下电源抑制比为65 d B。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1)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G3525控制的小功率隔离电源的设计,用来隔离高压负载放电产生的尖峰脉冲信号。主电路通过SG3525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PWM波,采用MOS管IRF3205组成变压器的半桥式驱动电路,实现逆变。变压器的输出进行整流滤波,通过变压器隔离负载电路的危险信号。利用锰铜采集输入端电流信号,设计过流保护电路。该隔离电源实现了输入为9-15V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最大输出功率5W,该电源工作稳定,可靠性高,隔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谢健 《广东建材》2007,(8):24-26
电网电压波动>400±5﹪V时,溅射源输出电压将产生波动,影响膜层均匀度。采用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可有效地解决电网电压波动问题;溅射源整流电路自身产生的谐波引起其输出电压脉动,影响膜层均匀度,并在电网电压偏高时有可能导致输出电压峰值过高而在阴极表面产生电弧,造成针孔次品。在整流器输出电路串联直流电抗器,降低输入电压,可防止电弧的产生。文章还介绍了镀膜室辊道速度波动、扩散泵回油等影响镀膜玻璃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浪涌抑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谱分析表明,标准测试浪涌波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部分,但其高频部分的能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进行可靠的浪涌保护以及满足电磁兼容的要求,将压敏电阻与电磁干扰滤波器结合起来进行浪涌抑制。从不同时间常数(Tf)的滤波器与压敏电阻(压敏电压波形周期为T)配合的仿真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滤波器时间常数越大,滤波电路电容电压就越低。在Tf=2T、4T、6T时,电容端振荡峰值电压分别为949 V、533 V、306V。实验验证表明,该组合式浪涌抑制器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开关稳压电源是以数控方式产生30V~36V可调直流电压,该设计是以AT89S52单片机产生一个标准PWM波,通过光电耦合将PWM提供给一个积分电路,然后再控制开关电源,同时单片机外接键盘,通过按键由单片机实现控制输出的步进调整要求;另外,数据的采集显示等功能都有单片机控制实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
基于0.35μm CSMC(centr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工艺设计,并流片了一款典型的带隙基准电压源芯片,可输出不随温度变化的高精度基准电压。电路包括核心电路、运算放大器和启动电路。芯片在3.3V供电电压,-408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输出电压波动范围为1.212 88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输出电压波动范围为1.212 81.217 5V,温度系数为3.22×10-5/℃。电路的版图面积为135μm×236μm,芯片大小为1mm×1mm。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从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方面,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指出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  相似文献   

12.
冯阳  王建利 《山西建筑》2012,(30):215-217
对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发展及现状做了详细阐述,对现有的能耗计量方法进行优化,并提出将智能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纳入计量系统,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前 言居住建筑和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人们对居住建筑的热环境有一定要求 ,夏季室内温度不超过30℃ ,冬季室内温度不低于 18℃。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 ,室内要求降温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室内要求升温 ,为此 ,都要消耗一定的能源。据统计 ,1993年我国用于居住建筑降温、升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在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或窗墙面积比突破标准限值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热工计算设立参照建筑,完成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5.
变风量系统能耗及节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锋  胡益雄  杜朝辉 《暖通空调》2005,35(3):113-117
研究了VAV系统中风机、水泵、冷水机组和表冷器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特性,以长沙地区某厂房空调系统为例,计算了VAV系统在供冷季的能耗情况,并与定风量系统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VAV系统可节能约30%。  相似文献   

16.
柴陆修  吴坤民  夏松 《门窗》2008,(8):39-41
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开口部分,是薄壁轻质透明构件。窗户又是建筑能耗损失的主要通道,时室内环境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推广使用节能窗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实施,时节能窗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窗户是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最薄弱部位。如何选择、设计、评价节能窗的性能效果,是保证节能窗质量、促进节能窗技术发展和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论述,建立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的节能窗评价体系,以期作为今后节能窗客观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量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需要合理估计实际结构的地震动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以近场、远场地震动记录各6条作为输入,建立两组地震动总输入能及滞回耗能的等效速度谱,提出根据能量反应谱估计多自由度体系能量的计算方法。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3个不同层数的钢框架算例评估能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反应谱计算多自由度体系总输入能及滞回耗能的方法精度良好,结果可靠。对高层结构或结构遭受对高阶振型敏感的地震波,建议按该方法考虑高阶振型所携带能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热泵技术原理,得出了热泵节能率与经济效益在理论上是正相关的结论。在工程应用中,出现了节能率较高却在经济效益上亏损的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因素,提出了通过优化能源比价,促进具有节能效益的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以平衡能源供应结构、节能减排的观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兵 《山西建筑》2009,35(7):244-245
分析了建筑节能的意义,探讨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指出标准化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和前提,阐述了山西省的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以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