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利用餐馆营养环境评价方案(Nutrition Environment Measures Study in Restaurants,NEMS-R),从团餐的营养质量、烹调方式、营养信息等方面对桂林市10家典型的旅游团餐企业的营养环境展开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以糯米加工制作为主的主食比重达21. 43%,蔬菜水果类供应少,其中水果人均消费量不足45g,无奶制品提供,仅3家提供豆制品,动物性食物数量充足,但"炸、烤、煎"的烹调方式占到24. 0%,且餐饮菜品营养信息缺乏。游客选择健康食物范围窄,团餐营养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旅游团餐企业开发健康主食,提供更丰富膳食选择,并实施餐饮食品营养标签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对宁夏泾源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泾源县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优势和可行性.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丰富旅游产品,弥补体现回族风情旅游项目的不足,迎合客源市场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扶贫步伐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回族文化生态村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议,即科学制定民族文化生态村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要强调游客的参与,注重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明确定位及加强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马蜂窝发布的2013—2018年河南省自驾游客300余篇网络游记,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探讨访豫自驾旅游者对河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表明:河南自驾游客以家庭自驾出游为主,出游时间一般为1~7天,出游季节主要集中在4月和10月前后;在旅游"六要素"感知方面,自驾游客对河南旅游景区"游、食"印象深刻,主要集中在古都文化、景区美景以及地方美食等三大主题,对"住、行、购、娱"四个方面的感知不深;情绪感知方面,自驾游客主要是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情绪主要源于景区环境问题、旅游可进入性和景区门票价格等问题。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化线路地方建构移动机理受居民、游客、政策引导、投资导向的影响。以目的地营销为目标对文化线路的研究众多,但是聚焦移动机理的理论梳理和量化表现极为匮乏。研究基于318国道游客感知识别数据,识别地方建构要素,建立区位熵研究模型,测量文化线路的景观、导览、教育、信息,讨论地方建构移动机理的关键是尊重教育与信息以实现整合。研究得出结论,可以从"资源表征、产品体现、形象变化、体验意象"四个基本维度融合感知识别和文化线路地方建构移动机理,提升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乡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如果地方领导能从树立三种意识出发,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借助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克服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存的五大不足,强力整合文化和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高度融合,进而大力服务推进新乡旅游经济的发展,就会使新乡的旅游经济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营销意识的导游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从而实现游客、导游、旅游企业、政府的多赢。围绕这一观点,论述培养导游人员营销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空间是遗产旅游及许多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空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缺乏共识。研究旨在探讨传统文化空间旅游,如何在旅游新业态的竞争中保持旅游热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苏州32位游客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得出影响目的地传统文化空间游客体验的六个关键因素:旅游期待、本真性、体验营造、美食吸引力、文化接触和服务品质。在"夜经济"等新业态背景下,研究是对传统文化空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新审视与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文学与旅游二者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致力于文学旅游的开发,文学旅游能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文学旅游资源开发能促使游客、景区与文学文本的融合,实现文学意蕴与旅游空间的完美结合;文学旅游通过游客对文学化空间的旅游体验,能够获得文化的认同与身份确认.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一种依托。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旅游活动,既能突显地方旅游特色,又能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总结了河南省开封市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运用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优劣势分析法)分析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开封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发展现状和SWOT分析结果,探讨了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最佳途径,即针对开封市现状,从政府引导到资源整合,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提升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旅游资料的英译已成为吸引国外游客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以贺州市景区公示语、景区简介、导游解说等资料为文本,挖掘当中的文化负载词,再按照奈达文化类别对其进行归类.针对不同旅游资料的类别可采用音译、音译+注释、直译、意译的方法翻译文化负载词.本研究有助于准确地把旅游信息传达给国外游客,同时促进国外游客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餐饮企业开发旅游餐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旅游餐饮市场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餐饮企业要开发旅游餐饮,就必须了解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和需求心理,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产品;及时调整餐饮产品战略,开发参与性较强的菜品和饮品以及绿色餐饮.  相似文献   

12.
金华特色饮食街,是集饮食品尝、土特产购物、文化体闲于一体的和谐空间。通过饮食产业街与城市的互相影响,充分发掘金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价值,拓展金华城区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饮食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金华餐饮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顺德是以广府为中心的粤菜的重要发源地。起源于秦汉的顺德饮食是岭南美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德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当今的顺德饮食应把握发展趋势,注重消费需求与食品营养结构的结合、就餐环境与饮食目的的结合、餐饮与休闲活动的结合,积极开拓休闲时代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将扬州八怪文化艺术与宴席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文化餐饮对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有益实践,是餐饮企业自觉地把饮食活动融入地方旅游文化经济板块的品牌铸造行为。八怪宴的设计充分合理地吸纳了扬州八怪的诗画艺术与逸闻掌故,从菜名设计与整席主题,从上菜形式到装盘效果,从席间说唱到酒令游戏,均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样不仅提高了宴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而且通过宴席这种饮食形式,宣传本土文化,从而满足来自异地的游客对扬州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5.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关食尽管有较高的兴趣,但能品尝到当地美食的概率却偏低。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以大学生游客为样本,通过调研该细分市场在搜索旅游目的地餐饮信息时对于各信息渠道的使用偏好,比较消费者在搜索旅游目的地和常住地餐饮信息时所使用信息渠道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搜索旅游目的地和常住地餐饮信息时,消费者最重视的都是口碑效应,而在利用网络、传统媒体和亲友推荐这三类渠道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餐饮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者进行餐饮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餐饮业要持续、快速发展必然需要走标准化建设之路。江苏餐饮业虽然已经初步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标准化文件,但标准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产品不多,只有面点标准化程度较高;快餐、小吃、休闲食品市场广阔,但高标准化水平的企业不多;正餐企业标准化进展缓慢。江苏餐饮业应该扩大面点企业优势并做大做强;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加强引导,构建全省的快餐业态分布;还要继续做好休闲餐饮的品牌推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稳步推进、支持正餐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因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地方食品.这些地方特色食品在地方的旅游经济和地区形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特色食品与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地方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挖掘地方食品包装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从包装设计运用的形象元素、包装色彩、包装材质以及组合包装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分析徐州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总结徐州发展旅游业的六大优势及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五个问题,提出开发徐州旅游资源的基本对策:应开发以西汉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及民俗文化,优化各职能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完善旅游服务,大力开发以战争古迹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年来,我国内地的食生产和食生活经历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向小康变化的历程,部分发达地区还在建设基本现代化的饮食文化格局。具体可以从饮食文化的学科定位、内地人民食物生产和饮食生活概况的变化、中华饮食文化传统、食品安全和营养科学、饮食文化社团和学术交流、食科教育、饮食文艺、餐饮行业和餐饮文化等8个方面讨论这一变化过程,既总结已取得的成绩,也不回避发生的争论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民族瑰宝发扬光大,从而使中国人民的饮食生活尽快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黄山市旅游餐饮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市旅游餐饮业具有发展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发展对策:开展徽菜饮食文化整理研究,加强徽菜的宣传促销;以大众化经营-文化经营-品牌经营-规模化经营-网络化经营为发展方向;提高旅游团队餐饮质量,方便散客用餐;理顺旅游餐饮的行业管理;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旅游餐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