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针对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样品产出的精矿开展冶炼工艺方案研究,考察其冶金性能,综合回收其有价金属。通过试验研究,富锌多金属硫化物精矿经焙烧-酸浸后,锌和铜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9.22%和96.71%,贵金属主要富集于浸出渣中,为我国大洋多金属硫化物的冶金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海多金属硫化物浮选尾矿氨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国大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某一区域的多金属硫化物浮选尾矿开展氨浸工艺研究,对有价金属进行选择性提取回收,查明了影响主要金属回收的因素,确定主要参数。当总氨浓度达到2.0mol/L,液固比(4~6)1,浸出温度25~50℃,添加剂用量1%时,浮选尾矿中的铜浸出率可达到85%以上,镁浸出率低于2%。  相似文献   

3.
对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自然氧化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置时间对多金属硫化物矿样的自然氧化影响最大,加湿和定期翻动均能提高多金属硫化物矿样的氧化速度,经30天在加湿翻动条件下,氧化速度最大,为0.0493%/d。氧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原生硫化铜氧化为水溶铜。  相似文献   

4.
张丽霞 《湿法冶金》2006,25(2):88-88
最近几十年,在湿法冶金工艺中,用金属硫化物取代氢氧化物沉淀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优先使用的依据是在相对低的pH条件下金属的高度分离;硫化物沉淀相对难溶的性质;形成的金属硫化物的易于脱水特性和稳定性。但是,当选择一种金属硫化物沉淀工艺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Alison Lewis等在本研究中介绍了其中2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凤 《黄金》1991,12(4):41-44
本文通过对石湖金矿多金属中硫化物型金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研究,着重论述了全浮选—混合精矿氰化—浸渣分选工艺流程的优越性,为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的选矿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金属硫化物资源利用效能,降低金属硫化物环境污染,开展金属硫化物金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金属硫化物元素测定方法,重点介绍了电子探针法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分析了含金矿床的矿石特征及矿物特征,并以A矿为样本,开展了金属硫化物样品采集与金元素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采样点多个金属硫化物样品中,均检测出金元素。其中,黄铁矿、黄铜矿样品测定金元素含量较高,毒砂、磁黄铁矿样品测定金元素含量较低。对A矿矿床开展碳同位素测定,推断矿区内赋存的黑色页岩存在大量的有机碳成分,结合当前金属硫化物金元素赋存相关的理论与观点,推定可能沉积成岩期的A矿位于浅海环境中,十分有利于有机体的形成以及有机质对金的吸附,从而形成了对金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7.
在湿法冶金工艺中,近几十年来使用金属硫化沉淀代替氢氧化物沉淀取得了突破.选择此法的理由是可在相对较低的pH值下,达到较高的金属沉淀率;硫化物沉淀的难溶性;有利沉淀的特点和稳定的金属硫化物.然而,当选择金属硫化物沉淀的路线,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描述了其中两个.第一个问题是,这些金属硫化沉淀工艺,具有低溶解度和过饱和度的特点,由于均相成核机理、聚合和磨损,易于形成微粒.第二个问题是,在硫化物局部浓度过高的地方,硫化物过量可导致形成水溶的多硫化物,消耗硫化反应荆,影响金属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难浸金矿低温焙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三民 《湿法冶金》1998,(3):31-35,49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难处理硫化物金矿进行的低温焙烧研究,论述了低温焙烧的概念及与中温氯化焙烧的重大差别;研究了焙烧过程的主要物相反应;讨论了影响低温焙烧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难浸金矿的低温焙烧及焙砂浸金试验得出,低温焙烧技术适用于大量含硫化物、硫砷化物、多金属硫化物难浸出金矿的预处理,其特点是焙烧温度低,能充分利用硫化物氧化放出的热能;焙砂中能固定大部分的硫、砷等有害元素,二次包裹金少,金浸出率高。  相似文献   

9.
朱希英 《中国锰业》1994,12(3):55-58
用酸性氯化物和硫化物介质浸出海洋多金属结核1前言海洋多金属结核系铁锰氧化矿,含多种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有价金属,如铜、镍、钴等。已报道的各种处理海洋多金属结核的方法均属火冶法、火冶水冶联合法和水冶法。然而,由于海洋结核水分含量很高、结构复杂、品位低,故...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显微镜和电子探针鉴定金龙山金矿的矿物种类主要有黄铁矿、砷黄铁矿、毒砂、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方铅矿、闪锌矿、辉砷镍矿和雄黄等,其中,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和辉砷镍矿等为首次在该区发现的矿物种类。通过电子探针观察与测试,确定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环带,而且条带状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体,形成条带状和斑杂状黄铁矿。金龙山金矿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偏低,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研究矿物分布特征非常困难。通过野外观察发现,硫化物的分布与构造变形的强弱成正比,构造变形越强则硫化物的含量越高,颗粒越粗大,分布越密集。研究得出强变形带中硫化物多呈条带状分布,弱变形域中硫化物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经过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确定了硫化物的相互关系,其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阶段为缓慢结晶阶段,中期阶段为快速结晶阶段,晚期阶段为叠加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东北某大型铜矿山早期的选铜尾矿中含Cu0.1%±、含WO30.13%±,其中铜主要以硫化铜为主,钨主要以白钨矿为主。按目前的市场价格预算,具有进一步回收的价值。根据矿石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条件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回收硫化矿再浮选回收钨矿物的原则流程对尾矿中的铜和钨分别进行浮选回收,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中含Cu15.12%,Cu回收率为61.94%;钨精矿中含WO3 41.92%,WO3回收率为68.88%。为矿山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强  王鹏程  谢建宏 《黄金》2012,33(5):44-46
对安徽某矿多金属硫化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优先浮选铜工艺流程,获得铜精矿品位20.39%,铜回收率83.41%;硫精矿焙烧制酸,硫酸烧渣经氰化炭浸工艺回收金,氰化渣作铁精矿出售。浮选、氰化炭浸金总回收率达89.66%。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安徽某金铅锌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指标较低、药剂制度复杂且用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原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并开展了大量探索性试验,最后提出采用磁选脱除磁黄铁矿-金铅混合浮选-金铅分离浮选-尾矿活化选锌的原则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显示: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含量为43.68×10-6,回收率为46.12%的金精矿;铅精矿中金含量为162.00×10-6,回收率为35.39%,铅含量为38.53%,回收率为72.24%,金的累积回收率达81.51%;锌精矿中锌含量为42.79%,回收率为67.51%。与原有选矿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提高了选矿指标还大幅减少了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海某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矿石性质,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浮选闭路流程获得的硫化铅精矿铅品位45.05%,氧化铅锌混合精矿铅+锌品位49.02%,铅总回收率80.10%,锌总回收率54.22%;浮选尾矿再进行氰化浸出,金总回收率为73.29%,银总回收率为79.99%;试验指标较好,矿产资源得到了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5.
车河选矿厂处理大厂矿田铜坑矿产出的低品位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矿石,主要回收锡、铅锑、锌矿物.硫砷矿物一直没有回收,丢弃进入总尾矿.小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磁-重"流程,可从选锌尾矿中成功分离产出硫精矿、砷精矿.设计建设了给矿处理能力为21万t/a的硫砷回收车间,设计年产低锡精矿(Sn 5.5%)840 t,硫精矿92400 t,砷精矿22100 t.工程设计投资1060.4万元.项目于2009年投入正式生产,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6.
江西某钨多金属矿中钨矿主要为黑钨矿,矿石中具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WO3、Sn、Mo、Cu.该钨多金属矿经常规重选回收钨锡矿物后,尾矿中含有大量黄铜矿、辉钼矿.试验针对此重选尾矿的性质特点,采用铜钼混浮再分离的浮选工艺回收硫化矿,取得较好指标,获得铜精矿中C u品位23.13%,回收率95.21%;钼精矿中Mo品位43.49%,回收率81.93%.  相似文献   

17.
对江西地区某银铅锌多金属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原矿组成复杂且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原矿中的有价元素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入选矿石品位为Ag 158.9 g/t、Pb 2.01%、Zn 2.95%.为了更好地实现银铅锌元素综合回收,选用“硫化银铅浮选-锌硫混合浮选再分离锌-锌硫混浮尾矿再选硫”流程工艺进行浮选,最终获得Pb品...  相似文献   

18.
在处理低品位多金属硫化矿时,为了提高有价金属的总回收率,往往采用全混合浮选工艺而得到含多种有价金属的混合精矿。文章针对此种混合精矿的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探索及扩大化试验,得出了冶炼分离此种混合精矿的最佳工艺,并确定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巯基乙酸钠在锌硫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荡坪钨业有限公司宝山矿区为夕卡岩白钨多金属硫化矿,矿山选厂现有的浮选工艺流程中使用了氰化钠以改善硫锌分离效果,但该有氰工艺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对该矿的锌硫分离分别采用了单一氧化钙、添加氰化钠和添加巯基乙酸钠抑制磁黄铁矿、黄铁矿的比较试验;完成了使用巯基乙酸钠在高pH矿浆中用硫酸铜活化闪锌矿,以石灰作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的抑制剂,辅之以巯基乙酸钠的小型闭路试验及工业生产试验,获得了锌精矿品位45.10%、回收率94.39%的选矿指标;该锌硫精矿的无氰分离工艺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