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马钢二铁厂4#高炉6年零8个月的生产实践的调查分析,提高炉的长寿方针是:加强高炉操作,稳定炉况,预防结瘤,改善入炉料质量,加强炉役期的操作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长钢4号、5号高炉1号内燃拷贝式热风炉,通过更换五孔格子砖为优质耐火球,有效提高了热风炉的蓄热面积,提高了送风温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长钢的成功应用,为内燃拷贝式热风炉改造创造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长铝公司4号工业锅炉结合大修理进行技术改造的实例,介绍了锅炉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技术改造措施,以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梅山科技》2009,(3):F0003-F0003
梅钢4号烧结机于2009年5月9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行,5月13日实现达产,其有效烧结面积:400m^2;设计利用系数:1.3t/(m^2.d);年产烧结矿:411.8万t。  相似文献   

5.
袁杰  董艳忠  席立朋 《山西冶金》2007,30(4):52-54,58
对邯钢4号高炉加强管理、不断优化操作参数、加强炉前出铁组织,在确保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冶炼,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787,实现了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居勤章  魏国君  夏欣鹏 《炼铁》2003,22(3):13-16
对宝钢2号高炉4号热风炉凉炉的原因、凉炉的前期族备工作、凉炉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凉炉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这次凉炉实践,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今后宝钢砖硅热风炉的凉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钢科技》2005,(4):3-3
总投资3亿余元的柳钢“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新4号高炉成功投产,这标志着柳钢年产600万吨铁规模框架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8.
从高炉炉型,日常操作,冷却壁的维护及外围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4#高炉稳定操作的主要方针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唐治强  周有德 《炼铁》1995,14(1):16-18
邯钢4号高炉于1992年7月投产后,在不断改善烧结矿质量、降低设备休风率的同时,不断改进操作,先后采取了增大布料角度、加大角差、焦矿不等料线、中心加焦、加湿鼓风、低硅冶炼等措施,1994年8月利用系数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刘俊萍 《炼铁》1995,14(A01):53-55
安钢4号高炉热风炉设计中采用了五孔方锥格子砖,供顶喷涂、“碟形”底板等多项新技术,该热风炉于1991年9月投产,1993年4月平均使用风温达1014℃。  相似文献   

11.
针对锅炉运行时出现的问题,成功地在大修时对锅炉进行改造,取得较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系统将风机启动的必要条件及启动过程的关键点采集出发,经PLC的逻辑判断、组合送至上位机,在其画面上监视启动全过程和并网情况。故障时可通过帮助键给出菜单,显示故障原因、部件名称、安装位置、处理方法、参考图号。  相似文献   

13.
首钢3号4号高炉经开炉和强化操作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简介了烘炉方法,论述了配料,装料,喷吹渣铁口,送风,出渣的铁的开炉过程以及开炉后的强化操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钢4号高炉热风炉易地大修前后两次热平衡测定的具体数据的分析,评价了大修后的热风炉经济技术指标,同时指出了仍存在的问题及可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渠世平 《包钢科技》1999,(3):51-56,63
包钢四号高炉(2200m^3)于1995年11月14日建成投产后,因原燃料质量差,波动大,设备和动力系统事故频率,装料制度与原料特性不相适应,炉况长期不稳,高炉难于强化。1998年以来,在工艺设备改造和生产管理优倾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适合自身原料科技司的布料模式以及优化操作制度等措施,使高炉的生产技术指标明显改善。1998年5~12月连续八个月利用系数达1.7以上,高炉焦比461.3kg/t,煤比9  相似文献   

16.
天铁4号高炉因设备老化停炉中修78天,在开炉过程中,通过制定详细的烘炉和开炉方案,确定合理的开炉工艺参数,及时调整高炉操作等措施,在开炉一周后利用系数突破2.13t/m^3.d,实现了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7.
马涛 《包钢科技》1995,(1):20-27
本文全面介绍了4号转炉新技术新工艺,如铁水预处理、预底复合吹炼等。  相似文献   

18.
邹德余  何生平  伍成波  白晨光  徐刚  鲁德昌  张勇 《钢铁》2003,38(2):10-12,15
在对重钢4号高炉各冷却部位冷却水量和冷却水温差进行全面测试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重钢4号高炉冷却制度特征,提出了高炉炉腹中部以上冷却水温差波动过大是造成4号高炉炉墙结瘤,引起高炉炉况不顺的原因之一,加强冷却制度管理不仅有利于高炉顺行,也有利于高炉生产指标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孙廉洁 《钢铁》1998,33(11):9-13
苏钢4号高炉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全面贯彻高炉安全、稳定、顺行、均衡、长寿、高产、优质、低耗的工作方针和操作方针及有关长寿技术措施,炉龄达10年10个月,产铁8335t/m^3,创全国小高炉长寿高效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太钢4号高炉由于采取了重视原燃料质量、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减少炉况的波动、添加钒铁矿、安装小型平冷板等护炉措施,使4号高炉在特护期间炉况基本稳定顺利,技术指标良好,并于2000年9月13日实现了顺利停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