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铈钴铜铁永磁体的应用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研制成功铈钴铜铁永磁体,其实验室水平为:Br=6400G;Hc=6000Oe;(BH)max=12HGOe。批量生产的,(BH)max达9MGOe。已成功地用于环形器的置偏磁场和微波波道用旋磁器的置偏磁场。  相似文献   

2.
用CCK-8法和Annexin-V/PI双标记法研究了不同铜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钴铬合金和钴铬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包括L9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按含1%铜的钴铬合金、含2%铜的钴铬合金、钴铬合金、含3%铜的钴铬合金的顺序递减;其细胞毒性等级都为1级,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日立集团的日制产业公司开始提供以碳纤维增强铜而构成的纤维增强金属材料(FRM),这种材料是世界上首先由该集团开发成功的,商品名为〈日立低热膨胀,高热传导纤维复合材料〉。这种铜—碳纤维增强金属是在碳纤维上施以电解铜镀层,然后配置成网状或涡状热压成型。热压时,铜镀层熔化与碳纤维结合在一起成材,铜在这里起母体金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法(AAS)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前处理是关键一步,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直接测定方法,同时建立了锰、铁、钴、镍、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核电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清洁能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目前的商用堆以第二代及第三代热中子反应堆为主,存在铀资源利用率低、放射性废物不断积累和潜在的核安全等问题,故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四代堆中采用液态铅或铅基合金作为主冷却剂的反应堆称为铅冷快堆,由于液态铅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及核物理性能,铅冷快堆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率先得到应用的第四代反应堆之一,液态铅也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重要的液态靶材料兼冷却剂。此外,液态铅也被认为是太阳能热电系统最有前景的能量交换介质之一。铅冷堆具有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运行、发电效率高等明显优势,但也由于堆内的服役温度和中子辐照强度较高,对关键结构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很高要求。尤其是大多数合金在液态铅中都会由于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溶解带来明显的腐蚀问题,结构材料与液态铅的相容性问题是铅冷能源系统工程应用的重要瓶颈。堆内的腐蚀情况包括材料的溶解和氧化、固液两相的输运以及腐蚀产物和杂质之间的反应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腐蚀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自身特点及外界因素,例如材料类型、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表面状态以及冷却剂类型、温度、氧浓度、流速和腐蚀时间等都会对腐蚀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制约铅冷能源系统用结构材料发展的基础核心问题,把握材料成分和显微组织特点与其在液态铅中的溶解和氧化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一主线,就国内外关于液态铅对合金的溶解腐蚀基础问题,金属及非金属腐蚀抑制剂的发展,不锈钢、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钢、含Al奥氏体耐热钢(AFA)及FeCrAl合金在液态铅基中的腐蚀行为等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归纳,列举材料的腐蚀过程和机制以及相应的腐蚀产物和结构,分析各元素在腐蚀过程中对氧化层的作用及扩散迁移模式,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满足铅冷能源系统关键结构材料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媒体报导,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最近表示,考虑到全球需求增长和库存持续紧张两个因素,该行已上调了2006年和2007年商品价格预估值。此外,还上调了欧洲三大金属生产商的股价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1月7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组根据区域经济价值法研究推算,我国铁、铜、铅锌等23个矿种的总价值达244.4万亿元,其中查明的为85.4万亿元,查明率为34.94%,仅为总价值的1/3。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找矿前景依然广阔。此次纳入价值估算范围的矿种包括铁、铜、铅锌、钨、锑、稀土、铝土、黄金、铬矿、镍矿、锡矿、镁矿、钼矿、钾盐、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化学镀铜以甲醛作还原剂,污染环境.以环保型还原剂次亚磷酸钠代替甲醛,加入各种不同的稳定剂在碳纤维表面进行化学镀铜,获得了具有一定厚度、均匀、光亮的铜镀层.研究了镀液pH值、温度及还原剂、配位剂、稳定剂用量对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和碳纤维增重率的影响,确定了新的镀铜配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冷热循环处理等手段,分析了化学镀铜层的微观形貌、结构及成分.结果表明,通过此新型的环保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可获得光亮、致密、均匀及含铜量较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铜前碳纤维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高嵩  姚广春 《材料保护》2005,38(7):43-45
碳纤维具有疏水性和表面惰性,很难直接镀铜.为此,研究了碳纤维表面的预处理工艺、条件等技术参数.结果表明:高温灼烧除胶、过硫酸铵氧化、氯化银活化较好地改善了碳纤维的疏水性,大大提高了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使碳纤维表面具有了催化活性.预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化学镀铜,其镀层光亮、均匀、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碳纤维进行氧化处理,然后尝试采用三种电镀工艺对碳纤维进行电镀铜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SEM观察与分析.氧化结果表明:单一氧化处理结果并不理想,采用气相-液相联合氧化法效果良好.电镀铜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普通酸性镀铜工艺,镀层组织粗大且易脱落,碳纤维易出现"结块"现象;采用焦磷酸盐电镀工艺易出现"黑心"现象;采用柠檬酸盐电镀工艺效果最佳,镀层均匀致密且界面结合力强,有效避免了电镀过程中的"结块"和"黑心"现象,实现成束碳纤维的均匀镀.  相似文献   

11.
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在活性炭纤维上负载了一定量的贵金属银或金。表征了负载贵金属后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变化,以及活性炭纤维表面贵金属颗粒的分布和表面化学性质。研究并比较了负载贵金属后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纤维上负载适量的贵金属银或金,可以显著地提高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吸附容量,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这些贵金属对活性炭纤维孔宽和表面化学性质的修饰,以及提高了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吸附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活性碳纤维的高效吸附性能 ,通过浸渍法把银、银盐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吸附沉积在活性碳纤维上 ,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制备出含细小银化合物或金属银颗粒的活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 ,X 射线衍射 ,ICP发射光谱等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构。研究了这类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对大肠埃氏杆菌 (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lusaureus)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 ,这类银型抗菌活性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经其处理后 ,水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被完全杀灭。对每次使用后被洗脱的银含量测定表明 ,水中所含银浓度低于饮水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锦河  林志勇  钱浩 《材料导报》2006,20(6):41-43,48
综述了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各种方法,包括电聚合、电沉积、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化学接枝聚合等;探讨了接枝聚合物层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进行镀铜处理的镀液组分及工艺条件.电镀前先在马弗炉中600~800 ℃下对碳纤维进行氧化处理.镀液采用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35~40 ℃,电流密度为0.5~2.5 A·dm-2,最佳pH值为9.0±0.5.采用本实验工艺在碳纤维表面镀铜,效率高,镀层均匀,厚度为1.5~2.0 μm,基本上消除了"黑心"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将预活化的沥青基炭球在不同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浸渍,使之负载有金属,然后进行活化处理。结果发现:活化过程中氢气的存在可以提高铁、钴、镍催化活化反应速度,但对钇催化的活化反应速度却有抑制作用。在氢气存在条件下制得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的中孔主要分布在30~50nm 处,而在氮气气氛中制得的中孔主要分布却在2.0nm 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浓硫酸/浓硝酸氧化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再将氧化后的碳纳米管与硅烷偶联剂(KH560)进行接枝,制备了硅烷偶联剂表面化学修饰的MWCNTs。在此基础上,将改性前后的碳纳米管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涂覆处理碳纤维。研究处理前后碳纤维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KH560已成功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上;通过分散性实验证明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分散性提高;对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断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5%时,改性碳纳米管处理的碳纤维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提高23.83%和7.11%,界面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7.
18.
国产碳纤维现状及CCF300质量稳定性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产碳纤维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矛盾。较详细地讨论了CCF300碳纤维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的改进过程。最终拉伸强度稳定在3800MPa,拉伸弹性模量稳定在235GPa,接近进口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在碳纤维表面还原得到均匀细小的催化剂颗粒并在碳纤维表面催化生长了均匀、规整的碳纳米管(CNTs)。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种类以及浓度对碳纳米管产量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究了碳纤维的浸润性能和单丝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Ni的催化活性最高,Co的催化活性适中,产生的CNTs较为均匀、规整,当催化剂浓度为0.02mol/L时,碳纤维表面生长CNTs多尺度增强体的拉伸强度最大。碳纤维表面生长CNTs,促使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变强,从而提高了碳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性。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表面处理对纤维的分散性和CFRC压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性,应用了一种新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气液双效法.结果发现,碳纤维的气液双效法表面处理不仅同时提高了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而且改善了纤维的分散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还发现用这种表面处理的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混凝土对应变变化感应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