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在聚丙烯腈(PAN)聚合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聚苯胺(PAN)I,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抗静电腈纶。采用单纤维强力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纤维比电阻试验仪对抗静电腈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PANI的加入量对抗静电腈纶的断裂强力、结构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NI加入量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力降低,当PANI的加入量过大时,纤维的断裂强力下降严重;同时,随着PANI加入量的增加,纤维的体积比电阻减小。  相似文献   

2.
AMPS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洪璋传 《合成纤维工业》2001,24(2):38-39,43
介绍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AMPS)的特性及应用 ,特别是作为腈纶第三单体在改善聚合工艺 ,提高纤维染色性和鲜艳性方面优于其他磺酸盐三单体。  相似文献   

3.
AN-VAc-AMPS三元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丙烯腈 ( A N) -醋酸乙烯 ( VAc) (或丙烯酸甲酯 ( MA )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英文缩写 AMPS)三元共聚合体系各组分竞聚率的测定方法 ,并比较三元共聚体系和二元共聚体系的AN /VAc竞聚率 ,对三元连续共聚进行了试验 ,讨论 A MPS含量与染色性的关系 ,聚合工艺条件与转化率关系。对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能及纺丝工艺 ,纤维的性能作了简单介绍。聚合及纺丝试验结果证明 ,以 AMPS为第三单体的三元共聚体系可纺性良好 ,所得纤维的物理性能、染色性能、吸水性和抗静电性均优于一般腈纶  相似文献   

4.
腈纶纤维(PAN)抗静电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抗静电剂与腈纶纤维 (PAN)的结合方式不同 ,将腈纶纤维 (PAN)的各种抗静电方法分类 ,并总结介绍了腈纶纤维 (PAN)的各种抗静电方法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以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抗静电剂,与山梨醇单硬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胺醚等表面活性剂复配成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结果表明:上油后的腈纶短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为2.1×10~8Ω·g/cm~2,摩擦系数适中,能满足腈纶生产和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性能纤维长丝专用抗静电剂的研制及应用方法,研究分析了有效组分磷酸酯、丙二醇嵌段聚醚、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对纤维质量比电阻的影响,确定了抗静电剂的最佳配方。同时,测试了加入抗静电剂前后芳纶1313、芳纶1414和聚酰亚胺(PI)长丝的质量比电阻及摩擦因数。结果表明:该抗静电剂对降低纤维质量比电阻有显著效果,当抗静电剂质量分数在0.4%左右时,各纤维长丝质量比电阻从(10~(12)~10~(13))Ω·g/cm~2降到10~7Ω·g/cm~2;随着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动、静摩擦因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合各项性能测试,抗静电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4%~0.6%。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共混改性法在抗静电腈纶中的应用,常用的填料种类包括抗静电剂类、炭黑类、金属及其氧化物类和导电高分子类,除此以外还分析了共混改性法中影响腈纶抗静电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的研制(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先用丙烯腈对蚕丝蛋白进行接枝改性 ,然后将其与常规腈纶纺丝原液共混纺丝 ,制备了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 ,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的断裂强度会逐渐下降 ,断裂伸长则变化不大 ,当纤维中蚕丝蛋白的含量小于 15 %时 ,其机械性能基本上能满足后纺加工的要求 ;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和改性比的增大 ,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的保水率增加 ;改性比的变化对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的机械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蚕丝蛋白改性腈纶织物的导湿性能较常规腈纶织物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性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AMPS对乳胶膜力学性能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能很好地聚合,7H(SDS)/m(OP--10)为1:1、且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3%,AMPS的用量控制在单体总质量的4%左右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乳胶膜的回弹性,使乳胶膜的断裂伸长率达1300%以上,并能迅速回弹;随着AMPS用量的提高,乳胶膜的透明性和耐水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聚烯烃纤维     
20031153添加碳黑填料组份生产抗静电聚烯烃纤维VogelR…:Chem.Fibers Int.,2000,50,(6),P.584-586(英)J七种制作抗静电性纤维的方法是纤维用碳黑作填料的丁艺,研究试验是用碳黑的混和及填料的特殊技术以维持可纺性并得到满意的机械性能。取向的试验是基于等规聚丙烯和碳黑填充致使纤维具有抗静电性和良好可纺性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橡胶之混和物。(汪兴华)聚烯烃纤维填料抗静电性可纺性 20031154高速纺聚乙烯纤维的细旦结构和物理性能I熔体流速对高密度聚乙烯的影响ChohH‘二;J.APPI.Polym.Sei.,2000,77,(6),P.ll82-一1 95(英)该高密…  相似文献   

11.
以三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基化、氧化缩合、亲核取代和季铵化等系列反应得到了荧光单体FM;荧光单体FM在硫代硫酸铵的作用下与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得到FM-AA-AMPS三元荧光共聚物潜指纹显现剂LF-1,其对潜指纹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350 nm~500 nm范围内都能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炭黑为导电填料,在聚丙烯中加入适量的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制备了新型的抗静电和导电聚丙烯复合材料。测定了不同复合体系的渗滤阈值,用扫描电镜(SEM)对相形貌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用量对体积电阻率的影响。SEM照片表明在新型复合材料中,炭黑优先分布在环氧树脂中,环氧树脂包覆在玻璃纤维表面,通过玻璃纤维间的搭接形成导电通路。这种独特的结构使该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低于聚丙烯/炭黑和聚丙烯/环氧树脂/炭黑复合体系的渗滤阈值。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含量分别需要达到约10%,复合材料才能具有抗静电和导电作用。  相似文献   

13.
SSS/AMPS/AA/MA四元聚合物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酸基团对盐不敏感,具有较好的抗温抗盐能力,尤其是抗高价金属离子的能力。因此,磺酸盐类共聚物成为近几十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以苯乙烯磺酸钠(SS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为单体,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合成的SSS/AMPS/AA/MA四元共聚物对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磷酸钙垢表现出较好的阻垢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氧化铁的能力和较强的稳定锌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混合单体,Span-80和Tween-60作为复合乳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30℃下制备了稳定的超浓反相聚合物乳液。研究了油相体积分数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用离心、加热方式对超浓反相聚合物乳液进行了稳定性的表征。结果表明,在乳化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水相形成稳定结构的乳液所需要的油相量是一定的。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以对苯二甲酸和生物基乙二醇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第三单体,纳米氧化锌(Zn O)为抗静电添加剂,制备抗静电生物基共聚酯,并纺制抗静电生物基共聚酯纤维。通过特性黏度、热学性能、表面接触角和体积比电阻值分析PEG和纳米Zn O的添加量对生物基共聚酯切片与纤维热学性能、亲水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PEG及纳米Zn O添加量分别为摩尔分数0.2%及1.6%时,改性生物基共聚酯纤维的热学性能最稳定,抗静电性能在所研究范围内最优。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聚吡咯(PPy)与无机磁性粒子、金属氧化物、碳系无机物(炭黑、碳纳米管、纳米石墨微片)等无机粒子组成的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并介绍了近年来各类纳米PPy/无机粒子功能性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隐身材料、抗静电材料、导电高分子电容器、二次电池以及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马斐  王安建  黄小珠  王颖  杨君 《广东化工》2014,(17):49-50,60
设计四元单体共聚体系,以聚乙二醇异戊烯丙基醚2400(TPEG)、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存在下共聚,一步法合成高性能的聚羧酸减水剂。经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如下:AA/TPEG摩尔比为3∶1;AMPS/TPEG摩尔比为0.3∶1,SAS/TPEG摩尔比为0.8∶1,引发剂APS的用量为共聚单体总质量的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8 h。所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优异的减水性能和良好的保坍性能,并能大幅提高所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腐殖酸为原料制得可溶性腐植酸钠,再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和腐植酸钠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抗高温降滤失剂,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m(丙烯酰胺)∶m(丙烯酸)∶m(腐植酸钠)=3∶2∶1∶4,引发剂所占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为0.7%,反应温度为65℃,pH=7,通过钻井液流变性能及滤失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降滤失剂有较好的提粘切作用、较好的高温(200℃)降滤失性能、抗盐至饱和。  相似文献   

19.
袁鹰  刘明源 《化学与粘合》2014,36(5):384-386
以水为溶剂,采用过硫酸铵-次磷酸盐引发体系,用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为单体合成低膦共聚物水质稳定剂,讨论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单体配比以及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质稳定剂的合成工艺。在水相中,膦酸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温度为83~85℃,最佳合成时间为6h,最佳单体配比(MA∶AMPS∶AA)为0.50∶0.05∶0.45,过硫酸铵用量为6%、次磷酸盐相对物质的量含量为0.1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