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线阵CCD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线阵CCD TCD2252D作为图像传感器,使用CCD专用信号处理芯片AD9826对CCD信号去噪并实现高速A/D转换,同时用USB接口芯片完成CCD数据的传输,最后在上位机显示采集的图像数据。整个系统由基于Verilog的CCD驱动模块、CCD输出信号处理模块、双口RAM缓存模块、USB接口控制模块等组成,结合上位机模块实现对CCD输出图像的准确采集、显示和保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和显示图像信息,USB传输速度可达28 MB/s,系统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高速图像采集和显示,采用CamLink接口和DVI接口来完成视频采集和显示。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采集和显示的系统组成,给出了CamLink接口采样模块和DVI显示模块的工作流程及硬件电路实现方式。该硬件电路基于CPCI总线设计,实现了计算机与图像电路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设计中使用的FPGA是Altera公司的EP2S30F672I4,用该FPGA进行配置和验证,测试表明该设计不仅实现了图像高速采集和显示,且使图像清晰、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VGA(视频图像阵列)作为一种标准的显示接口得到广泛应用;千兆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稳定可靠等优点,是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热点;FPGA拥有丰富的逻辑和光脚资源,常用于高速数据处理和通信的嵌入式系统。文中结合以上三点,介绍了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终端显示系统的设计。通过对该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将设计分为3个模块:数据包接收及解析模块、双口RAM缓存模块和VGA控制器模块。文中详细介绍了这3个模块的设计方法,并在此技术上实现了3个模块协同工作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并给出了系统仿真结果和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监控软件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初始化模块,地震数据采集及实时显示模块,地震数据波形打印模块和地震数据(SEG-IV格式)转换成数据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部分接口编程示例程序。  相似文献   

5.
陈仁  李振波  陈佳品 《微处理机》2009,30(5):122-124,127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微型机器人的视觉采集和传输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硬件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驱动原理,程序算法.该系统采用CMOS图像传感芯片进行图像采集,在ARM芯片外部总线上扩展USB模块,上位机方面通过编程完成接收USB接口数据和显示动态图像的功能.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传输速率较高,可应用到微型机器人视觉系统以及微装配系统中,通过实验验证上位机能实时显示所接收的图像,实现了预期的图像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大规模液晶显示单元,显示模块选用STN6448D-4K。采用MCS-51单片机实现显示模块的RS-232串行接口扩展,使显示模块与系统接口简单,通过串行命令实现显示点、线、汉字等基本操作。为适应较复杂的界面显示应用,还采用C语言编写了具有消息驱动机制的简单通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  相似文献   

7.
对彩色液晶显示模块进行分析,介绍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软件编程,并应用到提花毛皮控制系统中,使系统显示的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强大,人机界面更美观。  相似文献   

8.
陈木生 《福建电脑》2013,(11):132-134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型数字逻辑分析仪的具体设计结构,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系统硬件上选择STM32开发板,利用上AD接口和GPIO口实现数据采集,利用芯片的SRAM实现数据的存储,借助板上LCD和斗C/GUI图形界面软件实现显示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选择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并利用RealViewMDK实现程序的编译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视频产品对在屏显示功能和接口多样化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RAM接口的多路视频采集压缩模块.该模块利用视频处理芯片TW2835采实现多路视频采集、在屏显示外部环境信息和画面预览,利用简单的SRAM接口与主机相接,实现了简洁的接口设计.为方便移植到嵌入式产品中,又设计了基于SRAM接口的linux2.6版本驱动.在嵌入式平台上测试得出,该模块性能稳定,处理后的图像画面清晰流畅、OSD显示正常,SRAM接口协议简单,符合视频产品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大规模液晶显示单元,显示模块选用STN6448D-4K.采用MCS-51单片机实现显示模块的RS-232串行接口扩展,使显示模块与系统接口简单,通过串行命令实现显示点、线、汉字等基本操作.为适应较复杂的界面显示应用,还采用C语言编写了具有消息驱动机制的简单通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产计算机平台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由信号采集调理模块、计算机系统组成。信号采集调理模块主要由校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采样电路、USB接口电路和控制器FPGA组成;计算机系统主要将采集到的数据显示在BIOS界面和以文本形式显示在操作系统下,采集到的数据可作为设备控制的依据。该系统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硬件电路简单、人机交互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终端显示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R1610和LCD控制器SSD1963的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和控制软件的编程,重点介绍了R1610、SSD1963以及TFT液晶屏AT070TN83之间的硬件连接方法,分析了SSD1963液晶控制的使用方法以及针对液晶屏显示时序的系统设置。结合显示控制实例实现了图像在液晶屏上的显示,显示效果良好。该显示模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C8051F020为控制芯片,通过改进的PID算法,实现了对五路温度准确控制模块的设计,能稳定控制在±0.5℃。该模块通过485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设定要求的温度,且具有液晶显示输出界面。该模块可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已经成功应用于枕形包装机中。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SOPC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系统由核心主板和显示及输入模块组成,核心主板为Altera公司CycloneII系列的FPGA和高速DAC组成的片上系统开发平台,FPGA中配置NiosⅡ软核CPU、信号发生模块和相关的接口控制逻辑电路,显示和输入部分为分辨率240×320的TFT LCD触摸屏,负责界面显示和外部输入控制,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经测试,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得到波形平滑,灵活性和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I总线的多功能可定制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航空电子总线数据采集系统的通用性和多功能性,设计了基于PCI总线的多功能可定制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相关总线板卡的驱动函数;采用自顶向下和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运行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显示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和记录数据管理模块;使用了多线程、多视图、双缓存和Teechart控件等关键技术.设计实现的数...  相似文献   

16.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内置HD61202图形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特性,液晶显示模块的硬件接口电路及编程要点,并对其正常工作的条件、控制指令系统及编程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飞机火控系统综合实验台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和RS-232总线,采用中央处理机、显示与控制单元、ARINC429总线接口板和DSP功能模块,进行平台参数发送和接收的某型飞机火控系统交联电子设备参数模拟器。该模拟器能够对交联电子设备的交联通道进行全状态的模拟,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 上cGUI架构的方位角测量系统.设计了以STM32F103ZET6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模块和TFTLCD显示模块硬件电路,分析了传感器模块WDD35 D4的测角原理.软件部分移植了独立于CPU和LCD控制器的μcGUI,实现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同时比较了滑动平均滤波、滑动中值滤波和加权滑动平均滤波对系统随机噪声的滤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滑动平均滤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单片机测温系统往往需要实时时钟以确定所测温度的当前时间,而对于实时时钟,设置的时间量很多,传统的按键设置时间不但设置繁琐,而且精度也不高.另外单片机系统通过外接液晶模块显示的内容有限,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Visual Basic在PC端的温度监测和控制界面.该控制界面通过MSComm控件实现PC机与单片机测温系统的串行通信,同时实时显示各路所测温度值,并可以通过该控制界面快速、准确地实现对下位机系统的时间设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detection system with a module-based intelligent security robot that has a uniform interface. The detection system contains a power detection module, a gas detection module, an environment detection module, and a fire detection module, etc. The control unit of these modules is a HOLTEK microchip. These modules can communicate with a master module via an I2C interface. The master module communicates with the main controller of the security robot via an RS232 interface. The main controller of the security robot system is an industry personal computer (IPC). It can display the status of these modules on the monitor. These detection modules can enhance the detection results using multisensory fusion algorithms. The user can add or remove the detection modules in any time, and the main controller can acquires sensor signals from these detection modules in real-time. Finally, we present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these detection modules, and integrate these modules in a module-based intelligent security robot that executes several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