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聚合物单一段塞注入易发生高渗层突进、薄差油层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大庆油田开展变粘度聚合物段塞交替注入方式,改善了非均质油层的驱油效果,交替注入方式一般采用高、低粘度的交替[1]。而本文结合恒压法驱替实验中不同渗透率油层可动用压力梯度不同的现象,提出在聚驱不同开发阶段,采用压力梯度与聚合物注入参数相结合的交替注入方式,即在较低压力梯度下注入高粘度体系动用高渗透率油层,在较高压力梯度下注入低粘度体系启动低渗透率油层,最终达到最大程度动用不同渗透率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A块,于2006年10月陆续投产、投注,2007年11月23日正式注入三元体系,该区块已经经历了水驱空白、前置聚合物段塞、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和后续水驱阶段,通过对各阶段油层动用状况的分析,找出不同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影响因素、调整方法,总结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下步调整对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文章从研究区块的地质特征出发,对聚合物驱油的注入分子质量、注入浓度、注入量和注入速度进行了优选,在现场应用中油层的注采能力和动用状况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聚驱驱替对象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簿差油层后,由于薄差油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造成了薄差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总体效果,聚驱分注技术面临着解决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严重不匹配的挑战。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高渗透率油层控制注入量的同时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适当降低分子量和粘度,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聚驱驱替对象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簿差油层后,由于薄差油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造成了薄差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总体效果,聚驱分注技术面临着解决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严重不匹配的挑战。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高渗透率油层控制注入量的同时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适当降低分子量和粘度,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效果明显。本文介绍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的工艺原理、管柱结构、工艺参数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即将结束,三次采油对象逐渐转入二、三类油层,由于层间差异大、渗透率低、薄差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适应性差,采用同一种分子量聚合物驱替,造成低渗透油层注入困难、动用程度低,影响聚驱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该项技术通过分子量调节器和压力调节器切割出适合薄差油层的聚...  相似文献   

7.
特高含水油田二类油层聚驱全部采用高分高浓的注入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二类油层与一类油层相比发育较差,存在部分的非河道砂体,3-4#站约1/3井出现注入困难,部分井吸水剖面严重不均匀,吨聚产油明显低于一类油层等现象,理论研究表明:段塞式交替注入不仅可以降低化学剂费用,同时可以明显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于2011年4月在3-4#站开展了不同分子量及浓度的交替注入试验,这在特高含水油田开发还属首次。通过两年试验表明,在保证高浓度聚驱开发效果的同时,达到了降低注入压力,降低聚合物用量,保证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二类油层工业化区块的高效开发,将薄差油层作为聚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在注入中分子量聚合物条件下,油层的动用状况变差,连通井区含水回升速度快,阶段提高采收率低。因此在前期分质注入现场试验中在优化段塞组合,优化注聚参数的前提下,加强分质注入参数配套调整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聚合物与不同油层匹配性,探索注聚中后期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二类油层工业化聚驱开发,将1m以下油层拓展为聚驱开采对象,在注入中分子量聚合物条件下,0.5-0.9米油层吸水砂岩及有效厚度比例仅达到40%-50%,随着注聚的深入,发育差注入井的注入能力变差,油层动用状况变差,连通井区含水加速回升,阶段提高采收率仅能达到10%左右。因此开展中、低分分子量注入试验,可通过优化段塞组合,优化注聚参数,可以有效改善油层动用,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聚初期变流度扩大波及体积调整方法是采用先高粘低速调堵高渗层、后降粘提速启动低渗层的段塞式注入模式,在调整过程中以压力系统为主、以油层动用为指导、以油井受效为反应,以梯次降粘和分层投拔水嘴为具体操作手段,不断扩大井组波及体积,加强中低渗透层动用的管理方法。在梯次降粘过程中需要考虑压力升幅、高渗层动用层数占比、厚层内动用厚度比例、低渗透油层动用层数占比、低渗透层内动用厚度比例、井组受效井数、井组含水降幅、梯次降粘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结合分层注入,通过调整水嘴达到方案要求,而分注后控制高渗层注入,保持压力水平,促进中低渗透层注入,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分层注入时机与降粘方案的优化,可有效提高动用厚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油价形势下非均相复合驱在现场应用中成本高的问题,开展非均相复合驱注入方式的优化研究。文本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并联填砂管模拟非均质地层,对非均质油层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的注入方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成本化学剂用量下,合理的多段塞交替注入能够有效改善低渗层的吸液效果,提高低渗层的动用程度;较单一段塞注入提升采收率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海1块为一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分层注水和水井调剖是这一油藏的主导开发技术,处于"双高"开发阶段,面临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动用程度严重不均等开发矛盾。开展弱凝胶调驱试验前区块采出程度35.6%,综合含水86.3%,2010年开展了弱凝胶深部调驱工作,规划29个井组,设计三个段塞,注入量为0.2PV,先期实施的5个井组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表明常规水驱油层动用不均、弱凝胶调驱有效降低油水粘度比、合理的井网井距、聚合物成胶稳定性是调驱见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三元复合驱的开发过程中,油层动用状况是决定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评价并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是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的重要工作内容。然而目前研究油层动用的参数大部分采用有效厚度动用百分比,仅能反映油层是否吸水,不能反映各小层吸水的差异性。本论文基于洛伦兹曲线,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三元复合驱A区块油层动用进行研究,将洛伦兹曲线分为三种类型,计算了各注入阶段及单井的不均衡系数,并结合各注入阶段开发矛盾制定相应措施,实现了对油层动用是否均衡的定量化表征,形成了新的三元复合驱油层动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现有的聚合物驱油理论上,通过驱油用聚合物体系的流动实验确定所用的两种不同分子量(1.9×107和2.5×107)聚合物溶液浓度及注入速度;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在等速注入方案中,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不同段塞组合以及交替次数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在恒压注入方案中,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注入压力、不同注入方式、以及不同段塞组合等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最后在三管并联方案中,验证了在岩心等速注入和恒压注入方案中所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油目前是大庆油田可持续稳产的一种主要三次采油技术,其聚驱的核心是扩大油层波及体积与提高油层动用厚度。随着开采程度的不断深入,XX工业区全面进入含水回升期,该阶段注入剖面开始返转,采聚浓度大幅度上升,平面受效差异进一步加大,因此在注聚后期阶段需要一套相应的调整手段有效提高聚合物利用率,在油层动用厚度提高的基础上,以井组、单砂体为调整单元,结合平面和纵向上进一步扩大聚合物的波及体积,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原油田文25东块含水率高及采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微球乳液调驱的室内模拟研究。考察了段塞注入量、段塞组合方式、注入速率及注入浓度对采收率提高值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注入方案,浓度为0.3%表面活性剂与0.5%聚合物微球乳液以1:1交替注入,段塞注入量为0.5 PV,注入速率为0.5 mL/min。  相似文献   

17.
复合离子调剖是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已在一类油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展,二类油层已经成为油田稳产的重要接替层。针对北XXX块二类油层油层非均质性强,部分注入井注入压力低,视吸水指数高,吸入剖面极度不均匀,井组含水高,为了控制低效无效循环,保证注聚后形成有效聚合物段塞,动用水淹程度较低的中低渗透层,选择油层厚度大、注入压力低、平面、层内矛盾突出的17口注入井进行空白水驱阶段复合离子深度调剖。调剖后吸入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采油井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室内研究表明,一类油层聚驱后高浓度聚驱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左右。为进一步探索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葡Ⅰ1-2油层开展了聚驱后缩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现场试验。试验注入高浓度聚合物0.095PV后油井开始见效,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但随着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目前试验区含水出现回升趋势。文章通过对注采井开发状况分析,结合油层剖面动用状况、射孔情况、连通和发育状况等地质因素研究,分析含水回升原因,对试验区下步综合调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盐聚合物在175m较大井距的二类油层进行应用,采用污水配制注入,以提高聚合物的用量和吨聚增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试验区块注入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油层特点、井网层系特征、砂体对应关系对注采井进行分类分析,制定合适的调整措施。在抗盐驱的不同阶段,结合其阶段特点,采取压裂、补孔及注入井采出井工作参数调整等方法来放大生产压差。建立了不同类型井,不同阶段保持合理生产压差方法,从而也取得了油层动用程度提高,油井见效效果变好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GW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发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水驱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开展水淹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对油藏动用情况、平面和纵向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描述。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对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应用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对注聚合物的层位、段塞长度及浓度、注入方式、注入速度等进行了设计和数值模拟运算,并结合开发指标预测,优选出经济效益最佳的参数组合方案,进一步改善断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增油降水效果显著,10末预计可提高采收率8.0个百分点,含水最低可降低5.1个百分点。研究结果为现场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