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南泥湾油田魏家湾区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地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延长组主力层长4+5油层组、长6油层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四性"关系,建立了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对油层有效厚度测井参数下限标准进行了确定。利用本次研究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与油层有效厚度测井参数下限标准,以阳562-6井长6~1段测井二次解释为例,综合解释结论由油层变为油水同层,全区变化率4.5%,提高了油水层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胡尖山油田长6油藏是该地区出油井点多,实施效果好且增储潜力大的油藏之一。但由于长6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而导致测井解释准确度较低,从而影响对其油、气、水分布特征判别及油气藏认识困难,本次研究在深入分析长6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的基础上,结合胡尖山油田长6储层岩心物性特征,优选储层参数建立更为精细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并且利用分层位图版法和分区块图版法建立了长6储层流体识别方法,最后对研究区63口井的119个层位进行了测井精细复查,表明本次研究所建立的测井二次解释模型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以延长油田富县探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解释、高压压汞,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剖面进行剖析,并对目的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的微观孔渗特征等进行研究,最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探区长8致密油藏储层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藏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地质、储层及开发情况分析,在地质基础、测井综合解释、地震储层横向预测等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地震、钻井、测井、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控制约束的随机性建模方法。建立一区沙二段1砂组砂组构造、沉积微相和属性模型。并对应生产实践检验模型可靠性,最终确定出适合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的地质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SKZ油田砂岩油藏的地质特点,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取心、岩电、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测井多井解释技术,建立了SKZ油田砂岩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储层岩性、物性的平面变化特征。其研究结果与岩心物性数据及区域地质背景符合完好,为SKZ油田的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提供了精度更高的测井储层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山砂岩体储层厚度大,低孔低渗,储层岩性细,非均质性较强,深度相近的岩心物性差异较大;储层碳酸盐和泥质含量的增加使储层物性变差;该区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储层束缚水含量高,使得油层、水层电性不明显。测井资料划分油干、油水层难度大,储层参数计算较困难等特点。本文针对该类储层的评价难点和目标,结合岩心实验室分析物性资料、试油等第一性资料,对该类储层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岩心资料与测井信息建立转换关系,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解释模型,来确定储层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测井解释模式;实验分析资料、试油试采资料等分析了油层类型,建立了解释标准图版。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由于该类储层结构复杂,利用测井信息精确地求解储层物性参数难度很大。本文以取芯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西山窑组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7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该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地质建模和方案设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8.
低孔-低渗性油层是海拉尔油田主要的油藏储层类型。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水层识别是制约海拉尔油田开发的难点之一。本文以乌尔逊油田乌134-85区块为例,在详细了解基本地质情况的基础上,以测井资料为主导,结合试油、录井及开发现状,对乌134-85区块进行油水层综合识别,探索识别适合乌134-85区块的油水层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岩心分析资料结合试油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和交绘图技术,对研究工区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储层孔、渗、饱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测井和录井结合建立了梨树凹地区测井评价电性标准,为油田对梨树凹地区后期开发、油水层的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榆树林油田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提出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区岩心分析、试油、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建立油层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水淹层的高精度解释。通过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得到满足误差条件的最佳网络。运用最佳网络对测试数据进行检验分析,最终92.9%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有效解决了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蒙古地区中生界储层存在储层特征复杂、解释标准不统一、油干界限区分不明显等问题,这将影响着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解释结论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测录井资料、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试采资料及油田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进行了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并确定了储层解释标准,为该区块产能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地对红河油田长8储层流体识别,针对该区块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微观孔隙发育,导致常规电阻率测井流体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综合对比目前确定可动流体方法油基泥浆取心法、核磁测井、测井解释,利用三种方法计算红河油田可动流体百分数,并根据油田应用效果讨论三种方法特征,研究表明核磁测井结合密闭取心校正是红河油田长8储层可动流体的最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庆国  张磊  庞文涛  王志远 《当代化工》2015,(2):268-270,274
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对重新进行储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井资料二次解释对于剩余油挖潜也具有指导意义,结合油田本油田的实际情况,二次测井解释的关键利用取心井分析化验、实验资料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建立了适合该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参数的精度,为该区块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及精细注水指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定44150注水项目区主采层位为三叠系长8层,目前采出程度5.05%,2012年该区块储量451.8万吨,截至目前,油田已规模开发7年。由于储量计算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重新评估储量的可用性。本次以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为基础,通过统计方法、交会图技术重新制定该区测井资料解释标准,明确了该区长8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下限标准,结合油水层识别的物性和电性标准,采用容积法计算了长8油层组油藏地质储量。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油田储量规模再认识,为后续油田高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有关地质资料,建立岩性、物性、含油性四性关系以计算储层参数及含油饱和度,逐步建立低渗透率高含水储层油、气、水层判别方法及适合不同油田不同区块油气藏的综合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测井曲线解释资料的分析,同时参考采油厂录井取芯和试油资料,对直罗采油厂小东沟长8储层进行讨论研究。文章简要介绍了大东沟的地理位置,长8储层地质特征、油藏特征,同时对长8储层测井曲线解释与试油结果对比、储层测井曲线参数等方面的分析,对研究区长8储层测井曲线解释规律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汤兴旺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29(1):143-144,149
文中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为例,在掌握该断块地质特征、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分析储层“四性”关系,确定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利用多元回归理论,建立该断块储层沉积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储层成岩参数等解释模型。为提高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精度,应对测井资料加以校正。经对各模型解释精度检验,解释误差小、解释精度较高,符合油田开发规范要求,从而为油藏精细描述、经济高效开发该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子北油田前期测井单位众多,由于测井序列、解释的参数设置、解释者的研究经历和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别,解释的数据结果不尽一致,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满足子北油田二次开发的要求。本文以子北油田肖家河区块长6油藏为研究对象,在测井曲线预处理的基础上,统一参数标准和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厚度下线标准,解释成果准确性较高。采用容积法计算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石油地质储量与三维建模储量误差为2.0%以内,为油田落实石油地质储量以及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胜利油田深层勘探开发的深入,低孔、超低渗油气藏储层快速评价和油气层评价成了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核磁共振录井资料的应用,建了快速进行物性评价和有效储层的识别的方法。利用地化、定量荧光进行含油气丰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测井和核磁共振相关数据,结合试油结果,建立了油气层综合解释图板,形成了现场定量化快速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深层滩坝砂低孔、超低渗油气藏解释评价难的问题,提高了综合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3油藏具有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的特点。结合测井、岩心压汞、岩电关系等资料,通过测井计算法、压汞法、密闭取心法和相渗法等确定出原始含油饱和度,并探讨了长63油藏高含油饱和度的成因;研究表明:长63油藏含油饱和度可以达到69%,具有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长7优质烃源岩与储层之间的有利匹配关系和良好的储层孔喉分选性以及中性-弱亲油性是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3油藏高饱和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