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盾构的始发和接收是盾构施工中的主要风险点之一,现多采用地基加固方法使土层固化而避免地质风险。受制于地面施工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地基加固,或地质条件复杂及地下承压水丰富使加固程度欠缺,由此造成洞口涌水、涌砂事故。采用钢套筒密闭装置始发和接收盾构,使盾构机进入到钢套筒内完成始发或接收,有效避免了地层复杂因数和基坑空间过度中常出现涌水、涌砂等的各种风险。结合工程实践分析钢套筒盾构接收技术实施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盾构接收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之一,尤其是在富水砂性地层中极易发生涌水、涌砂等事故。当采用钢套筒工法进行接收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对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控制措施提出较高要求。以某轨道交通工程钢套筒工法进行盾构接收的工程实践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对钢套筒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应用实例提出相应施工控制措施,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钢套筒接收工法的可行性。为今后钢套筒工法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区域狭窄,可能造成盾构到达时接收困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通过对盾构到达钢套筒接收工法的钢套筒制作、安装、拆除等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管控,提高了盾构到达接收洞门的密封质量及管片的拼装质量,希望对相同或接近的盾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钢套筒密闭接收施工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约成本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地质,特别对于富水砂层等地质条件较差的盾构接收施工尤为适用。传统工法需要对接收端头地层进行加固,且对加固质量要求较高,而钢套筒密闭接收施工技术采用模拟地层,利用在钢套筒内填充砂浆或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等材料与掌子面形成平衡的原理,使盾构机安全顺利的出洞。  相似文献   

5.
福州地铁2号线厚庭—橘园洲站区间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针对橘园洲站富水砂层地质,联合使用端头土体改良与钢套筒技术。对端头进行土体加固、钢套筒设计及安装,并拉紧管片、进行二次注浆,然后分析和研究盾构机掘进中的刀盘扭矩、切口水压参数及盾构接收过程中的施工要点,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盾构偏差,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调整盾构姿态且进行监测。工程实践证明采用钢套筒装置能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等风险,确保盾构机的顺利接收。该接收技术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6.
盾构到达接收是盾构施工中的重大风险之一,通常需要在盾构机到达前对其地表上方区域进行加固处理,以防盾构出洞时涌水涌砂。在城市繁华区,当地表加固区域受到管线迁改或交通疏解影响时,则可能无法实施。本文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洪湖站~田贝站区间采用钢套筒接收的成功经验,论述了钢套筒接收技术在保证盾构出洞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地表加固条件受限区域的盾构接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钢套筒接收工艺安全、适应性强、工期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以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盾构接收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采用钢套筒接收的全流程,以及盾构机到达掘进及洞门封堵措施,有利于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盾构机的钢套筒接收技术是当前常用的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地质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论文主要分析地铁隧道盾构机接收的冷冻钢套筒施工技术,制订合理的冷冻法结合钢套筒的接收方案,解决了当前可能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失稳风险,并证实了地铁隧道盾构机接收的冷冻钢套筒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富水砂性地层中在盾构接收时极易发生涌水、涌砂等事故,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龙华路站钢套筒接收工法盾构接收的工程实践为依托,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对钢套筒在盾构接收施工期间的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钢套筒变形和防汛墙沉降的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钢套筒接收工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盾构推进使钢套筒结构的最大拉应力由后端板逐渐发展为筒体与地连墙连接部位的底部,筒体结构的环向应力为纵向应力的2~7倍、腰部以下的环向轴力增长明显、腰部累计变形将近10 mm,筒体底部的纵向应力增长明显、腰部的纵向弯矩变化明显。盾构推进导致筒体结构的底部外张、腰部内凹,筒体的径向变形由横鸭蛋变为竖鸭蛋并最终变为8字形,椭圆度达到3‰,但是盾构推进对后端板的应力和位移变化均不明显。筒体与地连墙间的接缝、钢套筒分块间的腰部接缝和底部接缝均是盾构接收中钢套筒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薄弱部位。盾构完全进入钢套筒后,钢套筒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最为不利。工程实测表明,采用钢套筒接收工法进行盾构接收安全、可行,但在工程实践中应重视腰部、底部和后端板位移实测数据的大的波动,规范施工操作并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州地铁13号线施工7标温涌路站~22#盾构井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接收端头地质复杂且无地表加固条件的难题,采用钢套筒自平衡接收施工工法解决了该难题。  相似文献   

11.
以实际地铁施工中盾构钢套筒接收工程为例,分析盾构机接收技术应用,阐述钢套筒盾构接收的安装流程、接收原理和技术工艺,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2.
钢套筒密闭始发是应用盾构平衡始发技术,通过密闭的钢套筒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土压力,使盾构机在钢套筒内如同在正常掘进状态始发掘进,该方案有效避免常规始发方案在地质条件复杂、端头加固不理想、周边环境无法进行端头加固的条件下保障盾构始发施工安全。结合施工实践,对钢套筒密闭始发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阐述了钢套筒密闭始发施工方案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泥水盾构到达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一种连续墙+接收钢套筒的盾构到达施工新技术。该技术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盾构到达施工的风险,而且因接收钢套筒可重复使用而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依托北京地铁17号线某盾构中间风井接收工程,详细介绍了长距离曲线盾构中间风井无加固条件下钢套筒接收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小半径曲线接收轴线选择、盾构接收阶段推进参数设定、洞门处理、盾构机平移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天津地铁某区间工程左线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中采用钢套筒为辅助装置进行盾构接收为背景,介绍钢套筒的结构组成和盾构接收方案,采用钢套筒装置能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漏水、涌砂等风险,确保盾构出洞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奥体中心站—世纪大道站区间右线盾构试验段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和土压平衡盾构机自两端车站始发,直至中间风井汇合进行到达接收,两盾构机全程穿越富水大粒径砂卵石地层,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通过盾构机掘进参数、盾构施工难点及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富水大粒径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两种盾构工法的不同点及盾构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河路站—紫荆山站区间左线盾构到达端头埋深大、水位高、地质全断面粉砂及场地狭小等特点,需采取盾构接收辅助措施,方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从方案的适用性、安全性、施工难度、工期及经济性等方面,对盾构常规接收方案、盾构土中接收方案、钢套筒接收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选用钢套筒接收方案。从筒体、反力架、洞门连接等方面对钢套筒进行了设计研究,同时对盾构法施工钢套筒接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论述,主要包括确定合理的端头加固方法及范围、洞门凿除工序设计、钢套筒各部件安装技术分析、盾构进洞段的分阶段掘进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某地铁车站区间工程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限制,对盾构接收采用杯形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联合钢套筒的施工方法,介绍了端头土体加固设计、盾构接收方案比选、冻结方案设计及钢套筒接收施工流程,并详细分析冻结法与钢套筒相结合的盾构接收效果和施工中的重难点。该法有效避免了盾构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风险,确保盾构接收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钢套筒接收是一项施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技术,因为地铁盾构钢套筒在进行接收时很容易出现涌砂和漏水等问题,对盾构安全出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盾构钢套筒接收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盾构施工安全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盾构钢套筒接收过程中没有出现涌砂和漏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全面展开,盾构法凭借其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成为隧道施工的主要手段。盾构施工通常受始发和接收场地限制,尤其在不具备吊装条件时盾构机接收变得尤为困难。通过理论分析、参数优化及工程应用等,对盾构机接收过程中的洞内脱壳解体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暗挖接收工法和盾构机隧道内拆解方法,优化了盾构留壳段衬砌及防水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扩挖刀盘方案是安全、灵活、可行的,并且适用于复杂地层条件下,该方案解决了盾构机接收受场地条件限制的工程难题,对地铁施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