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服务发布和发现是Web服务应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随着Web服务数目的增长和对实时性需求的增加,分布式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成为Web服务应用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对当前Web服务发现问题研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P2P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的工作模型,并以实例说明了其工作过程。该模型采用两层结构:第一层是纯Peer—Peer连接,通过一定的路由机制保证通信的畅通,有效地支持系统的可扩展性;第二层采用集中式的连接方式,各个Peer节点集中连接到指定的Broker,以方便统一管理和维护,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Web服务和服务注册中心数目的增长,可扩展、高效和健壮Web服务和发现机制对Web应用变得愈发重要.然而,传统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如UDDI,缺乏这些关键特征.应用本体和P2P提出一个Web服务和发现模型,该模型利用混合P2P拓扑结构并基于领域组织和管理注册中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P2P的Web服务发现和选择模型,引入一种新的本体编码方式,根据分类服务注册节点的本体编码对其在P2P网络内进行组织,实现了P2P层内的语义支持发现。本文创新性的在P2P发现方面加入了本体信息,使得Web服务在P2P层内支持语义发现,提出的模型结合了集中式Web服务发现方式和分布式Web服务方式发现的优点,提高了服务发现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双层P2P结构的语义服务发现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志忠  王怀民  周斌 《软件学报》2007,18(8):1922-1932
在开放的Internet环境下,多本体共存是一种必然.同时,集中式的语义服务发现机制是整个面向服务计算的瓶颈,导致系统的可扩展性差.为了支持多本体共存并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一种双层P2P语义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以本体社区为核心,将iVCE(Internet-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核心概念集成到P2P模型中.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分两个阶段、3个步骤的服务发现算法.除了在本体社区内以外,算法还可以实现跨社区的服务发现.在本体社区内,算法首先根据语义相似性选定相应的注册服务器,然后再利用逻辑推理来实施精确的服务匹配.而跨社区的服务发现则按照一定的策略实施.该模型适用于多本体共存的开放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模型能在查全率和服务发现响应时间之间加以折衷,并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模型能够在不降低服务查全率的情况下降低注册服务节点的平均负载.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P2P的非集中式网格资源发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地发现网格的各种资源是影响网格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资源发现在网格规模及应用不断扩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在网格环境中融合Web Service技术,同时引入P2P思想,将资源发现模型分为内外两层,提出一个非集中式的网格资源发现方法,并应用于制造网格之中。实验证明,该模式有效解决了集中式模式带来的节点瓶颈等问题,并大幅降低分布式系统中资源发现产生的网络流量,具有高效性、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服务发现是Web服务应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随着Web服务数目的增长和对实时性需求的增加,集中式的服务发现机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分布式服务发现机制成为Web服务应用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本文基于P2P的底部架构,实现了一个根据本体对服务注册节点进行语义分类的Web服务发现模型,并对其发现效率和节点的负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网格资源发现是网格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P2P网络的兴起,许多新的概念和研究方向为网格研究提供了思路。针对网格环境下集中式和无结构P2P资源发现机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P2P分层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引入了索引P2P分层网络,充分利用了网格环境中节点性能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资源查找发现功能,并且对大规模的网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语义网格的研究中,如何超越集中式的语义存储,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是目前语义网格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多种P2P结构的基础上,该文Super-P2P结构应用于语义网格,以解决语义网格的语义集中式存储问题。研究了Super-P2P语义网格的资源发现机制以及基于其的知识服务。应用案例分析证明,基于Super-P2P语义网格的知识共享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9.
由于Web服务的数量日渐增长,所以快速准确地发现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服务需要基于语义和服务质量的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的支持。通过将使用非负实数向量表示的服务描述发布到具有特定服务类型支持的P2P注册结点并配合使用Bloom Filter、本体概念组和预先计算出的匹配信息,能降低系统系统查找满足用户请求的服务的代价。采用对查询结果进行评级和用户将所用服务的质量信息反馈给注册结点的技术能为用户找到更高质量的服务,增加了系统工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P2P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尚  吴卿  周必水 《计算机工程》2009,35(11):38-39,4
分析集中式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存在的问题,利用P2P和本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P2P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将服务的部署与发布无缝地绑定在一起,按应用领域和服务目标将整个P2P网络组织成3层结构,基于该结构建立3阶段服务发现算法,达到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服务发现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格环境下的集中式和无结构P2P资源发现机制的不足,提出一个基于半结构化P2P索引技术的资源发现模型。该模型采用三层索引结构,模型充分利用网格环境中的节点性能差异,具有高效的查找功能,且对网络的高度动态性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WSRF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该模型采用三层架构以及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资源组织结构,将网格资源发现中的关键功能包装为有状态的Web服务.同时介绍了在该模型中资源加入与离开算法和资源查询算法.该模型结合WEB服务技术、P2P技术与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的优点,并经试验测试分析与实际项目检验证明该模型能够适应大规模异构环境下的网格资源发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和XML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面向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发布订阅中间件系统,系统采用一种结合了下推树和自下而上树自动机的XPath订阅快速匹配算法,支持XPath多谓词和分支特性。系统事件代理P2P网络节点之间的事件或订阅消息路由采用了扩展的Chord路由协议和订阅聚合、覆盖等多种优化措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效率和性能,能满足面向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对OGSA,P2P等相关技术和模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资源组织、负载均衡等多方面性能进行优化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并对其体系结构、资源组织方式、资源发现机制作了详细的描述。该机制主要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以对资源服务进行分类为基本思想,结合P2P相关技术,具有合理和较高效的资源定位能力及良好的强壮性。  相似文献   

15.
结构化P2P网络上可靠的基于内容路由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锦岭  金蓓弘  李京 《软件学报》2006,17(5):1107-1114
在结构化P2P网络上构建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可以很好地支持大规模、高度动态的分布式应用.然而,现有的基于内容的路由协议在P2P网络上只能提供弱的可靠性保证.根据结构化P2P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内容的路由协议--基于编码区间的路由(identifier range based routing,简称IRBR)协议.IRBR协议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只要事件的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在P2P网络中是可达的,则订阅者一定能够收到它所订阅的事件,且只收到一次.同时,该协议也比现有的协议具有更高的事件路由效率.在Pastry上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模拟实验表明了该协议的效率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P2P网络中对等节点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拓扑结构与物理网络信息流向基本一致、分层次的P2P资源定位模型,叙述了它的逻辑结构和构造过程,论述了所需的管理开销,分析了覆盖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P2P的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分析现有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的基础上,将P2P的相关技术引入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分散资源发现模型。在资源发现过程中为了减少网络流量,提高通信效率,采用数据库查询与基于代理结合的方法。并对该模型的资源发现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该模型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A Peer-to-Peer Approach to Web Service Discovery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eb Services are emerging as a dominant paradigm for constructing and composing distributed business applications and enabling enterprise-wide interoperability. A critical factor to the overall utility of Web Services is a scalable, flexible and robust discovery mechanism. This paper presents a Peer-to-Peer (P2P) index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P2P storage that supports large-scale, decentralized, real-time search capabilities. The presented system supports complex queries containing partial keywords and wildcards. Furthermore, it guarantees that all existing data elements matching a query will be found with bounded costs in terms of number of messages and number of nodes involved. The key innovation is a dimension reducing indexing scheme that effectively maps the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pace to physical peers. The design and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在对OGSA,P2P等相关技术和模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资源组织、负载均衡等多方面性能进行优化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并对其体系结构、资源组织方式、资源发现机制作了详细的描述。该机制主要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以对资源服务进行分类为基本思想,结合P2P相关技术,具有合理和较高效的资源定位能力及良好的强壮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P2P的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分析现有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的基础上,将P2P的相关技术引入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分散资源发现模型。在资源发现过程中为了减少网络流量,提高通信效率,采用数据库查询与基于代理结合的方法。并对该模型的资源发现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该模型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