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机组实施脱硝SCR装置改造和脱硫增容改造,引风机、增压风机实施二合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改造方案简化了烟气系统,降低了设备改造投资,提高了设备节能效率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运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烟气脱硫改建工程旁路烟道的改造,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短,场地狭小。本论文介绍了旁路烟道接口改造的方案,烟囱口封堵技术和防腐材料的选择和实施,及取得的应用效果及成功经验。本方案不仅保障了施工期间运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和安装工期,为服役机组安装湿法烟气脱硫旁路烟道接口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烟气脱硫改建工程旁路烟道的改造,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短,场地狭小.本论文介绍了旁路烟道接口改造的方案,烟囱口封堵技术和防腐材料的选择和实施,及取得的应用效果及成功经验.本方案不仅保障了施工期间运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和安装工期,为服役机组安装湿法烟气脱硫旁路烟道接口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烟风道用于输送烟气、冷风等介质,其设计优化水平不但影响火电厂烟风系统阻力的大小,而且影响与烟风道直接相连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某600MW机组除尘器前烟道设计不合理,存在磨损严重、进入除尘器烟气分配不均等问题,文中采用标准k-ε模型,利用Fluent求解器对该部分烟道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诊断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3个改造方案均可使烟道阻力大幅度下降、烟道磨损减轻、进入除尘器烟气分配均匀。同时,研究了缓转半径及烟气流速对该段烟道阻力和烟气分配的影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段烟道缓转半径宜选在0.875以上,烟气流速对该段烟道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热电厂300 MW机组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进行热态试验,确定引风机、增压风机二合一改造方案:将原有2台G158/280型静叶可调轴流引风机改造为SAF26-17-2型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取消增压风机。改造后,根据热态试验数据分析,引风机最高效率达83.3%,风机性能数据达到设计值,满足脱硫系统增容、脱硝改造后烟气系统阻力增加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改造投资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了设备效率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水脱硫系统取消旁路烟道的强制性要求,从烟气中油雾质量分数、海水升压泵设置及气-气加热器的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运行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实施能保证机组稳定运行,脱硫效率有所提高,并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远源  李艾岭 《发电设备》2013,27(3):184-186
针对300MW机组脱硫系统的烟气旁路挡板拆除改造,提出拆除旁路挡板及部分烟道,在原烟道顶部加装4个防爆门,吸收塔入口内部烟道加装喷淋装置;并改变部分控制逻辑,以适应改造后的脱硫系统运行方式。经改造,脱硫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火力发电厂600 MW机组引风机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的问题,阐述了静叶可调轴流风机产生失速的机理和原因,测量了不同工况下引风机进出口静压,并计算比较了原烟气系统与临时系统的系统阻力变化,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测量结果表明,尾部烟道临时系统烟气系统阻力大幅增加,就会造成引风机处于失速区运行,导致振动偏大.引风机系统经改造后,引风机运行正常,减小了尾部烟道烟气系统阻力.  相似文献   

9.
借助通用的CFD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国华定州电厂600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除雾器前烟道流场进行模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脱硫系统除雾器前烟道内导流板布置位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区域流场分布不均匀。对除雾器前烟道内的导流板布置位置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优化改造方案。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除雾器的除雾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华能海门电厂#2机组超净改造前引风机出口烟气呈对冲汇流状,该布置形式的烟道流场比较差,阻力较大,煤质差时甚至会影响机组额定负荷出力,尤其超低排放改造采用低低温技术路线,烟气汇冲之后经过急转弯进入二级烟冷器,除尘器出口至吸收塔入口系统阻力较大。为确保超净改造后除尘器出口至吸收塔入口烟道,引风机、二级烟冷器、吸收塔等设备进出口烟气流场更加顺畅,将引风机移动至脱硫吸收塔入口对侧,利用原增压风机基础及支架,并对除尘器后至引风机出口烟道进行重新设计和深度优化,将两侧除尘器6个烟气出口汇合至总烟道,并分别进入移过来的两台引风机入口,与原系统比较,烟风系统阻力大幅下降;并消除了原布置引风机出口90°急转弯处导流板在烟气反复应力的作用下造成撕裂堵塞流道的引起停机的隐患,且两台风机烟道独立,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对某电厂350 MW机组尾部烟道进行导流板局部降阻优化改造,通过实际改造工程案例,研究尾部烟道增设导流板措施后对流场及烟道阻力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在各转向烟道及变径段设置导流板,有效降低了烟道阻力,引风机电流降低,各运行参数正常,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改造效果明显。改造后各电除尘烟道之间的烟气流量偏差明显变小,有效改善了电除尘器进口烟道流场分布均匀性。优化改造方案改造量小、灵活可靠、风险低,回收期短,工程投资收益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孙正杰  张涛 《浙江电力》2012,31(6):41-43,58
介绍了北仑发电厂6号机组脱硫增压风机增设旁路烟道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增设增压风机旁路烟道后,通过控制方式优化及运行方式的改变,实现了由引风机克服烟气脱硫系统的阻力,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来宾电厂对脱硫系统进行改造,在2×300 MW机组脱硫增压风机入口烟道处增设连接烟道,连接到原2×125MW机组(该机组已经停运)配套的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将2×300MW机组中任何一台机组的烟气全部或部分分流到该系统进行脱硫,形成二炉三塔结构.运行结果表明,这种二炉三塔运行方式使2×300MW机组的原设计燃煤硫含量从2.5%~3%提高到4.5%,从而降低了燃料成本.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提高了脱硫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电厂2号机组矩形尾部烟道电除尘器出口至引风机入口段阻力过大的问题,采用ANSYS流体计算软件对该段烟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并得出烟道中阻力过大的部位主要是连续紧凑布置的弯头、变径管等异形件及烟气汇流处。设计了3套圆截面烟道改造方案,对其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改造方案一、二、三的烟道减阻率分别为89.51%、92.64%、89.82%。考虑实际工程应用,选带"虾米弯"结构的方案三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某600 MW机组为对象,采用等效热降法,研究了该机组分别经低压省煤器、暖风器-低压省煤器联合运行(联合运行)和分烟道3种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后的热经济性和节能潜力,分析了各技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结果表明:分烟道技术使烟气的热量由二次风带入炉膛,相当于烟气的热量全部被锅炉吸收,热经济性最高。该研究结果为国内火电机组的节能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山东某热电厂3×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三炉一塔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实例,针对系统初步运行阶段,2台锅炉或3台锅炉同时进烟气至脱硫系统时,出现炉膛正压,锅炉需降负荷运行的问题,通过对烟气系统阻力及脱硫系统进烟方式的分析,查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为脱硫塔进口烟道设计不合理,导致2股或3股烟气碰撞,形成烟气对流,降低了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和动压,造成系统总阻力增大,以致现有引风机全压不能克服系统总阻力。在脱硫塔进口烟道中增加隔板,改造为3台锅炉分别通过各自独立烟道进脱硫塔的进烟方式,避免了烟气碰撞形成对流,系统总阻力增大的现象,改造后系统达到了正常运行状态,问题得到解决,可为今后同类三炉一塔烟气脱硫工程脱硫塔进口烟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火电厂烟道优化研究多数针对主流超低排放改造的烟道,缺乏对新兴余热利用设备的烟道优化分析,未深入考虑烟道设计对设备换热的影响。某600 MW火电机组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GGH)烟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系统阻力大、机组带负荷能力不足。对此,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MGGH烟道流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判断其烟道设计问题基础上,提出了3种烟道优化方案,可有效改善MGGH前烟道流场,实现MGGH入口截面流速偏差减小6百分点,利于提高换热均匀性。3种烟道优化方案分别可降低阻力11.6%、16.0%、45.6%,其中优化方案3综合提高了MGGH前、后烟道的流动均匀性,尤其对烟箱内流场改善效果良好,烟道总阻力减少448 Pa,比改造前降低了45.6%,预计风机能耗降低10%,可达到提升机组带负荷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武 《浙江电力》2012,(11):45-47
为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火力发电厂要进行烟气脱硝、除灰改造,这将引起锅炉尾部烟道系统阻力增加,原有引风机出力将无法满足要求。以乌沙山发电厂3号机组为例介绍了引风机改造方案,对改造后引风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彬 《华中电力》2007,20(6):44-47
目前我国很多电厂烟气脱硫技改工程采取了不设烟气加热设备GGH这一工艺技术,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为了解决不设置GGH后原有烟囱防腐和烟道改造施工而影响机组运行这一难题,通过工程实例,具体介绍了临时过渡烟囱的设计安装和烟囱的烟道入口在运行中快速封堵技术,为不设GGH的脱硫技改工程中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低负荷运行时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温常达不到要求,某些电厂采用旁路提温方法予以解决,却出现调温旁路提温效果欠佳和烟温偏差较大的问题。以A电厂某 330 MW 机组为例,在现场勘察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找出问题所在:(1)旁路烟道结构不合理,未考虑原烟道结构缺陷;(2)旁路烟道未设置导流元件;(3)旁路接入位置不合理;(4)旁路接入烟道深度不足。在总结脱硝调温旁路烟道设计和运行要点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B电厂某 330 MW 机组类似改造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试验,对烟气提温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电厂烟气旁路提温改造效果显著且烟温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