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模拟克拉玛油田试验区块的地层条件(油层温度、孔隙度、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等),选用长600mm,内径52mm岩心进行物理模型实验,脱水原油与地层水分别用2台计量泵同时注入,解决了油水分层混合不匀的问题,模拟地层条件,直接加入激活剂厌氧培养,此过程中不加入空气,进行内源微生物驱油模拟实验。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在3种内源激活配方中,评选出适用于试验区块的激活配方W6-3。试验证明此激活剂配方较常规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11.8%。  相似文献   

2.
针对试验区油藏地质情况,从室内保藏菌种筛选出降解原油性能突出菌、产酸性能突出菌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突出菌等不同驱油菌种;模拟试验区油藏条件,进行了室内微生物驱油试验,考察了不同功能菌种的驱油效率,菌种和营养剂不同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不同菌剂段塞质量分数的驱油效率,菌种在岩心中不同发酵时间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菌种产气量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室内进行了兼性采油菌的好氧、厌氧培养和代谢原油性能测定及空气辅助物理模拟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兼性采油菌的生长繁殖能力和代谢原油的性能都优于厌氧条件;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比单一微生物驱提高最终采收率3.75个百分点,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装置,采用了复合型的Para-Bac微生物,对高凝油油藏微生物驱采油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内容包括驱替速度以及微生物段塞大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在与水驱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室内条件下的最佳微生物段塞大小及最佳驱替速度。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驱后用微生物驱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考察了培养基溶液温度和pH值对微生物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45℃,pH值6.0-9.0时,微生物1号菌种2号菌种菌数均可达10^9个/mL。考察了微生物菌种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含油饱和度78%以上的岩心中,微生物混合菌种含量2.5%时,聚合物驱后,再用微生物驱,驱油效率提高5.0%-8.7%。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微生物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的油藏特点,对从该油藏中筛选的三种菌种的耐温、耐盐性及降粘性进行了研究,对菌种与原油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菌种在不同油藏条件下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所选菌种在含盐100g/L,90℃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活性,且具有一定的降粘和产气作用,室内岩心驱油试验可提高采收率13~20个百分点,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油田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探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将复合激活剂W6-3在无需注入空气的情况下应用克拉玛依试验区块8-10和6-3井组进行矿场试验。对试验区块内源微生物各类菌群及其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揭示其驱油机理。施工后6口采油进的原油产量由试验前的平均7.2t/d增加到13.8t/d,采出液中含水率明显下降。复合激活剂W6-3应用于矿场试验,有效地激活了矿场地层中的有益内源微生物菌群(反硝化菌、石油烃降解菌和产甲烷菌等),并抑制了有害内源微生物菌群(铁细菌、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最终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而且对曾采取过聚合物驱措施的8-10井组进行内源微生物驱依然有增油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采油(MEOR)过程涉及的各种机理,初步建立一维三相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用以描述细菌和营养液在油藏中的传输以及细菌的繁殖,为MEOR领域工程设计及评估提供依据。该模型考虑流体中携带的细菌量和细菌沉积速率,用Gruesbeck和Collins给出的考虑细菌沉积的方程描述细菌繁殖及传输情况,体积流速与所通过的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有关;选择Langmuir方程描述营养物质的吸附现象,并考虑营养液在饱和多孔介质的水中的分散和渗滤;用Monod方程表示细菌生长率与营养液浓度的关系。将该数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成有限差分方程组,然后通过将非线性系数项线性化得到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求得所需求的未知量的分布及变化。取一口现场生产井的生产资料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基本上反映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机理。根据模拟计算出的结果认为,当微生物注入地层后:①油井产量前期变化不大,后期明显增加;②含油饱和度在前30d变化率最大(但产量并未增加),此后变化率越来越小;③含水饱和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图2参12(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 3个区块 7口油井油水样中厌氧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代谢产物分析 ,初步探讨了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驱油微生物     
从华北油田采出液分离得到一株采油菌LQ1。实验表明,该菌株能降低原油的含蜡量、凝固点、粘度、界面张力和发酵液的pH值,含蜡量从32.4%降至28.5%,凝固点从36℃降至31℃,粘度从151.5 mPa·s最终降为79.4 mPa·s,界面张力13.6 mN/m降为8.4 mN/m,pH由7.2降为6.1。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菌株能大幅度提高高温稠油藏的原油收率,对四个油藏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3.2%、6.8%、9.4%和11.5%。该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采油室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综述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室内研究新进展,涉及的论题如下。(1)MEOR用菌种筛选,原则,要求,一种简单筛选程序,性能评价项目和方法,营养液组成和选择;(2)MEOR机理简述;(3)岩心模拟实验,装置和程序;(4)MEOR研究中的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菌种检测;(5)展望。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装置,采用了复合型的Para-Bac微生物,对高凝油油藏微生物驱采油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内容包括驱替速度以及微生物段塞大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在与水驱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室内条件下的最佳微生物段塞大小及最佳驱替速度  相似文献   

13.
以烃类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油层的物化环境,从数百个含油污水中分离、筛选了8株以烃类为碳源的兼性厌氧菌,并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长管填充油砂模型物理模拟实验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的8株菌种,在厌氧条件下,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繁殖,并具有降解原油,降低原油粘度,产生活性物质,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岩心驱替实验表明,微生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头台油田微生物驱油室内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介绍了大庆头台油田的地质构造、油层温度、矿化度及渗透率等概况。在油层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筛选出P24等菌种,完成了室内细菌特性、乳化原油、代谢活性物质的能力及物理模拟驱油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菌种SHB代谢出的活性物质使油水相间的界面张力由35 6mN/m降至12mN/m,降低了66 3%。经色谱分析发现,菌种X2作用后的原油C21以前的轻组分增加,正构烷烃参数ΣC21/ΣC22比值增加了97%,菌种A白作用后原油的粘度由作用前的48 9mPa·s降至27 3mPa·s,下降了44 2%。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微生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4 60%~6 08%,实验表明筛选的菌种能在油藏条件下生长,代谢出有利于驱油的物质。该实验结果为矿场试验提供了配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陕北油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油田具有低渗低压的特点,因此其采收率普遍较低。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攀高。所以,研究微生物采油在陕北油田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是在了解微生物采油的基本机理、影响因素、方法以及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陕北油藏的地质条件,进行室内的微生物驱油实验,从而分析微生物采油方法在陕北地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内源微生物驱油激活配方筛选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摇瓶实验和岩心驱油实验,系统分析了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实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激活内源菌总菌数、6类内源菌菌数,水相pH值、乙酸根离子质量分数、水相粘度、水相表面张力,油相粘度、密度,实验产出气体体积,油水乳化效果和岩心驱油提高采收率值等。不同激活实验结果表明:内源菌总菌数可增加3个数量级以上;有益内源菌菌数可增加2个数量级;水相中的乙酸根离子质量分数和水相粘度有所增加;实验中可以产出不同体积的气体,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油水乳化效果差异较为明显;岩心驱油提高采收率值为6%~9%;上述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一致,可以作为内源微生物驱激活配方筛选的评价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新疆油田六中区微生物驱油现场产出液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在对产出液组成及浓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产出液直接回注、添加营养后注入、地面扩大培养注入以及注入新油藏4种产出液循环利用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产出液中营养浓度仅为注入浓度的10%左右,已不能满足直接注入要求,需要添加营养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4种产出液循环利用方式对比发现:有益菌及代谢产物都可以循环利用,产出液地面扩大培养后驱油效果最好,菌浓达到2.1×10~8 cfu/mL,表面张力由71.6mN/m降低至55.9 mN/m,提高采收率14.2%。该研究能够进一步降低驱油剂成本并为产出液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适应性和驱油效果,在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开展了先导试验。在室内筛选了激活剂配方,有效激活了试验区块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同时筛选了4株在油藏环境下能大量生长繁殖的外源高效驱油菌种,对试验区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可提高驱油效率7.8%~8.3%。在室内实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试验,油井产出液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微生物得到了有效激活,且具有良好的代谢活性,代谢产物乙酸根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05 mg/L;生产动态分析表明,试验后油藏的生产动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采收率为1.27%,试验期间试验区采出程度提高了4.7%,达57.8%。  相似文献   

19.
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体系的界面张力。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降低界面张力起重大作用,而聚合物影响甚微,单纯碱剂或碱浓度小于0.5%的复合配方不能使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初步得出兴1块复合配方,其中二元配方为:(1.5%~2.0%)Na2CO3+(800~1000mg/L)Mo-3000,三元配方为:(1.5%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庆外围高含水敖古拉油田剩余油潜力大和水驱进一步挖潜可采储量小的问题,提出了外围高含水油田微生物马油技术.评价了外围油藏条件下微牛物菌种的适应性及性能,利用物理模型研究了其驱油效果.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菌种能够适应敖占拉油田储层环境,具有改善原油性质的作用,并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当油层温度60℃时,微牛物驱比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