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本选题是陆元鼎教授主持的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民系、民 居与现代村镇居住模式研究》课题 的一个子项目。 汉民族形成于秦汉时期的中原 地区,随着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不 断南移。持续、大量的汉人南迁改 变了东南地区原来的越人成分,并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长达千年的 迁徙过程中,中原移民所携带的中 原文化与东南地区原有的百越文化 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东南文化,并逐渐形成了该地 域的五大民系──湘赣系、越海系、 闽海系、广府系和客家系。南方民 系的产生受到了语言条件、外界条 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在这三…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7,(12):59-60
华夏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孕育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各民族历经千年的变迁和地域原因形成了北方、吴、赣、湘、粤、闽北、闽南以及客家的八大民系,而客家是八大民系中具有少数民族特征且影响深远的重要支系,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客家人的身影。据相关资料表明,截止2013年末,江西省赣州客家人超过800万人,九江客家人有16万人,江西客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其建筑、风俗、饮食、艺术等均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广西贺州江氏客家围屋特色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贺州地处南岭走廊中段,是广西客家民系的重要居住地之一。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聚居的场所, 围屋聚落展现了客家在适应环境,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从选址、规划、营造技术、装修、审美等各个物质环境空间方面的素养;同时,亦容纳包含了贺州客家人的哲学世界观,贺州围屋聚落可以说是贺州客家的精神庇所。了解和揭示贺州客家围屋聚落的外在形制和内在成因能对广西客家建筑文化形成有效补充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1,(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5.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2,(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7.
5书评     
《建筑师》2012,(6):118-118
5.1客家民居记录一从边缘到中心(图)客家人是古代中国人口南迁历,史中形成的南方汉族诸程中的特殊经历,使客家人创造出并至今保持着大量独特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现在遗存的客家传统建筑多为民居,在中国各种传统民居类、历史文化内涵、所反映的设计匠心等诸多方面,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过记录、研究,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田野乡间考察客家人历史迁徙的踪迹,也许是客家民居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明清正史和地方县志,都鲜见有关客家人历史迁徙的史料记载,而研究者据为史料的客家宗族谱牒,内容大多有附会之嫌,足资凭信者少,这使得有关客家研究当中留下许多重大问题迄今没有解决。其中客家民居建筑研究时下所陷入的停滞状态,不仅是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所至,还有着历史本身所难以逾越的故障。而田野考察之所以必要和可能,乃是基于一种人类学的方法论假设:即客家的民系族群还在,古老的宗族遗风尚未泯灭,那些据说保留着中原古音的客家山歌仍在老人们的口中吟咏,加上那坐卧在田野上的客家大型围屋,为客家的研究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证据和活的化石,使学术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有可能逐渐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9.
说起围屋,人们可能会立即想到客家人居住的土楼。而在深圳和香港地区,除客家人有围屋外,广府人(即粤方言民系)也住围屋,我们姑且称之为广府围。二者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因深圳与香港在地理上自成一统,历史上均属东宫郡宝安县(明清两朝曾改新安县),故本文统称之为“深港地区”。围屋的形成、发展演化及其源流等问题,牵涉到客家民系和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法制度等一系列课题,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连广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深港地区的围屋类型、现状以及保护和利用。一、围…  相似文献   

10.
自汉代起,中原地区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及自然灾害,大批人口向南迁徙,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江西赣江、福建汀江、广东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与其它地区汉族不同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客家人在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建了极具个性的家园,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客家民居雄伟壮观的外壳中,包裹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布局主次分明、均衡有序。宗祠、厅堂、居室、天井、廊院个性鲜明、庄重而亲和,这正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在建筑手法上的表现,与古代中原汉族在文化心态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清初康熙年间清政府…  相似文献   

11.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建筑与艺术成就举世瞩目。“梅州地区是客家文化的腹地”1),保存着大量有研究价值的传统客家民居建筑。本文通过对肇庆堂实测的基础上,分析其采用的装饰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星星  赖旻 《华中建筑》2012,(1):159-164
增城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广客民系杂居地。明末清初之际,粤东及其他地区客家人开始大规模迁入位于珠三角的增城地区。同时,客家人也将其原居地的民居形式——围龙屋带到了这里。在之后的几百年当中,增城客家围龙屋的后围龙发生着由半圆转为直线形的悄然变化,建筑装饰风格呈现广府化特色。该文基于对增城客家围屋广泛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客家围龙屋在增城的发展衍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思思  余磊 《住宅科技》2013,(10):16-18
客家围屋是客家先民辗转迁徙,将中原建筑带到东南沿海并历经千百年演化而锤炼出来的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屋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建筑文化,还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化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围合式群居建筑,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支瑰宝。通过对客家围屋的建筑文脉研究,分析了它的发展脉络、文化传承,研究了客家围屋中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为保护客家围屋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邸锐 《住宅科技》2012,(10):40-43
广东省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其形态按语系不同基本可分为广府、潮州和客家三大民居建筑.在广府民居体系中,位于广州西关地区的民居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西关大屋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是广州古老传统民居的代表,是岭南建筑宝库中的一件瑰宝.西关大屋的装饰设计,对当今设计推陈出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熊伟  谢小英  赵冶 《华中建筑》2011,29(12):179-185
从秦始皇与公元前214年征服岭南地区开始,广西就成为历代汉族移民南下的目的地之一.目前广西汉族人口约占全区人口的60%左右,主要分布在广西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与湖南、广东接壤地区.该文通过广西汉族民系的不同类别,将广西传统汉族民居分为湘赣式、广府式、客家式三种类型.最后根据这三种类型进行广西传统汉族民居的区域划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福建客家民居不论在居住形式、居住规模上都与现代单元式居住小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以客家民居的建筑类型及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客家建筑中探寻一条能够适用于现代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纽带",以弥补现代居住区设计中对人文关怀的忽视。  相似文献   

19.
殿堂式民居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对广东梅州典型殿堂式传统民居通风情况进行实测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民居庭院、厅堂、天井及周围空间、横屋等,用风速仪对上述各空间进行每小时的风速监测,取得民居内通风流线和风速范围,测量表明殿堂式民居可以利用庭院、厅堂、天井等空间转换来引导自然通风,但是,建筑群普遍存在近门厅堂通风优越,后堂及横屋通风强度小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广西客家民居的特色,对居民特色营造技术进行了论述,将之与现代建筑技术对比,研究了客家民居常用的三合土夯土墙和土坯砖,解决了传统建筑材料土坯砖、夯土墙是否可以用于现代建筑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