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针对吐哈油田低渗储层,从储层特征分析和储层敏感性分析入手,进行了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结垢实验评价,注入水对储层伤害综合实验评价,确定了吐哈油田温西三区注水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原因和伤害程度,为吐哈油田温西三区油层的水质指标的确定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吐哈油田低渗储层,从储层特征分析和储层敏感性分析入手,进行了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结垢实验评价,注入水对储层伤害综合实验评价,确定了吐哈油田温西三区注水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原因和伤害程度,为吐哈油田温西三区油层的水质指标的确定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按照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下盘开发方案的要求,开展注水开发中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分析注水过程中的储层潜在损害因素,重点进行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水对储层存在一定的伤害,对注入水进行改进处理,加入3.0×10-5阻垢剂,并连续注入3.0%粘土稳定剂,减少结垢程度及结垢量,恢复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提高了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降低注水过程中对储层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靖边采油厂长2储层粘土矿物质含量较高,属强水敏性地层,在注水过程中引起的储层伤害问题严重,水敏伤害高达72.5%,因此,对其进行储层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粘土防膨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对NH4Cl、PCD,PDADMAC有机小阳离子化合物4种粘土稳定剂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pH值变化对粘土稳定剂防膨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稳定剂配方为2%NH4Cl+2%PDADMAC时,渗透率保持率高达95.20%,当注入水pH值在6-8之间时,该配方渗透率保持率为90.61%~95.20%,防膨性能稳定,对储层保护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投入开发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开发过程中却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储层易受伤害,注入压力不断升高,水井注不进水就是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以X特低渗透油田Z储层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注水过程中导致储层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形成的堵塞;②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的不伍性;③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④注入水中备种细茵对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6.
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的主要伤害体现在注入水与地层岩石不匹配和注入水与地层流体不配伍方面上,且注水层渗流通道易受损害的部位是吼道。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特性发生变化,注入水的长期水洗和冲刷会提高储层渗透率,改变储层的润湿性与孔隙结构,并使注水开发后期储层的微观复杂度增大。针对安塞油田长5的低渗、低压、低产的典型油藏,应在注入水中加入粘土防膨剂以及粘土稳定剂,并严格控制水中机械杂质的含量。以孔隙结构与喉道中值为依据控制水中的固体粒径,并对注入水进行过滤处理。在注入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强亲水性的岩石转为弱亲水,有利于油在渗流通道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7.
《粘接》2020,(5)
为提高低渗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解决因长期注水过程造成储层堵塞,井口注入压力较大的问题。分析了研究院长6段储层敏感性及注入水水质,利用长6段储层岩心进行了室内实验,对土酸、氢氟酸、氟硼酸等多种酸液的酸蚀效果进行了测定,优选了复合酸作为主酸液体系。实验筛选了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和粘土稳定剂等,最终优选出11%HCl+8%HBF4+5%HAc+1%HF+0.5%AE169+2%LHH+1%QCNW/0.3%BNFPJ作为深度穿透酸液体系,配伍性实验反应出该酸液体系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XX油田2井区试注过程中,油层吸水能力普遍大幅度下降,注水井注入困难,因此有必要在分析注水水质对储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根据XX油田2井区的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机理,并通过实验得到了各因素对储层伤害程度,同时给出了合理注水水质标准。通过对比试注水质与合理注水水质标准,表明XX油田注水水质不稳定,粒径中值、悬浮物含量、含油量指标超标是引起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增设过滤系统和除油装置,使注入水水质稳定并保证水中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及粒径中值达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元城油田储层岩心进行水敏实验,找到引起储层损害临界矿化度,并计算由水敏引起的储层损害程度,从而为合理的注入水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实验表明:水敏是元50-10-77、元50-10-89、元50-10-61、元56-70岩石伤害的潜在因素。在注水开发中,注入水的矿化度应不低于90000mg/L,或者在注入水中加入高效粘土稳定剂防止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0.
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块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然而,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条件的不配伍,将会导致储层原有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储层损害。本实验研究依据渗流力学和油田物理化学方法,在单一流体岩心速敏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长6组储层岩石的矿物类型对研究区注入水引起的储层伤害和发生水敏的因素进行室内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确定该区注水井合理注入速度、注水引起的水敏伤害及改善建议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HH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油田。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配伍性对注水开发方案设计极为重要。通过开展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储层地层水的水质测定、结垢趋势预测和静、动态配伍性实验以及注入水与储层原油的配伍性实验,明确了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储层流体配伍性。结果表明,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地层水不配伍,存在碳酸钙垢趋势,且随着注入水比例的增加、温度的升高,碳酸钙结垢越严重,注入水与地层水比例为9∶1时结垢指标SI值为2.354,SAI值为2.873,结垢程度严重;注入水与地层原油之间配伍性良好。该研究结果对HH油田注水水质指标标准制定、注水开发方案制定及水质处理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对储层岩芯堵塞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低渗-特低渗透油层孔隙和喉道半径进行分析,并结合注入水平均粒径进一步研究储层的堵塞部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细小,孔道半径一般都小于50μm,喉道半径小于2.0μm;固相颗粒对储层的伤害主要为内部和外部堵塞;内部和外部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注水压力、固相颗粒的粒度分布及注水量;注水压力越大,颗粒粒径越小,内部堵塞深度越大;颗粒粒径越大,注入水越多,形成的外部滤饼越明显,储层伤害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HQ油田超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油层堵塞,吸水变差,达不到油田开发注水要求,且常规酸化增注效果又不理想的问题,为确保注够水、注好水,促进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了超低渗砂岩储层欠注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储层欠注井常规酸化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设计出一种深穿透缓速解堵液;对该解堵液的缓速性能、解堵能力、抑制二次伤害、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运用该解堵液在HQ油田开展了现场深穿透缓速解堵增注工艺设计及实验工作,与以往常规酸化增注对比,试验井增注措施有效率提高了16.7%、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MPa、平均单井有效期延长了8个月。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实验,形成了一种适应HQ油田特殊储层的解堵增注工艺。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具有孔隙喉道小、泥质含量高、渗透率低等特点。在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与储层里的粘土作用,造成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上升。注水压力高导致低渗油藏长期欠注,油藏采出程度低,是低渗透油藏开发遇到的普遍难题。本文根据低渗油藏注水损害机理,筛选和研制了适合低渗透油藏的保护剂,该保护剂具有防膨、驱油、润湿反转效果,在莱113-1井应用效果明显,实现了低渗油藏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某区块储层地质资料分析,该油层的特点是储层渗透率低,物性差,温度高,敏感性强,开发过程中储层极易受到伤害,油田开发难度大。针对该区块的地质特点,通过室内岩心流动敏感性实验,评价了该区块储层的酸敏特性,通过天然岩心粉末膨胀率测定,评价筛选了常用粘土稳定剂类型和浓度,通过天然柱状岩心注入粘土稳定剂实验,优化了粘土稳定剂的注入浓度、注入PV数以及段塞组合、针对储层强酸敏特点,通过岩心溶蚀率测定以及岩心模拟注酸实验,以防酸敏为主导思想,确定了酸液主剂、酸敏抑制剂,形成了针对区块强酸敏储层的酸化液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子雨  王长权  张光明  宋薇 《当代化工》2018,(3):445-449,457
目前国内对低孔特低渗储层注水开发中注入水水质标准的研究较少,具体指标没有系统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对HH油田C8储层以污水作为回注水源的注入水水质标准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岩心驱替实验及动态腐蚀实验得出注入水中的悬浮物粒径中值、悬浮物含量、含油量、细菌含量等主要控制指标。结果表明:悬浮物粒径中值指标2.0μm;悬浮物含量指标3 mg/L;含油量指标15 mg/L;细菌含量指标24个/mL。该结果为HH油田污水回注水质标准提供了具体依据,也为类似区块的注水水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航  任晓娟  李大勇  段晓辉  谢统平 《辽宁化工》2010,39(10):1007-1009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效果及其注入方式对其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了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析,并针对廊东区块强水敏性储层添加了不同的粘土稳定剂和KCl。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针对廊东区块,Rpz-1与Hgs-1复配降压增注效果显著;另外,在油田注水开发前若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注液对储层进行预处理,则其注水效果将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改善储层的性质,同时也可以降低后续注入水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杨秀芳 《广东化工》2013,40(17):75-76
针对滴12井区储层具有中粗喉道、中孔、中渗的结构特点和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特性,该项目研制出了ZBF型粘土稳定剂,为滴12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层防膨措施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给出了注水过程中粘土稳定剂的最佳注入浓度、最佳注入量、低腐蚀率等重要的参数指标;并为现场防膨施工确定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海上注水开发油田由于受到海洋作业环境与资源限制,注水水源仅能采用有限的地下水以及生产处理污水资源,为此对注入水与储层进行配伍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浅层地下水、生产污水以及混配水与地层岩石的配伍性实验研究,论证不同注入水源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为油田选取最佳清污混配比例提供依据,保障油田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的高效注水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乌干达某油田注水过程中注入压力上升较快、酸化施工频繁这一问题,在室内开展了储层粘土矿物、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含油污水以及悬浮物对岩心的损害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其中高岭石含量为53.52%,伊/蒙间层矿物含量为10.5%,粘土易水化膨胀造成注水压力偏高;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注入水:地层水=6:4时,结垢量为115mg/L;质量浓度为2%的FP-6防膨剂的防膨率高达96.52%,质量浓度为30%的阻垢剂BHF-12A的阻垢率为96.2%。注入200PV含油量为20 mg/L的溶液对岩心的损害率高达46.88%;注入100PV粒径中值为5μm、浓度为11mg/L的悬浮物溶液对岩心的伤害率为28.83%。措施液驱替实验中,段塞式注入、连续式注入(120PV溶液)时对岩心伤害率分别为26.15%、14.49%,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连续式驱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