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润中原     
“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水者,地之气血,如筋脉之通疏” 听这隆隆的水声 是淮河对流淌了2500年的“上善若水”的当代解读听 这滔滔的水声 是九曲黄河助推中原崛起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奔逐 听 这滚滚的水声 是海河跳跃的浪花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回应与感触 听 这訇訇的水声 是丹江赞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水利人的欢呼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黄河,长江之间,是联通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开阔平原地带,也是我国从东向西发展的大战略中的一块大面积的前进基地。长江有长江三角洲,黄河有黄河三角洲,可称之为两个“金三角”。淮河在黄河夺淮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也就没有淮河三角洲。但是淮河流域却似一颗大宝石,嵌在两个“金三角”之间,使之更为光彩耀人。我们把淮河流域作为一块嵌在两个“金三角”之间的大宝石,也不单纯只是从它的地理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处淮河和沂沭泗下游,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逼迫淮河改道,致使这一地区洪水没有出路,泛滥成灾。建国后,江苏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淮斗争。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等一大批工程陆续兴建,使淮河下游防洪能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4.
吕振霖 《江苏水利》2006,(1):9-11,13
江苏地处淮河下游,苏北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淮河流域。黄河夺淮的几百年间,淮河下游水系遭到全面破坏,洪涝灾害极为频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治  相似文献   

5.
河南,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地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流域,493条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纵横覆盖全境,浸润着广袤的中原大地,为河南人民提供生活之源、生产之基、文明之本,带来无穷的恩惠。  相似文献   

6.
肖幼 《治淮》2020,(2):4-7
淮河在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为“四渎”。千百年来,淮河生生不息哺育着两岸人民,孕育了灿烂辉煌而独具特色的淮河文明,滋长出“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的诗画美景。淮河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禹贡》中的“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到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再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治淮从未中断,但像新中国一样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取得成就之巨,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万里向大海:君不见中原大地兴水利,山清水秀添光彩。人常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看如今,水利是经济的资源,利在百代。俗语说:水是生命之源,古往今来,依山傍水,水是家园所在。我们河南水利人肩负伟大的使命,千难万险脚下踩!我们河南水利人兴利除害,誓把山河重安排!过去的五年,多少风雨,多少考验。难忘的五年,多少战绩,多少感慨。不必叹息天有不测风云,近年来我省频繁发生了洪涝灾害。不用说淮河、黄河发生的洪水,南召县千年一遇的山洪仿佛要把大地掩埋。抗洪抢险啊,我们—我们依法防洪,科学防洪;杭…  相似文献   

8.
概说淮河     
<正>"江、河、淮、济"在古代有四渎之称。"四渎"是星官名,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为中国民间信仰的河流神的代表。而淮河作为中国古"四渎"之一,古称"淮水",也被称为"华夏风水河"。淮河西起河南桐柏山、伏牛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这一流域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皖山余脉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这一地理位置正是古代中原的一部分,淮河上游地  相似文献   

9.
淮河原本东注入海,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流。后因黄河南泛夺淮,淮河洪水被迫逐步南泄长江。近700年的夺淮历史,使淮河原有水系混乱不堪,水灾不断;居其下游的苏北地区灾害尤甚。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淮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根治淮河水患,我省多次提出开辟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10.
一、流域概况 淮河,在黄河和长江之间,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古老河流,它的尾闾经江苏盱眙、淮阴、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自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带来了淮河水系的巨大变化,致使河道淤浅,水系紊乱,洪水排泄不畅,出海口淤废,把千里淮河“挤”得只能向长江求援。从此,一条本来有自己单独入海口的河流,变成了长江的支流。其流域亦一分为二,成为今日的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治理方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黄河难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同时提出了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增加黄河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乘机排沙入海。  相似文献   

12.
“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水者,地之气血,如筋脉之通疏” 听这隆隆的水声 是淮河对流淌了2500年的“上善若水”的当代解读听 这滔滔的水声 是九曲黄河助推中原崛起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奔逐  相似文献   

13.
千里淮河发源于中原,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与秦岭携手构成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淮河流域如一只巨掌,托起江淮中原这片沃土。“江淮熟,天下足”,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淮河流域平原面积大,人口密度高,人水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进中,淮河的命运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由于黄河的多次侵泗夺淮,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使淮河成为我国水旱灾害最为频繁的河流。1938年,民国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再度南泛,淮北平原又遭受巨大灾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先面临着治淮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4.
黄河、淮河、长江东流入海,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将三大江河串联起来,如果从高空鸟瞰,在华东大地上恰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丰”字。这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江苏位居江淮下游,如何写好“丰”字,关键是治理好淮河。 历史上淮河多灾 古老的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列称为“四渎”。据《禹贡》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流入海”。古时候的淮河,自桐柏山发源地奔腾东流,除在豫、皖两省汇纳诸流外,到江苏淮  相似文献   

15.
郑大鹏 《治淮》2009,(6):7-10
沂沭泗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北起沂蒙山,东临黄海,西至黄河右堤,南以废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流域面积7.96万km^2,占淮河流域的29%,包括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15个地(市)。  相似文献   

16.
王蓓  周立霞  刘辉 《治淮》2005,(8):11-12
淮河流域是中国七大流域之一,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和黄河之间.淮河流域的水系复杂,有许多跨省河流.淮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全长1018km.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约为19万km2和8万km2.本文只讨论淮河水系(以下简称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17.
段红东 《治淮》1999,(12):3-4
淮河历史渊源悠久,3000多年前,在 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出现 了“淮”字。历史上的淮河与长江、黄河、 济水齐名并称“四读”,河槽深广,海潮可 达江苏盱眙县,独流入海。“走千走万, 不如淮河两岸”是当时淮河流域社会安 定、生活富足的真实总结。但黄河夺淮 后,打乱了淮河水系,彻底淤废了淮河入 海尾闾,洪涝旱灾害日趋频繁,尽管历史 上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过不少治理主 张,但淮河仍然千疮百孔,景状依旧。直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使得淮河逐渐 旧貌变新颜。然而,洪泽湖及其下游的 防洪能力偏低,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及 环境发展的要求,开辟入海水道就显得  相似文献   

18.
《治淮》1984,(1)
为纪念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缅怀毛主席领导治淮事业的伟大业绩,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最近邀请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部分长期战斗在治淮战线的老工程技术干部、《淮河志》编委座谈治淮,回顾治淮走过的战斗历程,畅谈治淮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治淮美好的前景。这些年逾花甲或接近花甲之年的老同志,深感毛主席“根治淮河”决策的英明正确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的巨大威力,纷纷表示一定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发扬当年治淮的革命精神,再接再厉,为开创治淮工作的新局面继续前进。在座谈会上——河南省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徐  相似文献   

19.
“千里淮河一眼收”,这是首都人民最近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观看“千里淮河摄影展览”后的题词,也是对183幅展览作品的中肯的评价。从祖国腹地流径的长江、黄河、淮河和贯穿南北大动脉的运河,已经有《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电视连续片向我国和世界人民播映了,人们从电视片可真实地看  相似文献   

20.
淮文 《治淮》2001,(5):45
淮河是古“四渎”之一,地处我国东部南北气候过渡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物生存环境,使其成为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其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与个性。淮河文化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夏最重要的柱石之一,它完全可以与黄河、长江文化并驾齐驱。 由于历史的原因,淮河文化研究,过去一直被忽视或肢解,把它作为黄河或长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形成独立的区域文化体系,确立淮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近10年来,国内掀起了研究中国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