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尹明  钟毅芳 《煤矿机械》2008,29(1):17-19
针对引起换挡离合器摩擦片失效的主要原因—接合过程中摩擦片滑动摩擦发热,建立了摩擦片的二维传热模型,详细分析了换挡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热传导二维温度场的各种边界条件,应用Peaceman-rachford有限差分法对换挡离合器二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换挡离合器的研究及保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装载机换挡离合器摩擦片发热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明  钟毅芳 《矿山机械》2007,35(12):63-65
针对引起换挡离合器摩擦片失效的主要原因——接合过程中摩擦片滑动摩擦发热,建立了摩擦片的二维传热模型,详细分析了换挡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热传导二维温度场的各种边界条件,应用Peaceman_Rachford有限差分法对换挡离合器二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换挡离合器的研究及保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在机械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中,为了达到传递动力和中断动力的目的,广泛地采用着离合器和制动器。摩擦片在离合器和制动器中对其性能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摩擦片烧损和过早磨损,本文将探讨有关离合器和制动器摩擦片的烧损和磨损以及摩擦片设计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云海 《矿山机械》2007,35(3):51-54
计算并优化摩擦片内、外径和摩擦片数量、单位压力是湿式摩擦离合器设计的关键,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离合器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滑磨功是评价离合器结合过程的负荷状况的指标,同时也可以通过滑磨功的计算来验证摩擦片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湿式摩擦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可以知道,摩擦系数和工作压力的变化对滑磨功和扭矩容量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矿用机车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摩擦片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摩擦片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摩擦片表面温度随着时间成正比例增长,温升值随着摩擦片半径大小呈线性分布,并与外部载荷有关。该分析为摩擦离合器热变形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主要靠离合器摩擦片进行传动。我队机掘坑探中遇到多次摩擦片破裂,缺乏配件,造成停工。带纤维胶木板的摩擦片很难买到,用普通胶合板(不带纤维)又易掉齿。后来经过研究,采用铁板加铜丝板制作摩擦片,经半年来实际使用,传动效果良好,才解决了问题。铜丝板摩擦片的制作:用5毫米厚铁板截成如图规格,分成三块,用铣床或鉋床加工齿部,钻4毫米  相似文献   

7.
离合器摩擦片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特点的分析,基于试验数据,得出了一种对离合器摩擦片温度场进行分析的有限元方法,能精确地计算出摩擦片的径向和轴向的二维温度场,对离合器设计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启动器中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失效问题,建立摩擦副混合摩擦阶段热结构耦合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带有同心圆式油槽的摩擦片在混合摩擦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应力场进行分析。在相同工况下对比分析不同油槽间距对摩擦片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油槽间距的增加,摩擦片的最大表面温度降低,摩擦片的最大应力值降低。研究结果对湿式离合器中摩擦片的油槽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当前对摩托车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性能检测的要求,本文确定在MM-1000试验机上模拟此类离合器片的使用工况。通过验证试验,制订了一个合适的试验方法,测试的数据比较准确可靠,并能有效地筛选和评价离合器片材料.  相似文献   

10.
赵洁  张占东 《煤矿机械》2020,41(1):46-48
对大惯量负载极限工况下液黏离合器的保护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摩擦片保护策略。该策略根据电机电流信号和输出轴的转速信号调整摩擦片的控制压力,防止离合器因长期处于极限机械摩擦状态而产生的不必要磨损,延长其摩擦片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1.
连续采煤机截割齿轮箱滚动轴承失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东宝 《煤炭技术》2014,(9):240-243
针对EML340A型连续采煤机截割齿轮箱在大修时发现滚动轴承失效现象,结合工况条件,通过宏观检查、微观检查、游隙分析等方法对失效轴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的失效模式为热裂,失效原因是因装配不当引起的工作偏转,造成挤压摩擦并产生大量的热量,最终导致材料物理性能发生变化,产生裂纹和断裂;润滑不良也是导致轴承失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TBM的驱动离台器摩擦片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 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确定了其夫效形式,并提出了防止摩 擦片早期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矿山提升系统直流电动机电刷偏移事故案例,对直流电动机定子电刷偏移的故障及其原因作出分析,以期对类似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赵越超  付莹 《煤矿机械》2007,28(10):108-110
介绍了齿轮工作中的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针对钢制齿轮,根据齿轮工作时载荷的大小,转速的高低及齿轮的精度,分析了齿轮材料的选择和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同时还介绍了钢制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最后论述了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多盘式磁流变液离合器的结构,其能传递较大功率。基于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盘式磁流变液离合器内部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差功率较小时,磁流变液离合器整体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温度最低点出现在轴端,最高点出现在传动圆盘内外径之间,此时该装置能够长时间运行;滑差功率较大时,磁流变液内部温度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赵亚东  谭超  徐建超 《煤矿机械》2011,32(5):167-168
采煤机行走轮是行走装置的执行机构,属于易损件。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塑性变形、齿尖断裂等。对已失效的行走轮进行物理金相检验,并对行走轮材料(18Cr2Ni4WA)的金相组织、硬度进行分析,总结了行走轮失效机理。根据失效机理对18Cr2Ni4WA的热处理工艺提出改进,或者更换行走轮材料,选用强度、耐磨性更高的Cr12MoV,以提高齿轨轮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弹簧钢球式安全离合器在钻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在钻机内的传动轴上安装弹簧钢球式安全离合器,并经过反复试验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姚琦  冯涛  廖泽 《煤炭学报》2017,42(12):3096-3105
为了研究急倾斜煤层综采走向分段胶结充填覆层变形破断特性及移动规律,建立了倾向岩梁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倾向方向上覆岩梁的挠曲方程,利用方程求出了充填区域和未充填区域的最大挠度位置。并以湘永煤矿2463工作面为原型,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充填区域的倾斜岩梁在胶结充填体柱的支撑作用下,顶板下沉较小。而未充填区域的顶板则变形较大,直接顶出现垮落现象,垮落后充填下部采空区,对下部的顶底板起到了支撑约束作用。(2)未充填区域结果显示,倾向岩梁上部为直接拉伸断裂,而中部层间岩层为倾斜砌体梁断裂形式,且断裂线位于工作面的中部偏上部位置,下部为岩层间张开形式,岩层断裂整体呈现了"F"型断裂,形成了下部裂隙发育支撑区、中部顶板自承弯曲下沉区和上端部支撑区组成的二次平衡结构。相似模拟实验结果与理论推理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瓦斯抽放钻杆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分析了瓦斯抽放钻杆的主要失效原因,从钻杆材料、摩擦焊、热处理三方面入手,通过对钻杆工艺的试验和改进,来提高钻杆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扩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煤矿乏风热氧化取热过程,搭建了填充床内置换热器稳态取热实验台,取热率最大相对误差为2.50%,实验研究了床层内取热区两侧及取热区内填充蜂窝陶瓷对换热器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取热区两侧空间填充的蜂窝陶瓷通过增大床层气体物理流速、辐射换热面积、扰动换热器背风侧流场而强化换热器取热,当气体质量流速0.15 kg/(s·m2),温度从613 K升高到1 113 K时,取热区两侧蜂窝陶瓷的存在使换热器取热率比空床增大了2.20%~14.84%,而当气体质量流速增至0.30 kg/(s·m2),温度同样从613 K升高到1 113 K时,取热区两侧蜂窝陶瓷则使换热器的取热率比空床增大了4.92%~10.61%;取热区内填充的蜂窝陶瓷对换热器取热率影响的矛盾两面性决定了取热区内填充的蜂窝陶瓷不会对换热器取热率产生较大影响,也并不总是强化换热器取热,甚至会削弱换热器取热,当气体质量流速为0.15 kg/(s·m2)、温度从613 K升高到1 113 K时,取热区内蜂窝陶瓷的存在使得换热器取热率比空床变化了-1.92%~+4.47%;采用换热器外壁镀银的方法,研究了填充床内置换热器取热过程中传热方式的贡献,结果表明气体质量流速0.15 kg/(s·m2),温度为1 113 K时,换热器取热率中已经有55%的贡献来自辐射,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辐射成为填充床内置换热器取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