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清县经济发展是依靠农业生产,利用耕地进行粮食、 蔬菜、 果类生产提高农业经济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部分农业用地为耕地,一遇大雨、 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当地土层厚度,理化性质,自然坡度,年降雨集中期和多年来开展坡改梯工程经验,摸索出一系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水平梯田、 坡改梯技术.使当地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之一的柞水县乾佑河示范区不同坡度坡地沟蚀状况和梯田重力侵蚀状况、坡改梯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坡改梯经济效益的调查研究,表明梯田地相对于坡耕地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能够有效拦蓄降雨,减少径流,从而降低坡面侵蚀强度.梯田土壤肥力高于坡耕地,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坡改梯工程的实施对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哪些地方应该优先安排坡改梯等问题,为坡改梯生态工程建设和优化农业生产空间等提供科技支撑,从社会、经济、空间等方面考虑,选择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道路可达性、距现有宜耕地距离等影响因子,构建基于居民需求的坡改梯需求度模型,以无定河流域陕西省部分为例,进行坡改梯空间适宜性分析,提出基于居民耕种需求的坡改梯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坡改梯需求总体上表现为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绥德县、佳县、子洲县和米脂县需求最为旺盛;坡改梯适宜性等级较高的坡耕地主要分布于靖边县、横山区、子洲县和绥德县,绥德县、佳县、子洲县、米脂县中高等级适宜性的坡耕地占可改造坡耕地面积比例较高;可根据坡改梯目的、投资规模、工期等按"适宜性+"的方式选择优化方案,如从规模效益和集中度考虑可把绥德县、米脂县、子洲县和靖边县作为优先实施坡改梯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坡改梯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桢  白四明 《人民长江》2010,41(13):102-104
坡改梯工程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群众收入方面,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对坡改梯工程在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及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引起对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坡改梯工程的进一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5.
坡改梯是薄层土石山区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对土石山区不同类型梯田的实地调查采样,通过室内实验分析,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分析了土石山区坡改梯前后土壤生态效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选取大理市洱源县永乐小流域研究了坡改梯工程前后土壤养分及土壤肥力变化状况,并对不同土层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0~90 cm的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全磷养分及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特征明显,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随着坡改梯工程的实施,坡改梯初期、后期土壤养分及土壤肥力质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全氮含量在坡改梯前后增加的变化规律相当明显。通过对比坡改梯前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增加变化幅度分析,表明坡改梯初期、后期两次改造土壤肥力增加变化幅度分别达12.8%、18.7%。坡改梯的实施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土壤肥力质量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该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要突出重点,提高开发效益。如坡改梯、修建地头水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四荒”治理等,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坡改梯是实施水土保持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运用水力学公式对斜坡影响水土流失的几个因素进行客观性分析,从而在理论上稚导出实施坡改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分析了不同区域坡改梯工程任务需求,并对不同坡改梯模式及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旱作节水技术在贵州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水资源利用潜力、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全省各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建设、"三小"工程建设、横坡聚垄种植技术、旱地地膜覆盖技术、作物秸秆覆盖技术等旱作节水技术,旱作面积稳步发展,种类走向特色化,旱作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周欣花 《人民长江》2020,51(5):74-78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严峻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耕作模式对土壤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粮食产能的提高。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坡改梯项目为例,研究了该项目实施1,3,5 a及10 a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坡改梯工程实施对土壤质量影响显著。在实施坡改梯1 a后,受土壤推翻和水土流失影响,土壤质量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提高,而随着坡改梯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显著提高。在坡改梯实施10 a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较坡耕地高出108.45%,土壤的结构破坏率较坡耕地降低了21.67%;全氮、有机质及有机碳分别较坡耕地提高了144.68%,155.35%以及104.23%,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坡耕地提高了125.65%及56.42%;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有机碳含量较坡耕地分别提高了95.16%,83.32%以及2.90%。土壤呼吸强度与坡改梯年限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坡改梯10 a后较坡耕地增幅达90.10%。土壤理化特性和生物性特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土壤抗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以坡耕地改造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坡改梯项目在我省实施以来,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受到了项目区政府和群众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了土地流转经营。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五寨县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根据地块流失现状以及发展规划需求,决定采用坡改梯的方式加以治理,减小了坡耕地的坡度,有利于保护水土。通过分析,采用该方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坡改梯是水土流失区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黄大威(广西田阳县水利电力局533600)0引言田阳是一个缺水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县。1993年以来,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是一项见效快、作用大的骨干工程。实践证明,在水土流失区进行坡改梯不但可以为大幅度提高土...  相似文献   

15.
贾守刚 《陕西水利》2012,(2):155-156
近年来,合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和探索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和投入机制、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合阳县实施农发水保项目坡改梯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作法,并指出了目前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后梯田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分析,探讨了坡改梯与水保林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改梯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降水转化效率和氮素转换效率提高,林地在枯落物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灌木沙棘和柠条的容水量大于乔木刺槐和油松,随着土层厚度增加,灌木林地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但与荒坡地相比,灌木林地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养分含量增加.因此,水土保持林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榆社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榆社县基本情况,结合该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分析了实施坡改梯建设工程的效益,阐述了工程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坡改梯进度缓慢、现有梯田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及工程后续管理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坡改梯是实施水土保持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运用力学公式斜坡影响水土流失的几个因素进行客观性分析,从而在理论上出实施坡改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南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9.2%。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农业增产潜力所在。本文结合洛南县多年实施坡改梯的实践,就坡耕地几种有效的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及单位造价进行了浅析,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修水县"长治"工程建设惠及"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江西省修水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采用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种草、保土耕作、封育治理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措施,5年来,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