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文化,顾名思义,是三峡地区的文化。随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文化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三峡文化,是三峡地域人民几千年来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培神文明的总汇,是对雄伟壮丽、神奇快宏的三峡地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各种艺术汇集的洋洋大观,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的显示.它既是生活在三峡地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历史经验积累,也包括外地诗人、作家、艺术家在长江三峡地区生活时所留下的墨迹。三峡文化的特色是什么?我认为;首先,三…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崭露头角,而唐宋以降则名声噪起,一跃而成为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的朝圣之地,这实得益于《宜都山川记》、《荆州记》、《水经注》、《江赋》等一批记叙三峡山水风物著作之广泛传播。本文着重探讨晋代著名文学家、训古家郭璞对弘扬三峡地理文化所作贡献与深远影响。在古代长长的三峡文化名人行列中,郭璞是一位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人物。其原因有三:其一、他是历史上最早到三峡地区深入生活,又是于此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位文学家。郭璞初到三峡的时间为公元297年,距今有2700年,时间长达5年之久,与杜甫寓居三峡的时间相当,但早于杜甫900多年;其二、郭璞与唐宋以来的文人(如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来三峡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是贬至三峡地区为官,在任职期间有感而作;而郭璞则是专程来三峡采访写作的,他除写诗赋之外,还广泛涉猎三峡地区的历史地理、物产资源以及神话传说等,并将其溶入他著作之中,这也是于其它来三峡的文化名人中所少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东坡居士第二次由川出峡时,曾写有《出峡》诗云:“入峡喜 岩,出峡爱平旷。”峡外的平旷与辽阔是一种美,峡中的陡峭与狭窄更是一种美。这两句诗写出了他对自然山水的一种心态和感受,朴实而亲切。然而,对于长期来往于三峡的三峡人来说,对峡中的峭峰、 岩、险滩、漩流……等自然景观,固有喜爱之心,却没有初入峡人那种强烈的新奇感,而是多了一些探求与思考。笔者每一次进出三峡,总把它当作解读三峡的一次机遇与缘份,每次乘船经过丰都的玉溪、高家镇、忠县的哨棚嘴、 井沟、奉节的老关庙、巫山的大溪、双堰塘,西陵峡的柳林溪、朝天嘴、中堡岛、白庙……这一系列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时,总难免有许多感慨和敬仰,许多遐思与漫想。正如俞伟超先生在《长江三峡出土文物精粹》序言中所说:“引起了我们对数千年以来奋斗在那种山川峻险、风景奥秘环境中的历代勇士的无限遐想与尊重。”当然,三峡先民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题,对他们在那个原始时代的生存、生活状况、难免有诸多疑问和不解。首先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氏族部落要选择山川竣险的三峡地带来聚居?他们依靠什么来生存和代代繁衍、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三峡地区一...  相似文献   

4.
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建设长江三峡文化长廊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到宜昌七百公里的长江三峡地区,风光旖旎,景色奇伟,无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被誉为黄金旅游线,这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用好它,让它在振兴三峡旅游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建设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是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的最佳选择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心的事情,也是沿岸各族人民切身攸关的事情,早已迫不急待地纷纷上马,抢占阵地,十分繁忙。笔者认为,构建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是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的最佳选择,也可以说是必由之路。目前…  相似文献   

5.
今年12月14日是宏伟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一周年的喜庆日子,也是《中国三峡建设》杂志呱呱堕地一周年的纪念日。长江的历史已有上亿年,三峡的诞生也有几千万年,三峡的历史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也有数千年了,三峡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至77年前1918年孙中山先生所著《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①。这些对于一个刚满一周岁的婴幼儿来说,她显得太年轻幼稚了。三峡具有古老文明,三峡工程又将是现代文明之结晶,这两者的撞击.两者的结合,必然衍生进发出新的火花,《中国三峡建设》杂志就是其中的一小粒。为了不使这一小粒火花堕落泯灭,在创刊之前…  相似文献   

6.
水利文化与现代水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淀形成了本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在现代水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利科学、水利文明、水利发展为特征的水利文化。 水利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水利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水利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不仅是继承的文化,也是创  相似文献   

7.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市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黄河流域同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长江流域,古代生活在其中上游三峡地带的巴人楚民,则以其独特的聪明才智融合中原文化和南方各种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巴楚文化。随着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汀三峡工程的决议》的通过,长江三峡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被提出,并成为当今文化界、经济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那么作为一种类型文化,L江三峡文化究竟具有什么特色?这些特点与巴楚文化的渊源有哪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以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历史的文人墨客,歌咏三峡的诗篇也就连绵不绝,清人有“西陵风俗由来厚”的说法,三峡地区风土民情古朴淳厚,历史上这里是楚文化与巴文化交融发展的区域,我们的先民们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民间信仰、时令节日等习俗方面,都有良好的风尚习俗,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文化也有自己的贡献。从文化角度来说,长江三峡是一条长长的文化沉积带,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地带。历代游历三峡的诗人们,不仅留连于这里的山山水水,更喜欢这里的民俗风情。从他们留下的华章美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巴山楚水的雄伟壮丽,也可以领略到巴风楚韵的古朴纯正。节日民俗文化是三峡文化中绚丽多姿、情韵生动的美丽小花,也是增强三峡诗歌魅力的文化内涵,从三峡诗歌欣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节日民俗文化,我们认为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从这些崇拜和忌讳中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遵从了习俗怎么样,违背了又怎么样。但虔诚的峡江人总会从某种特殊的异象中,找出遵从习俗的佐证。几千年来,这些民俗一辈辈传了下来,成为了峡江人渔获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成了峡江人心中的是非标准。自从三峡人"认识"了鱼之后,就与三峡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相生相伴的数千年求生过程中,三峡人不仅得到了能填饱肚子的鱼,也在鱼的启发下创造了地域风俗浓郁的渔俗文化,同时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人们经过同水旱灾害坚持不懈的斗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也产生了与水有关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水文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水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又都显示出自已的民族特征。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选择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巍伟壮观,巧夺天工,誉满天下。三峡地名以它独特的文化形态烘托了三峡山水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三峡壮丽画卷的又一朵奇葩。三峡气势磅礴,三峡地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地形地貌的外部特征,使数不胜数的三峡景观各有其主,并且入木三分。在三峡地名中,大多用山、峰、尖、顶、观、岩、岭、垭命名,如白云山、神女峰、牛角尖、老观项、龙会观、三墩岩、尖峰岭、云雾坯等等。这些三峡地名给人一种望而生畏、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其实“大山深处有人家”,在三峡腹地、大山深处仍然可以找到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动工修建,将对宜昌县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抓住这一契机,掌握主动,本文就三峡工程与三峡文化的开发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一、开发资源丰富的旅游文化——自然景观千奇百怪一是西陵峡风景闻名于世。这里的黄牛峡、灯影峡、明月峡等风景秀丽,神话传说优美动人,素有“西陵山水天下作”的美称。二是各件溶洞千奇百怪。如金狮洞、玉石洞、龙王洞、蜘蛛洞等;尤其基金狮洞气势磅群,景象万千,造形逼真,多姿多彩,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三是奇山异水处处可见。如被列为省“八件”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13.
长江从雪山走来,千年百年,走近三峡的时候老是抑制不住澎湃的激情。打从三峡要修建一座世界级大坝,这儿便成了中国版图上一块独特的地方——三峡库区。这是一块多么引人注目,多么值得骄傲,同时又多么令人忧虑的地方!从库首湖北宜昌三斗坪到库尾重庆江津花红堡,鱼尾形库区全长674公里,水库蓄水393亿吨。无论从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来看,这儿都形成了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然而,作为一个三峡库区的新闻记者,当我以一个三峡人的目光注视库区环境、触及库区环境保护问题的时候,我的心灵被深深地憾动了。生我养我的长江三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读了《中国三峡》我感觉到与窗外溶溶春光一样的气息在沟涌动,透过印制版面、文、图等,我看到了这涌动之源,那就是全体编辑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千百年来,三峡以其卓尔不群的气度聚引着人类关注,聚合着丰富的地方风情、地域文化、自然和人文特色,形成了独有的三峡文化;而近年来举世瞩目举国震奋的三峡工程以及百万移民的壮举无疑为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古老瑰丽、雄奇的三峡文化溶入了来。这些,既有益于当代三峡文化的集结、播扬,又利于三峡文化资料的保存、流传。扉页上印着所有编辑的祝福和心愿。翻动刊物,编…  相似文献   

15.
大老岭记     
大老岭真是一个绝好的去处。我想,它能对 每个人都带来一次心动的感受。 大老岭森林公园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属三峡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是三峡大坝的绿色屏障。 以前,我不止一次地在文字中阅读、游览过大老岭。直到有一天,我真的闯入它莽莽苍苍的怀里,才发现那个被我读得透彻如水的地方,原来是一方无比朗润的山水。也许只有这样的山水,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几千年了,它才把自己修养得如此葱绿、平和、幽静;如今,它将一片苍翠欲滴的山水向世人敞开着。 那个夏天,我登上大老岭的时候,炙人的日光和长江边那蒸人的热气,罩在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举世瞩目,更激起了神农架人的深思:神农架与三峡山水相依、互为映衬,三峡工程建设对神农架的开发事业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林区应该怎样为三峡建设搞好服务?怎样才能在服务中求效益,实现振兴三峡地区经济的宏伟目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抛砖引玉。三峡工程要求神农架开发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王峡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三大效益于一体,但无论工程的自身,还是其效益的发挥,都必须依赖上游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保障。如果说近年来正积极营造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是其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三峡移民工程的几个社会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玉章 《人民长江》1995,26(11):65-68
三峡移民工程的社会学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在移民迁称的社会文化因素中,由于三峡移民区基本上还属于较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罗为明显,社区文化具有整合社会群体功能,有一定排它性,因此,移时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察社会、文化因素,能不迁则不迁,非迁不可时,力求就近后靠,就地安置。移迁移中的心理因素包括恋土心理和依赖心理。由于移民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可能形成一些三峡称  相似文献   

18.
神农氏在三峡之遗踪和三峡之中草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现代中国也渐渐拥有富裕和休闲而进入旅游时代 ,当越来越多的游人从长江三峡———神农架这条黄金旅游线走过之时 ,人们终于惊奇地发现 :神奇的长江三峡山水与神秘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竟似一对孪生姐妹般相依地共生在大巴山余脉之怀抱中。自然界没有偶然。造物主造化了这片风水宝地 ,并在其间聚集着众多的自然奇观。从神农架主峰到长江三峡不过数十里之遥 ,其山相接 ,其水相连 ,从地理文化的角度来看 ,两者属于同一个生物圈和文化圈 ,理应将神农架列入三峡古文化研究的范畴。充满原始神秘色彩的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鄂、陕、川(重庆)交界一…  相似文献   

19.
三峡,沉淀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大峡谷,吸引了一位沉醉于这一大峡谷,且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陈可之。十几年来,陈可之艰苦的艺术劳动和极具个性的作品,给画坛吹来一缕凝重而又清新的三峡远古之风。  相似文献   

20.
我的感受     
参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是我毕生难忘的一件大事,使我感到兴奋、激动和幸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为这次会议提供了设计说明,作为我们讨论、研究的依据,所以在整个会议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党的英明远见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雄伟气魄,这是推动一切力量的源泉。闻名于全世界的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文化和经济的摇篮。可是这两条大河都是极不驯服的。黄河泛滥为灾,几千年来不知丧失了多少生命财产,历代的统治者都在它的面前低头了,说什么:“圣人出而后黄河清’,所谓“俟河之清”就意味着一个不易实现的愿望,可是解放后的短短几年中三门峡及上游水利工程已在积极兴建了,一个几千年不易实现的愿望很快地成为事实,现在已不是“俟河之清”,而是“河清有日”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继三门峡水利工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