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程幸  戴强 《中国陶瓷》2012,(10):66-67,84
红绿彩瓷源于宋金时期的北方民窑,元代是传入景德镇。元代景德镇红绿彩瓷在继承前代红绿彩瓷成就的基础上,形成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景德镇红绿彩瓷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创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明清时期景德镇五彩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粉彩瓷是瓷都景德镇闻名中外的"四大名瓷"之一,是陶瓷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清康雍乾三代时期,粉彩瓷在景德镇艺术界达到了国内外领先地位。粉彩瓷作品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具有独特装饰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中国风物热影响下,景德镇在明清时期创造了外销瓷奇迹,但在当代景德镇却呈现出本土缺位现象,亟待恢复与构建。纹章瓷是明清外销瓷至精品之一,本文以纹章瓷为例阐释景德镇明清外销瓷发展史、现状和重构。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陶瓷》2011,(2):43-43
陷阱一:外地制瓷冒充景德镇瓷器。在景德镇市区内,尤其是车站等地的购物地点,多存在广东潮州瓷等外地瓷与景德镇瓷混销的情况。甚至有商贩擅自在外地瓷器上刻上“中国景德镇”、“南国瓷都”、“景德镇监制”等字样。  相似文献   

5.
陈敏 《陶瓷研究》2005,20(4):14-16
五彩瓷在景德镇俗称“古彩”瓷,这是因为在清乾隆后期,海内外兴起一股五彩瓷收藏热,纷纷到景德镇大量仿制,依照“视前为古”的惯例,故景德镇把五彩瓷称作古彩瓷。  相似文献   

6.
张敏 《中国陶瓷》2012,(3):35-36,43
元代初年,元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浮梁瓷局在元代景德镇瓷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景德镇瓷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享誉中外的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人们居家、收藏和送礼的佳品。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将假冒伪劣的景德镇瓷和真正的景德镇瓷器混杂销售,让普通的消费者真假难辨。到瓷都景德镇购买陶瓷制品时要谨防"三大陷阱"。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各地陶瓷市场的不法经营者,往往抓住广大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是"国礼尚瓷"的首选地,承制了许多国家用瓷,其中包括国宴用瓷、国礼瓷、陈设瓷,突显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本文将回顾景德镇辉煌灿烂的国家用瓷历史,分析国家用瓷现状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玉兔迎新年,户户乐欢天。以瓷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利用自身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大做“瓷”文章,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瓷文化旅游活动。使当地市民和国内外来景德镇的游客既能购瓷、观瓷、又可以欣赏到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10月20日下午,由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和景德镇文广(文物)局主办,广东融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景德镇瓷城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在紫晶宾馆成功落槌。2012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是本届瓷博会的重头戏之一,也是瓷博会的一个品牌和亮点。据了解,通过之前几年在瓷博会期间的连续举办,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在陶瓷收藏界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参加此次拍卖会的的197件拍品成交70余件,成交额超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粉彩最早出现在江西省景德镇,景德镇的粉彩艺术瓷开创于清代康熙年间,发展壮大于雍正年间。清代康熙晚期景德镇陶瓷艺人在珐琅彩的基础之上,经过对珐琅彩的总结研发,吸其精华,进而景德镇陶瓷艺人创作出来属于我们景德镇本土的粉彩瓷,粉彩瓷还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可想粉彩在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四大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中属粉彩瓷制作工艺最为复杂,最难掌握。所以早期粉彩瓷制作较粗,早期粉彩瓷也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工艺的点染,其他工艺以及线条,水料装饰部分还是沿用古彩工艺。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粉彩绘制工艺到了雍正年间,不管是在器形、线条,水料装工艺手法,以及画面取材等等,雍正时期的粉彩艺术瓷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走向完善,期间的工艺还一直沿用至今。粉彩瓷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意义极其重要,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发展,将粉彩工艺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陈泽瑜 《陶瓷》2024,(1):45-47+118
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在对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文献中提取大量关于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的数据与图像,将这些造型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样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后,研究得出景德镇90年代陈设瓷造型趋向简洁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旨在探索这一时期陈设瓷的造型规律及现象,为学习和研究景德镇陈设瓷造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看了这一届2013景德镇瓷博会颇有感触,整个陶瓷工艺水平有不断提高。因此我昨晚仔细浏览了景德镇了了停拍摄的部分瓷博会展览作品,我之前也去了景德镇瓷博会,但是看的还不够仔细,所以在网上尽量找一些瓷博会展览图片资料。  相似文献   

14.
王骏伟 《陶瓷》2012,(3):61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的陶瓷大体分为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建筑瓷和工业瓷,其中主要产业为日用瓷和陈设瓷。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值192.3亿元,其中有25家陶瓷企业工业产值超亿元。按产品类型划分,陈设瓷完成工业产  相似文献   

15.
王骏伟 《陶瓷》2012,(5):61-61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的陶瓷大体分为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建筑瓷和工业瓷,其中主要产业为日用瓷和陈设瓷。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有着一千多年的制瓷历史,在这千余年泥做火烧的历史中,景德镇形成独具特色的精湛传统制瓷工艺,对景德镇传统工艺的记载和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仅是技艺的记载,更是一种文字形式的传承,本文试着对有关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  相似文献   

17.
玲珑瓷是景德镇的特色名瓷,更是中国的特色名瓷,它不只是代表着景德镇优秀的制瓷技艺和曾经辉煌的制瓷成就,更是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面对景德镇玲珑瓷日益衰落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对玲珑瓷的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阐述,力图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对玲珑瓷的新发展进行思考,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瓷录     
正陶瓷的历史是中国的历史,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景德镇明朝以前制瓷有详细的记载。到了清晚期景德镇老秀才蓝浦编写的《陶录》对景德镇明到清制瓷和民俗进行全面的记载。陈海澄先生所作《瓷录》则是清末到解放初期这段时间的景德镇制瓷工艺和其民俗文化史,填补了该时间段的研究空白。有人说该书是景德镇陶瓷史的易经,足见该书历史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孝道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像店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瓷像店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百姓的消费审美需求,丰富了釉上绘画的题材,对景德镇瓷业甚至中国瓷业发展有广泛的深化与传播意义。本文从瓷像店的源流、工艺技法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对瓷像店产业进行线性化分析,以求对景德镇瓷像店产业有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制瓷始于汉,兴于宋,盛于元明清,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青花瓷、玲珑瓷、高温颜色釉瓷、粉彩瓷、新彩瓷这五种瓷器最具特色。景德镇瓷器质量精美,烧制时间绵长,早已成为瓷器的代名词。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亦丰富多彩,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