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聚纺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集聚纺纱的原理,分析了气流槽聚型集聚纺纱的作用机理,并对集聚纺纱沟槽的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了机构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集聚纺纱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军  傅婷 《纺织机械》2006,30(2):10-15
从集聚纺产生的背景入手,介绍了目前三种典型的气流式集聚纺纱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指出相关器材如钢领、钢丝圈、胶辊等要加强研究,以适应集聚纺的日益成熟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集聚纺纱并不仅仅在细支纱中有大量需求。尽管最初集聚纺纱主要用于细支衬衫布 ,但现在已被广泛用于很多不同的纺织产品中。实验证明 ,集聚纺纱几乎对所有的生产和后道加工工序都是有利的。众所周知 ,较为理想的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是通过安装在环锭纺纱机上的一套特殊装置来实现的。实际应用也充分证实了纱线毛羽的减少不仅改善了纱线的动态测试值 ,也提高了成纱的耐磨性。而纱线的动态测试值对后道加工工序中的机器运转情况和纱线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注重产品质量的纺织厂在进行新的投资决策时 ,将不可避免地采用装有集聚纺纱装置的机器来…  相似文献   

4.
环锭集聚纺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远 《纺织导报》2011,(6):35-56
本文追溯和回顾了环锭集聚纺纱技术50年来发生发展的历程,评述了集聚纺纱技术应用效应和集聚纱线的产品特征及品质定位,对几种应用中的集聚纺系统的特点与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解析了集聚纺纱技术国产化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了国产化集聚纺有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张润丽 《纺织器材》2010,37(6):45-47
为了普及集聚纺纱技术,不断提升纱线品质,介绍了国产尘笼集聚纺装置的工艺过程、成纱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其部件及试纺应用比较;指出尘笼集聚纺与普通集聚纺是同一水平,但改造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集聚纺纱胶辊、胶圈的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集聚纺纱对胶辊、胶圈的技术要求更高的特点,通过试验指出,胶辊硬度低、直径大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结合生产实践指出,精磨胶辊磨削量以0.2 mm为宜,表面粗糙度Ra值以0.4μm~0.5μm为宜,并适当缩短磨砺周期,牵伸胶辊与牵引胶辊应按比例控制磨削量.胶圈要新旧搭配,并且要及时清洗.  相似文献   

7.
根据C.B.Goeldner公司的生产经验介绍了集聚纱在质量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以及集聚纱在机织、针织和染整等后道工序中应用时与传统环锭纱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汪军  傅婷 《纺织器材》2005,32(4):53-58
从集聚纺产生的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目前三种典型的气流式集聚纺纱的原理及其优缺点,指出了相关器材如钢领、钢丝圈、胶辊、胶圈等应加强创新研究,以适应集聚纺的日益成熟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集聚纺纱的质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集聚纺纱方法也称凝聚纺纱方法,它可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纱线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消除了纺纱三角形,在传统的环锭纺中,纺纱三角形是一个潜在的弱点或出问题点,它影响了纺纱的稳定性和纱线的一些质量参数,本文将集聚纱的一些质量参数与传统环锭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集聚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德国绪森公司的倚丽集聚纺器材、专件和板簧加压摇架纺CF11.7tex纱,通过生产实践指出,摇架三档压力宜偏重掌握,胶辊采用邵尔A65度低硬高弹品种,导纱动程以3.5mm~4.5mm为宜,异型吸管负压宜控制在(2.6±0.3)kPa,用进口与国产网圈均可,卷捻宜用布雷克钢领、钢丝圈。认为集聚纺纱线的配棉应从严控制,温湿度要加强管理,基础管理工作要加强,机械设备状况要保证,专件管理和工艺配置要跟上。运转操作和机台清洁管理要规范。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种新型集聚纺纱技术——聚纤纺牵伸形式的技术特点与纺纱性能。分析了聚纤纺牵伸形式的结构特点及纺纱性能,并在理论与实际纺纱两方面与传统双胶圈牵伸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聚纤纺牵伸形式突破了上下胶圈的束缚,在结构及纺纱原理上实现了先集聚后牵伸、运用负压、网格圈和控制棒实现对纤维更有效、合理的控制,从而改善成纱条干并形成合理的成纱毛羽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牵伸形式能够明显改善成纱质量水平,特别是成纱条干能够比较容易地达到乌斯特2007公报5%水平。认为:该牵伸形式能够改善生产环境,简化生产管理,降低机物料及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2.
探讨几种钢丝圈在空心罗拉式集聚纺上的应用效果。选取了6903型、FO型和U1UL udr型3种常用钢丝圈进行纺纱对比试验,采用视频放大镜拍摄方法分析了钢丝圈纺纱前后质量和结构尺寸变化,并对比测试了纺纱质量,分析了3种钢丝圈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U1UL udr型钢丝圈磨损率较低,成纱条干和毛羽质量较优;FO型钢丝圈磨损率次之,成纱毛羽较好、条干较差;6903型钢丝圈最易磨损,成纱条干较好、毛羽较差。认为:钢丝圈截面形状的合理性比重心位置的合理性更为重要,弓形截面的U1UL udr型钢丝圈较其他两种钢丝圈更适于空心罗拉式集聚纺细纱机的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复合式空气处理技术在集聚纺车间的应用问题。介绍了3种常用纺织空调空气处理方案的优缺点。以河南省某纺织企业集聚纺车间为例,对3种空气处理方案的能耗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两级喷淋复合式或间接蒸发+喷淋室复合式空气处理方案,机器露点均可符合处理要求,其中采用间接蒸发+喷淋室复合式空气处理方案节能效果较好。认为:在我国多数地区,集聚纺车间空调适合采用间接蒸发+喷淋室复合式空气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探讨网格圈式集聚纺的生产管理特点。从工艺、设备、操作、环境、节能管理等方面对网格圈式集聚纺与普通环锭纺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网格圈式集聚纺设备和纺纱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应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改善了纺纱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认为:充分认识网格圈式集聚纺生产管理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获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聚集纺纱的优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Kampe.  W 《国际纺织导报》2000,(3):11-12
本文主要讨论聚集纺纱的加工。将讨论卷绕、合股、机织和针织加工的优点和缺点。还将讨论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国产细纱集体落纱长车集聚纺改造的方法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阐述了国产JWF1562型细纱长车主要工艺参数和结构性能特点以及进行四罗拉集聚纺改造的技术方案。从实际生产应用中,分析总结出了细纱集聚纺长车改进成纱质量、提高集聚纺生产和集体落纱效率的各项具体技术和管理措施。认为:在国产细纱集体落纱长车上实施集聚纺改造,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能够较好地达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率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探讨国产集聚纺改造的途径和效果。分析了集聚纺的特点和技术优势,通过设备选型试验,选择了适宜的国产集聚纺改造装置,对改造后的纺纱质量、断头率、能耗、织机效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改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采用赛络集聚纺工艺使纺纱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认为,采用集聚纺以及赛络集聚纺技术是提升普通环锭纱成纱质量和纺纱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企业应从品种结构、产品定位以及管理工作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改造机型和专件配置,并建立与新型纺纱技术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模式,从而获得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紧密纺纱作为纺纱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热点,为常规环锭纺纱注入了新的动力。紧密纺毛纱的纱线质量与常规环锭纺毛纱相比均具有较明显优势。文章介绍了毛紧密纺纱机的集聚原理、技术优势及纱线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探讨纺制汉麻再生纤维/莱赛尔/汉麻原纤/精梳棉35/25/20/20 11.8 tex集聚纱的工艺技术要点。汉麻原纤经预处理后与长绒棉进行棉包混和,制成精梳条,汉麻再生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分别制成预并条,三者进行条混,经过三道混并,制成混纺集聚纱。通过改进前纺各道工序莱赛尔、汉麻再生纤维、长绒棉与汉麻原纤的混和顺序和配比,有效地解决了汉麻原纤纺纱困难的问题,合理运用集聚纺纺纱技术有效减少了汉麻多组分混纺纱线的毛羽。结果表明,所生产的汉麻精梳混纺纱既具有汉麻原纤的优异特性,又具有莱赛尔、长绒棉服用性能好、舒适性能优的特点,满足了后道用户对高档面料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浅析现代纺纱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徐旻 《棉纺织技术》2006,34(4):33-36
介绍了现代纺纱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出,为适应中高档纱线的品质要求,应运用单锭控制、在线检测、预警预控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控制纺纱质量,并采用Uster AFIS仪、Uster Test4条干仪、Uster Tensojet快速强力仪等先进的检测仪器控制原棉棉结与短绒、成纱条干、成纱弱环.应用UQC型电子清纱器,对纱线质量信息进行监测并作出质量报警,应用SAVI0 0rion型络筒机实现生产控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