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2P网络的动态模糊综合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屾  王勇 《计算机应用》2011,31(1):139-142
针对现有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在聚合节点信任值时对节点行为的差异性与动态性考虑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模糊综合信任模型——DFCTrust,即在静态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衰减因子及波动惩罚因子。首先,该模型通过静态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计算每次交易的满意度得分,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加入了交易上下文的评价因素,所以可以很好地避免恶意节点在小交易上诚信在大交易上欺骗的恶意行为;其次,在综合计算节点信任度时,引入了时间衰减因子和波动惩罚因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与不活跃节点交易所造成的失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抵御节点采用周期性振荡欺骗的恶意行为。仿真实验表明,DFC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从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EigenRep信任模型没有对节点恶意欺骗行为做出信誉惩罚修正的问题,改进了全局信誉的计算方法,即加入了影响因子,使得节点计算的全局信誉更客观。同时针对EigenRep模型每次交易都需要在全网络范围内做全局信誉的迭代计算从而导致系统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机制。实验表明,该机制结合风险、本地信任度和全局信誉的策略,可以大大减少系统开销,适合更大规模的网络环境的应用。最后,利用该机制实现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3.
面向无线自组网的分布式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自组网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新的信任管理模型。引入风险值,使模型对恶意行为更加敏感,有利于减少节点行为的突然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危害。同时,把文件权重因子引入直接信任值计算,有效预防了通过积累信誉实施恶意行为的情况。仿真实验及分析表明,此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恶意节点,与无信任模型的无线自组网相比,恶意交易的数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论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信任模型(graph theory based evidential trust model,GTETM),解决了现有证据信任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在信任聚合过程中缺少对信任链之间依赖关系的有效处理等引起的模型性能下降问题.同时,GTETM在建模实体的信任度时区分实体的服务信任度与反馈信任度,并在证据理论框架下提出两种不同的信任传递方法,增强了模型抵抗恶意推荐攻击的能力.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信任度量模型相比,GTETM具有更强的抑制策略欺骗及共谋行为的能力,在信任度量准确性方面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拜占庭容错算法存在通信开销大、节点选取简单、对恶意节点缺乏惩罚机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信任模型的改进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引入P2P网络下的推荐信任模型,根据节点在共识阶段的行为,计算各节点的全局信任值,使用节点选取机制,解决节点选取简单的问题。全局信任值高的节点进入共识组,恶意节点被踢出共识组不再参与共识,解决恶意节点缺乏惩罚机制的问题。实验表明,R-PBFT较PBFT具有更低的网络开销和更高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6.
开放网络中基于群组的主观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信任模型不能很好地解决信任信息有效共享问题.从模拟人类社会信任建立过程出发,提出了开放网络中基于群组的信任模型,并给出了信任初始化算法以及对自私节点和不诚实节点的惩罚机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能够有效地收集推荐信息,同时减少恶意推荐对信任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资源共享系统中节点的恶意行为,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群组信任管理模型,在节点间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抑止恶意节点的破坏行为.首先根据改进的直方图法计算节点直接信任值,利用改进的冲突信任加权证据组合规则计算推荐信任值;然后融合本地信任值和其它节点推荐信任值完成对目标节点的最终信任评估;最后进一步通过服务节点选择算法选择可信度较高的节点作为服务提供节点,避免服务请求节点得到错误或破坏性的资源.通过仿真实验对此模型在对抗恶意攻击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信任模型是研究云计算中信任机制的重要问题,其研究结果可应用于云计算数据安全、服务安全,平台安全等研究.为了解决信任的量化和不确定问题,利用证据理论对信任及信任行为进行建模,并认为信任由直接的服务行为结果和间接的第三方推荐组成.提出信任的传递和聚合方式,并将建立的信任模型通过传递方式和聚合方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信任模型在聚合和信任行为结果纪录情况下,有利于抑制信任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推荐的Web服务信任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信任管理概念和Beth信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的新型自适应Web服务信任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信任度和信任度合成的方法,并针对恶意推荐采取惩罚机制。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使得实体的信任度能根据服务经验自适应地变动,并能根据惩罚机制对欺骗的实体进行惩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访问到恶意实体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
在网格域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域间信任关系评估模型,具有同时兼顾服务的上下文和信任的时衰性的特点,并针对网格环境中的恶意节点和恶意推荐行为,给出相应的应对机制。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网格环境中的恶意行为,对恶意节点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1.
在网格域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域间信任关系评估模型,具有同时兼顾服务的上下文和信任的时衰性的特点.并针对网格环境中的恶意节点和恶意推荐行为,给出相应的应对机制。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网格环境中的恶意行为,对恶意节点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开放式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提高实体间交互的可靠性及成功率,考虑信任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本质,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信任评价模型,实现信任定性描述与定量度量的统一。为了提高推荐的可靠性,引进信任的不确定度计算,并通过信任惩罚算法,防止交易实体的恶意行为。为保证信任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性,采用加权的信任云合并算法进行信任综合,并通过信任云的相似度计算算法,实现信任的决策。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P2P网络信任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以及信任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P2P网络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借鉴人类心理认知习惯中优先采纳直接经验进行判断的思想来评估节点信任度,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减少获取虚假推荐信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云模型中表征不确定性的两个参数——熵和超熵,引入奖励因子和惩罚因子分别对善意节点实施奖励和对恶意节点实施惩罚。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抵御网络中策略型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有效辨识出以小概率作恶的复杂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P2 P信任模型对恶意节点的抑制能力,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组P2 P信任模型。利用模糊推理规则结合信任值和贡献值,将网络中节点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的小组,通过小组等级限制节点的资源访问权限。在直接信任度的计算中引入时间衰减函数反映节点的实时情况,并设置惩罚因子对节点的恶意行为进行惩罚。在推荐信任度的计算中结合小组等级计算推荐节点可信度,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抑制恶意节点的攻击,随着共谋节点、自私节点及震荡节点的增加,其文件下载成功率高于PeerTrust模型和EigenTrust模型。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侯洁  白杨  夏云  秦志光 《计算机科学》2013,40(2):103-107
用户对P2P网络安全性的需求刺激了信任模型的发展。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馈相关性的动态信任模型—CoDyTrust。其在时间帧的基础上,采用虚假信任过滤机制和信任聚合机制,并在信任值计算中引入信任相关系数、信任遗忘因子、滥用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度等,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这些模型因子,在准确评价节点对不同资源信任的同时,实现网络中恶意行为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DyTrust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中节点行为,准确检测恶意节点,有效抵御振荡、撒谎和合谋等攻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检测数据传输的可信性,提出一种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WSN可信路由算法。算法提出一种防范针对信任模型攻击的轻量级信任值计算方法,并在簇头选举与簇间多跳路由中引入信任值,避免恶意节点降低网络安全;簇间多跳阶段中,对邻居节点的位置因子、距离因子、信任值及剩余能量等参数进行融合判决,构建最优数据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自适应剔除网络恶意节点,防范恶意攻击,最大化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种直接评价节点诚信度的分布式信任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彭冬生  林闯  刘卫东 《软件学报》2008,19(4):946-955
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能够有效解决P2P网络中病毒泛滥和欺诈行为等问题.现有信任机制大多采用单个信誉值描述节点的诚信度,不能防止恶意节点用诚信买行为掩盖恶意卖行为;而且从信誉值上无法区分初始节点和恶意节点.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信任机制,基于交易历史,通过迭代求解,为每个节点计算全局买信誉值和卖信誉值,根据信誉值便能判断节点的善恶.仿真实验对比和性能分析表明,与EigenTrust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迅速降低恶意节点的全局信誉值,抑制合谋攻击,降低恶意交易概率.  相似文献   

18.
谢丽霞  魏瑞炘 《计算机应用》2019,39(9):2597-2603
针对现有物联网(IoT)信任度评估方法未考虑信任的时效性、非入侵因素对直接信任度评估的影响以及缺乏对推荐节点可靠度的评估,造成信任评估准确度低且不能有效应对节点恶意行为的不足,提出一种IoT节点动态信任度评估方法(IDTEM)。首先,设计节点服务质量持续因子评估节点行为,并采用动态信任衰减因子表达信任的时效性,改进基于贝叶斯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其次,从推荐节点价值、评价离散度与节点自身的信任度值三个方面评估推荐节点可靠度,并据此优化推荐信任度权重计算方法;同时,设计推荐信任反馈机制,通过服务提供节点完成服务后的实际信任度与推荐信任度的反馈误差实现对协同恶意推荐节点的惩罚;最后,基于熵计算节点自适应权重,得到节点综合信任度值。实验结果表明,同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誉信任评估框架(RFSN)模型及基于节点行为的物联网信任度评估方法(BITEM)相比,IDTEM可较好地识别恶意服务和抑制恶意推荐行为,且具有较低的传输能耗。  相似文献   

19.
移动Ad Hoc网由于没有固定基础设施,使得网络节点间的信任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针对已有信任评估模型在证据收集和信任融合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多维证据融合信任评估模型。通过拓展Watchdog机制,检测节点对包的各种历史处理行为,来扩宽直接信任证据收集的维度;同时使用Beta分布下的贝叶斯统计方法,计算每种行为的可信度,之后通过证据合成规则来融合多种行为,以提高信任评估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分析表明,模型中使用信息贴近度量化推荐权重,降低了恶意推荐带来的影响,保证了信任评估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20.
现有基于信任的推荐算法中没有充分挖掘用户间的信任关系,且缺乏合理的信任关系传递规则,极大地影响了推荐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用户评分数据与用户的社会关系建立信任传递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信任传递的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评分数据计算信任传递模型中用户的隐式直接信任关系,其次通过求解有序加权平均算子融合多条信任传递链的间接信任关系,最后将计算出的用户信任度与相似度融合为综合相似度进行预测推荐。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算法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