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RFID模型是车联网仿真的基础和核心模型之一. 目前交通仿真模型不能满足车联网无线通信及协同交互等方面的需求、且缺少RFID模型. 为此, 建立了RFID系统的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模型. 给出了读写器Agent和电子标签Agent结构及实现. 根据自动机理论, 建立了读写器、电子标签和主机之间通信时异构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解决了异构数据帧统一处理问题. 作为模型应用和验证实例, 基于VC++ 2010平台, 开发了RFID交通数据采集读写器优化布设仿真软件. 结果表明, RFID模型较好地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卢湾区静态交通所综合性停车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系统方案以及太平桥车库物联网建设系统方案。通过对上海市卢湾停车诱导服务网进行网站智能化功能升级,使得停车服务信息发布途径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方式更为灵活,体现网站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在新天地太平桥地下停车场实施物联网建设应用,实现手机支付、车位预约、无线传感、车辆定位和查询、场内停车引导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城市停车管理水平和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的能力。系统运用车联网技术,可极大的提高卢湾区智能停车系统的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交通信息化面临的众多难题。 相似文献
3.
4.
当前RFID应用中的复杂事件处理通常采用集中式的体系结构,这样不能适用于分布式的应用,并且由于存在单点失效和网络拥塞而缺乏健壮性和可伸缩性。同时,很多高效的RFID复杂事件处理方法不能很好地支持层次复杂事件。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分布式层次复杂事件处理模型以及高效的基于查询规划的分布式层次复杂事件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大规模的分布式RFID应用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车联网是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目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落后,交通管理、车辆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的现状,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车联网构架体系,该体系以RFID信息采集为基础,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车辆管理、交通信息服务等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车辆信息应用平台,以促进公安、交通、税务、保险、银行等系统涉车信息的平台化、服务化为目标,实现涉车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供丰富的智能交通综合服务,提升车辆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7.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深入城市居民生活,但也暴露出如远程恶意控制车辆、泄露车主个人信息等安全威胁。相较于车端设备与车联网服务平台层面的安全问题,文章重点关注车联网通信层面面临的安全问题。基于此,文章对近年来车联网环境中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异常行为定义,并总结了常见威胁模型;然后,从基于消息内容的异常检测、基于消息处理行为的异常检测和结合传感器的异常检测3个方面,讨论了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的分类;最后,总结了当前车联网通信异常行为检测机制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通过介绍车联网的概念以及关键技术,引出了车联网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介绍了一种包括主密钥、核心密钥和工作密钥的三层密钥管理体系,以及以密钥管理体系为基础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当前Android移动终端数据加密保护方案中存在的密钥安全存储及使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智能卡的机卡分离数据保护方案。方案使用具有密码计算功能的RFID智能卡作为密钥保护的重要组件,移动终端通过Android系统具备的NFC功能,实现对RFID智能卡的密码操作,和RFID智能卡共同配合实现对移动终端数据的双重加密保护。该方案对移动终端无特殊硬件要求,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对系统方案进行了分析、实现以及性能测试,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对物联网的技术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基本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感知及终端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及产业现状,提出了物联网的应用与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物联网是上个世纪末提出的新概念,其发展历史比较短。本文是基于家电物联网项目的技术应用,以三洋荣
事达企业的实际物流配送为原型,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标签的形式用于对物品进行唯一标识,并采用帧时隙算法解
决RFID 系统中应答碰撞的问题,保证在读取RFID 标签发出的信号时做到既不丢失也不重复。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在对
在途车辆及货物的跟踪定位上,降低货物丢失的风险,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本文对物联网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基本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物联网体系结构、感知及终端技术、物联网安全、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结合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及产业现状,提出物联网的应用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加密认证等安全策略在廉价标签上的局限性,引入了入侵检测的RFID新型安全策略。通过分析RFID系统的典型安全攻击,提出了基于信道日志和应用日志融合统计的入侵特征提取方法。参考生物免疫机理建立了RFID入侵检测模型多Agent体系结构,参考免疫耐受原理设计了检测器生成Agent BDI模型,参考层次防御和免疫记忆设计了检测Agent BDI模型。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多层次性、自适应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