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不可避免产生碰撞。鉴于基本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即根据已经得到的冲突信息,动态发送数据,改进返回方式,减少数据发送量和搜索命令的发送次数。结果表明,相对于基本二进制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提高了系统吞吐量,降低了系统传输时延,十分适合于大量标签识别的物联网。  相似文献   

2.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与阅读器交互所产出的碰撞以及二进制搜索算法中出现的信息冗余和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动态地调整阅读器发送的指令,利用标签冲突位构建识别树,从而大幅降低了阅读器与标签的交互次数及传输的数据量,有效地提高了标签识别的效率。通过MATLAB对系统的吞吐率、搜索次数以及阅读器发送的信息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已有的二进制搜索算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典型二进制搜索算法存在的搜索次数多、数据传输量大、系统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进制一维矩阵搜索防碰撞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检测到的标签碰撞位信息构造二进制搜索矩阵,并确定相应的碰撞位对应值矩阵对标签进行搜索,通过对搜索前缀进行改进,使得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传输量减少,且在标签识别过程中,碰撞位矩阵及其对应值矩阵需根据碰撞位的改变进行修改,以实现读写器对标签的连续搜索及识别。实例说明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标签数目的增加,改进算法的搜索次数和总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相对较少,系统吞吐率提高,可达66%~78%,系统的识别过程加快。  相似文献   

4.
RFID系统中多电子标签防碰撞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搜索算法。当读写器检测到碰撞位之后,仅需要记录最高碰撞位和次高碰撞位的位置,并设定这两个位置上的比特数作为下次查询命令,从而使系统的传输数据量、查询次数及传输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比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无线射频系统的标签冲突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搜索防冲撞算法.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按位识别碰撞信息,只传输冲撞位,以减少总的传输数据量,引入休眠计数器减少算法的识别范围,采用回退策略降低阅读器发送请求命令的次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搜索次数和传输时延,提高系统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6.
袁正午  段莉丹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089-3091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标签防碰撞问题,详细分析典型的二进制算法、动态二进制算法及后退式二进制算法的原理,同时考虑识别次数和传输位数这两方面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防碰撞算法。通过对标签进行预处理以及在阅读器中设置堆栈,有效地减少碰撞算法中的识别次数和传输冗余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次数效率和位数效率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民  王磊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4):3414-3417,3452
随着RFID(射频识别技术)逐渐从概念步入到商业应用阶段,标签碰撞问题影响着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为了解决标签冲突,现有的DBS算法在电子标签向阅读器发送识别码时都存在重复信息的发送,使得系统信道利用率低,同时识别效率降低。为了提高RFID系统防冲撞算法的有效性,该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冲撞比特搜索算法。首先检测冲撞比特的位置信息,通过只传输具体冲撞位信息的方法减少传输的总数据量。采用回退策略以降低阅读器发送请求命令的次数。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有效的减少了搜索次数和时延,提高了系统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8.
标签碰撞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常见问题,该问题影响了RFID系统数据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目前主要有两类标签防碰撞的算法:基于ALOHA的算法和基于二进制搜索的算法。文中主要对基于二进制搜索的算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基本二进制搜索算法,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后退式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最后提出了一些算法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标签冲突在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是不可避免的,防碰撞技术是射频识别中解决数据冲突的一个关键技术,防碰撞算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RFID系统识别多个标签的能力。针对以往二进制搜索算法存在标签识别延时过长以及不适用于大量标签存在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搜索算法。该算法以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4,2,1)为研究依据,利用BIBD(4,2,1)的子集作为阅读器的查询命令,通过后退式搜索策略达到快速识别标签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防碰撞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0.
防碰撞算法是射频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为基础,提出折半回溯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根据折半搜索算法和回溯算法的综合思想,为改进后算法增加了三条规则:①仅1位碰撞可同时读取两个标签;②多位碰撞,筛选条件转变为:最高碰撞位置0,其他碰撞位置1;③每读取标签成功后将当前筛选条件转变为上一个筛选条件,如继续发生多位碰撞,执行②,否则执行③直至全部标签被识别.并通过算法验证表明,折半回溯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较其他二进制算法在性能上有显著提高,且识别过程不用考虑碰撞位连续还是间隔的问题,访问效率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已得到的冲突信息,有效减小判断过程中数据的传输量。通过对新算法的分析,可知本算法相对于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莫磊  陈伟  任菊 《计算机应用》2017,37(8):2168-2172
针对射频识别(RFID)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搜索次数多、通信数据量大等问题,在后退式搜索树算法和时隙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数型双时隙RFID防碰撞算法CBS。CBS算法根据标签中的时隙计数器和阅读器收到的碰撞位信息对标签进行逐级分类搜索,并将应答标签分为两组,分别在两个时隙向阅读器返回数据信息;且阅读器仅发送最高碰撞位位置信息,而标签仅返回最高碰撞位以后的数据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RBS)算法相比,CBS算法搜索次数减少了51%以上,数据通信量减少了65%以上。CBS算法性能优于其他常用防碰撞算法,能大幅度减少搜索次数和数据通信量,提高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新算法在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基础上, 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可以准确识别碰撞位的特性, 通过计算碰撞因子, 估计标签数量, 从而在标签数较多的分支内选择动态四叉树搜索, 反之选择动态二叉树搜索. 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 新算法克服了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缺点, 在减少碰撞时隙数的基础上, 又减少了空闲时隙数, 大幅度地提高了搜索效率和时隙的吞吐率,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RFID系统中,为解决多个标签同时与阅读器交换数据所引起的碰撞问题,必须采用一定的防碰撞算法,标签防碰撞技术是RFID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典型的二进制及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根据标签碰撞的特点,充分利用已得到的冲突信息,采用休眠计数的方法,使搜索范围大大缩小,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比已有的二进制及动态二进制反碰撞算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扼要分析目前针对标签防碰撞问题采用的防碰撞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基于跳跃式动态搜索(JDS)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JDS标签防碰撞算法。算法将栈思想引入到新的跳跃式策略前后搜索中,避免出现空闲时隙。在读写器问询时,利用标签反馈信息记忆部分已知信息,采用不定长动态传输方式及调整策略识别标签的未知数据位,减少了读写器搜索次数及系统传输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传输量大大减少,吞吐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