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钢筋是将冷拔低碳钢丝按特定的构造尺寸焊成梯格钢筋骨架作为板类混凝土构件中的配筋,它靠梯格作用与混凝土有较大的锚固力,能有效地分散构件受拉区混凝土的裂缝,并约束其裂缝的开展,从而使冷拔低碳钢丝的设计强度得以充分发挥。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都要好。与同类型的预应力构件比较,双钢筋构件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蒸汽养护周期,设备简单,易于推广。与I级钢筋比较,可节  相似文献   

2.
双钢筋系由两根纵向平行的纵筋与之垂直的短横筋按一定间距焊接组成梯格型骨架,采用双钢筋技术,可以改善钢筋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从而改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分布,减小裂缝宽度,使裂缝开展呈现细而密的特征。然而,目前使用的双钢筋类型主要是由冷拔低碳钢丝或冷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这些双钢筋大多用于小跨度的单向板、过梁、楼梯等构件中,而采用大直径热轧带肋三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充分发挥双钢筋的技术优势,拓宽双钢筋技术的使用范围,对热轧带肋三级钢筋焊制的双钢筋构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钢筋受弯构件的裂缝及变形计算,对双钢筋构件的裂缝特征作了较完整的理论分析。通过试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并针对热轧带肋三级钢筋制成的双钢筋混凝土构件,提出了裂缝计算的建议公式。并与普通构件对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双钢筋是冷拔低碳钢筋用于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一种新的配筋形式。它是由两根互相平行的冷拔低碳钢丝,按一定的间距用短横筋焊成梯格形状,用它来代替普通圆钢配筋,可以增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明显地改善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双钢筋楼板的类型很多,有空心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一批受弯构件模型小梁与足尺楼板试验,研究双钢筋梯格的合理参数(纵、横筋间距尺寸),以及双钢筋受弯构件与光面冷拔丝,刻痕冷拔丝的对比,对双钢筋的工作机理,强度取值及裂缝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双钢筋是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配筋新技术。它是在两根纵向钢筋之间,按一定间距焊以横向短筋而形成的梯格形钢筋。双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具有较大的锚着力,设计强度取值高,可相应地减少钢筋用量。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养护周期比较短,可节约资金和能源。因此,研究应用双钢筋技术,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无粘结筋相对于其周围混凝土可发生纵向相对滑动,因此受弯构件中的无粘结筋对构件抗弯刚度的贡献及其对裂缝开展的抑制作用小于有粘结预应力筋。为了实现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的协调和统一,提出了受弯构件中无粘结筋等效折减系数的概念,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试验数据和按已有公式对设计试件的变形试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无粘结筋等效折减系数的建议取值(α=0.23)。用等效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代替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计算公式中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用等效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代替用于计算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纵向受拉钢筋等效应力计算公式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就可分别得到与有粘结相协调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及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两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普通混凝土板类构件中,采用以冷拔低碳钢丝纵向并联、按一定间距(80~90mm)点焊横筋联结组成梯格的“双钢筋”配筋,已有一定的发展。采用双钢筋旨在改善钢丝与混凝土间的机械咬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双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全过程及其破坏特征、构件裂缝分布和发展、双钢筋横筋的受力特征及作用机理。利用双钢筋生产混凝土构件,可节约钢材与水泥,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及抗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能够在混凝土中滑动,受弯构件中无粘结筋的应变始终在其锚固长度内不断自行调整,而趋于均匀分布。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始终低于相应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而不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筋钢材的强度。此外,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如不配有普通钢筋(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在使用荷载下会出现裂缝过宽,裂缝条数少,间距过大的不利现象。为此,目前国内外均在这类构件中配一定数量的普通钢筋,以补偿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降低造成的抗弯强度损失,并改善使用荷载下不利的裂缝状态。许多国家在自己相应的规  相似文献   

10.
《双钢筋》是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钢筋。由两根冷拔钢筋中间焊以短横钢筋组成,焊成后为梯格形。由于横筋在混凝土中有巨大的锚着力,使普通冷强钢筋依靠握裹力不能发挥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取得了大幅度提高钢筋在混凝土中有效强度的效果。双钢筋是一种发挥冷拔中低炭钢效能的较好方法,可以节约钢材,用它代替我国现  相似文献   

11.
双钢筋是一种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的新型钢筋。它是由两根平行的连续纵筋(钢丝),其间以一定的间距焊上短横筋,形成梯格形式的筋片(见图1)。由于两根钢筋  相似文献   

12.
二降低构件的工作条件腐蚀性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工作条件降低系数如下。三控制钢筋混凝土裂缝开展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挠曲构件由于应力作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即使外挠曲构件,亦由于温度应力”、干湿及冻融交替或凝缩作用等,都极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是非匀质材料,裂缝出现无定,其宽度及间距的变化亦很大。混凝土产生裂缝后,不但会使钢筋受到锈蚀,在水工建筑物中(如水坝、水池、水塔等),裂缝开展会加快混凝土的腐蚀速度。个当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增加时。钢和混凝土有相等的膨胀量。然而在冷却的时候,钢筋回缩到…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点对称集中的同步分级加载方式,对4根配置500 MPa钢筋的大保护层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试验,观测试件的裂缝发展过程,了解此类构件的裂缝特点;同时,结合另外24根大保护层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建议了此类构件的裂缝间距及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配置表层钢筋或箍筋的混凝土梁试验结果,对大保护层混凝土梁提出了裂缝宽度控制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配置500 MPa钢筋的大保护层混凝土梁裂缝发展规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基本相同,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较大,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按照中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对大保护层混凝土梁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得到的计算值普遍大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4.
潘立 《工业建筑》1989,(8):15-2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做法在工程上早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各国在设计上对这类构件中普通钢筋的最小配筋量仍基本从构造措施的角度凭经验确定,使普通钢筋的配筋很难做到经济合理。本文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这类构件中普通钢筋最小配筋量的计算式,并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普通钢筋的最佳配筋范围的计算方法。运用本文方法,设计者可以方便地确定普通钢筋配筋量,使这类构件既能满足抗弯强度、裂缝宽度限值的要求,又能保证无粘结预应力钢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钢材的强度,使设计结果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即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了,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本人就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作用浅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ECC是一种具有假应变硬化特性和多裂缝开展机制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将ECC替代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能有效避免因混凝土脆性导致的开裂和耐久性问题。提出了新型FRP筋-钢筋复合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柱构件,将FRP筋配制在柱构件边角处,而ECC仅用于柱构件薄弱的柱底。为进一步研究ECC与混凝土对柱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5根柱构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ECC替代混凝土用于FRP筋-钢筋复合增强柱构件能够避免因混凝土脆性性质导致的诸多缺陷,有效的给FRP筋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构件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在0.1~0.42轴压比情况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承载力增大,而变形能力变差。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保护层是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它的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等),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亦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某办公楼主体结构完工后第7~9层混凝土构件出现大量顺筋裂缝,检测鉴定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过高,从而导致钢筋锈蚀膨胀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开裂严重部分,进行混凝土剔除,钢筋除锈,涂刷界面结合剂,重新浇筑混凝土等措施。对于轻微裂缝部分外涂渗透迁移型钢筋阻锈剂,封闭构件表面裂缝,外侧面抹30mm厚聚合物砂浆。自处理完毕至今,未发现混凝土构件出现新的裂缝。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常常由于施工、运输、堆放、自然条件影响和受荷超载等原因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如运输、堆放不当而出现的垂直裂缝;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裂缝;钢筋保护层过薄、混凝土碳化或由于化学腐蚀(混凝土浇灌时掺入过量氯盐或静电作用)、钢筋锈蚀引起的顺筋裂缝;超载引起的斜向剪力裂缝或垂直弯曲裂缝等等。构件一旦出现裂缝,有的直接影响承载能力,有的影响刚度,有的虽然不影响强度或刚度,但由于裂缝的存在,有害介质进入缝隙,促使钢筋锈蚀而影响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不论哪类裂缝都有补强、粘合和封闭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钢筋和GFRP筋的本构模型,提出钢筋和GFRP筋混合配置的圆形截面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和截面受力平衡条件,并推导出了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通过与现有规范、规程相对比验证,得出建议公式可作为配置纯GFRP筋或钢筋的圆截面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公式。此外,对5组GFRP筋混凝土梁和2组混合配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抗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纯配与混配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相比都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承载力系数在1.59~2.43之间,证明了建议公式的合理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