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步行化空间的历史演化出发,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品质,分析城市街坊结构、形态、尺度及其变迁特征,论述国内外步行化景观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认为这种景观街道在复兴历史中心区和改造现有衰退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振兴商业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提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首要构成要素,街道同样承担了城市交通、娱乐休闲、商业往来等多种功能,属于城市的重要记忆标志.因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半塘路步行街调研的现状,针对半塘路步行街道的景观改造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城市最具生机的街道空间——商业步行街,已成为改善城市面貌和丰富居民生活的重要户外环境,其景观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于精神需求的重视,现代商业街逐渐倾向于商业、休闲与生态整合一体的设计。另一方面,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绿色街道"、"雨水花园"等模式在缓解城市雨水滞蓄、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调节城市气候等问题上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绿色商业步行街成为绿色街道、商业和休闲文化结合的载体。本文结合武汉市典型商业街道调研的现状,从铺装形式、种植区域、绿化基础设施三个方面针对商业步行街道的景观改造设计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设计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街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活动场所。当前,通过"车本位"设计理念设计的城市街道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交通拥挤、不安全、步行空间狭小、舒适性、景观性不足,直接导致了街道的活力不足,街道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实现街道的安全、人性以及舒适性成为了城市规划及建设者的共同目标。笔者通过对西方国家近年来"完整街道"设计理念的研究、分析,并结合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案例,提出道路改造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以期望可以为相关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功能主义城市倡导的机动车交通主导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居民的步行行为边缘化。倡导人本街道设计、让城市回归街道生活的声音日益强烈。本文通过分析人本视角下伦敦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理念,归纳伦敦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步行区特征,解读伦敦可步行性街道空间营造经验:修建和管理步行性街道、步行规划设计和步行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并从交通发展观念、步行街道管理和步行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步行街道营造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步行空间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郭茹  王洪成 《风景园林》2020,27(10):99-105
以人的步行活动作为生活服务街道景观设计的关注点,营造更加人性化的街道景观,有助于提升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街道公共空间居民日常生活体验。以天津市中心城区生活服务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实地勘测法、快照法对街道景观特征与步行活动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散点拟合分析,明确街道景观空间和要素特征对不同步行活动类型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包括人行道长度、人行道宽度、近线率、街头交往场所密度、店面密度、空间功能混合强度、座椅总长、铺装质量指数在内的生活服务街道景观特征指标对不同步行活动类型的影响趋势明显不同。从街道景观空间和要素2个方面提出有利于步行活动体验的生活服务街道景观优化建议,对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街道景观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机动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非机动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北京老城区非机动交通综合反映了交通矛盾。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非机动交通空间景观在设计及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人本位的非机动交通空间景观优化原则,致力于调和城市机动车交通和步行/自行车交通之间的矛盾,强调非机动交通空间生态环境营造,合理配置街道景观资源,从而创造一种安全、舒适、便利并富有情趣的宜人的街道环境,这将有助于老城区街道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街道空间即人的步行空间。本文围绕"五性三感",即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街道空间的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和安全性作为评价准则,构建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估体系,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住宅区街道、学校街道、商业街道、历史街道和景观休闲街道5类。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评出各个街道类型中品质最高的街道,希望该评价体系能在街道人居环境大数据体检监测工作中发挥必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步行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对营造城市低碳环境及优化人文品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街道的可步行性评价与设计管控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现阶段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缺乏科学性、指标测度方式不明及赋值范围缺乏依据等问题,文章以上海市的15条街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方街道设计导则,构建了道路需求分异下定性和定量法相结合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Os M道路数据、POI数据、百度街景图片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机器学习拟合的图像语义识别、专家打分法、相关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总结出各级各类街道步行环境的特征、差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套分级、分类街道空间设计导控的策略,探索不同街道特征下实现街道可步行性最佳化的方法,为国内各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植物景观是其组成部分之一,除空间构成的作用外,还具有美化及生态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在健康疗愈导向下,基于愉悦度视角,以武汉市9个街道植物空间为样本,对其尺度特征(可步行宽度、高度、宽度、边长、面积、形状系数、植物边长占比)进行现场调研及数据采集,同时对空间中步行愉悦度进行评价,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影响街道植物空间步行愉悦度的尺度特征指标有可步行宽度、高度、宽度、边长、面积,其中高度、宽度、边长、面积与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建设城市疗愈街道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帮助提升城市街道的人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