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志刚 《市政技术》2012,30(4):43-46
随着道路交通量及车辆载荷的提高,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下陷问题随即凸显出来。针对该问题的形成原因、防治建议以及成功治理的案例,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特别对该问题的防治提出了以下2条建议:1)检查井钢筋混凝土底板采取强制预制的措施;2)将先于路面施工涨检查井的工艺,改为路面施工完成后再涨检查井,将稳固井圈的C30混凝土改为黑色钢纤维C50混凝土,并且浇筑至于与路面齐平。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旧路沥青化改造中,如何防治旧路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下陷,是沥青化改造能否体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该病害的成因,结合笔者多年工程设计施工经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方法。主要有:1采用特制C50钢纤维早强混凝土进行检查井起落改造;2对特别严重的旧路检查井周边进行反挖回填,且采用速凝混凝土浇筑回填;3将先涨高检查井再施工路面的工艺,改为路面施工完成后再涨检查井;4提高井座、井盖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卢凯明 《江西建材》2013,(3):179-180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道路排水检查井和进水井是必不可少的设施。采用何种材料的检查井井座井盖就成了市政建设技术人员的任务,要求做到防盗,安全,经济。钢纤维复合混凝土井座井盖具备所有技术要求,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首要选择。结合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的经验,对钢纤维复合混凝土井座井盖生产和使用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希望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超早强混凝土由于其早期强度高的优异性能,在公路、桥面的维修加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硫铝酸盐水泥、钢纤维、0.32~0.45的水灰比、聚羧酸减水剂以及膨胀剂,配制出4h之后的强度20MPa、抗劈裂性能好,用于道路检查井周边病害修复的超早强复合混凝土。试验结果及现场施工反馈表明,修复后的道路检查井周范围路面早期强度高、路面沉降小、耐久性高。  相似文献   

5.
谢杨  曹军  柏光平  刘小虞 《四川建筑》2012,32(5):162-163
通过介绍钢纤维混凝土在光缆厂车间地坪中的应用,阐明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在计量、搅拌、运输、振捣、找平压光及养护等全过程的工艺及方法,为类似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谢剑锋  王勇  张恒喜 《山西建筑》2009,35(36):124-126
阐述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方法、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查,分析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综合效益,探讨了湿喷工艺存在的缺点,以推广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环线地面快速路检查井井盖经探讨,在普通钢纤维混凝土井盖的基础上,开发了球墨铸铁混凝土填充井盖。一年多实际使用,证明使用情况良好,未发生井盖破损更换的现象,防盗、防跳、防飞、防噪声、防沉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用喷射工艺施工钢纤维混凝土,即能使钢纤维均匀掺合于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性能,又可节省模板,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喷射工艺及其使用材料的组成与配比,还简单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国外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已提出过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对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工艺问题涉及不多。我们在研究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之后,为尽快应用于实际工程,着手研究、解决了施工工艺问题。为此,除在实验室试验外,还结合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有关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实际应用表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良好,工艺合理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承台的受剪性能,进行了12个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承台受剪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承台有效厚度、钢纤维体积率、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果表明:承台发生剪切破坏;随着承台有效厚度和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承台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在0.39%~1.18%范围内增大及采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可提高承台刚度和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承台受剪机理,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考虑钢纤维在高强混凝土裂缝处的应力传递,提出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JGJ/T 465—2019《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中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对比,文中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混凝土在地道桥引路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诚 《工业建筑》1995,25(11):40-44
通过实例,阐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艺过程,在钢纤维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钢纤维混凝土实现商品化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屋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明  曾小建 《建筑技术》1994,21(4):215-219
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推动了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的发展。本文对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屋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屋面的设计、材料要求、施工、防水层耐久性和抗冻性进行了详细论述;对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屋面作了经济分析。并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屋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按随机状态分布的短纤维采用喷射工艺施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同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①节省模板材料;②加快施工进度;③工作简便.机动.灵活.具有较广的适应性;④它为混凝土提供的微型配筋可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显著改善其抗裂性.延性、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对混凝土抗裂性的有利影响;针对钢纤维的体积分数、品种、外观形状、长度等特征参数对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掺入体积分数为1.5%,弓形60mm钢纤维的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效果最好;提出了在钢纤维体积分数较大的条件下判定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以采用施加外部机械力作用的维勃稠度法较为合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混凝土在市政桥梁桥面铺装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优势,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市政桥梁桥面铺装中施工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国外技术开发简讯采用发泡剂、消泡剂搅拌钢纤维混凝土采用发泡剂、消泡剂拌制钢纤维混凝土是新开发力搅拌工艺。以往采用搅拌机搅拌钢纤维混凝土,由于搅拌性能与工作度的影响,钢纤维的掺量的容积比,其上限应不超过2%。新开发的搅拌工艺,其特点是:钢纤维的掺量即使...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6个尺寸为150mm立方体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标准试件,进行了钢筋全长粘结的拔出试验,分别量测出光圆钢筋、变形钢筋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荷载与自由端的粘结滑移关系,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和钢纤维类型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根据现行《钢纤维混凝上试验方法》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对光圆钢筋与高强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无显著影响;对变形钢筋与高强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有一定影响,但缺乏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对试件破坏形态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现行《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有关粘结性能的试验方法不适用于高强混凝土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大掺量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具有抗拉、抗弯、抗冲击爆炸、耐疲劳、阻裂、限缩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开发与应用潜力极大。本文采用常规材料和一般搅拌、振动成型工艺方法配制出大流动度大掺量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研究了矿物总掺量及搭配比例、钢纤维体积率变化等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地提高,但并不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支护湿喷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新民  李世秋  吴村  白瑛琦 《混凝土》2004,(12):68-69,74
分析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性能与特点;论述在隧道工程中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满足新奥法的要求及其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隧道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彭奥  焦楚杰 《混凝土》2020,(8):67-71,78
通过3组不同钢纤维分布方式的混凝土组别对比,对相同基体配合比的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基体素混凝土进行立方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虽然钢纤维只小幅提升了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对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有较大改善,其中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组别对基体混凝土抗折性能提升略高于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组别,而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材料利用率明显高于钢纤维混凝土组别。试验还发现,随着钢纤维体积率及钢纤维混凝土层高度的增加,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劈拉强度都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