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挤出发泡过程中聚合物/超临界CO2发泡体系的形成是气体在剪切混合作用下,通过对流扩散,完全溶解进聚合物形成物理性质均一的均相体系的过程。剪切作用对均相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剪切对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成功设计了微孔发泡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不同剪切速率作用下均相体系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聚合物和气体的混合程度明显增强,泡孔分布变得均匀,泡孔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3.
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CO2挤出发泡实验装置上,研究滑石粉和纳米SiO2成核剂对超临界流体/PS挤出发泡的影响,着重分析滑石粉含量对XPS表观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滑石粉质量含量低于0.5%时,随滑石粉含量增加,XPS的表观密度快速下降,且泡孔尺寸降低,泡孔密度增大,但当滑石粉含量大于0.5%后,这种影响趋势减缓;对于纳米SiO2成核剂,在研究条件下并不能显著改善XPS的表观密度和泡孔结构,采用SEM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在PS中并没有达到纳米分散,且容易团聚,是导致其影响发泡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过氧叔丁醇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氧叔丁醇(TBHP)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是高分子合成中重要的引发剂,在有机合成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1]。TBHP和DTBP的合成方法很多[2,3]。TBHP的合成方法有[4]:氧气自氧化法;过氧化氢法;臭氧反应法等。DTBP的合成方法有[5]:碱催化合成法;酸催化合成法;金属离子催化法;自氧化法等。MilasNA等人报道了以叔丁醇、双氧水为原料,以硫酸作催化剂而合成TBHP和DTBP的方法[2,3],产率分别为51%和85%,该法属于合成TBHP的过氧化氢法和合成DTBP的酸催化合成法。本文针对此法操作较为繁琐,反应时间较…  相似文献   

5.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在连续挤出发泡过程中研究了超临界CO2用量对高熔体强度均聚聚丙烯(PP)发泡成型过程的影响.随着超临界CO2用量的增加,发泡挤出机口模压力降低,试样发泡倍率降低,泡孔尺寸变小,泡孔密度提高.在w(CO2)为3%,5%时,得到发泡倍率最高为13左右的PP发泡材料.w(CO2)为7%,发泡温度为12...  相似文献   

6.
徐兴家  甄卫军  赵玲 《中国塑料》2019,33(7):117-129
阐述了超临界CO2发泡制备聚氯乙烯(PVC)微孔塑料不同工艺过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介绍了CO2在PVC中的溶解扩散行为及CO2对PVC的增塑作用;分别论述了应用间歇升温发泡法、间歇降压发泡法和连续挤出发泡法制备PVC微孔材料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发泡工艺过程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各发泡工艺过程中影响因素和PVC配方组成对发泡样品泡孔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超临界CO2发泡制备PVC微孔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在不同发泡工艺条件下制备了聚苯乙烯(PS)发泡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S发泡试样的泡孔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发泡工艺对PS发泡试样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泡温度的升高,PS发泡试样泡孔尺寸增大,泡孔密度下降,而泡沫密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发泡倍率与此相反;增大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可提高试样的发泡效果。当发泡温度为136℃,保压压力为20 MPa,保压时间为4 h时,PS发泡试样的发泡效果最好,其泡沫密度为0.043 g/cm~3,发泡倍率为24.4,泡孔尺寸为59.8μm,泡孔密度为6.20×107个/cm~3。  相似文献   

8.
CO2/PS挤出微孔发泡成核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孔物理发泡是利用气体/聚合物熔体系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在释压降温过程中气体产生相分离而获得发泡的方法。在连续挤出过程中,要提高体系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则必须有大量的气体在高压下溶解到聚合物熔体中去。  相似文献   

9.
将超临界流体技术与微孔发泡技术结合,阐述了制备微孔发泡塑料常用的几种方法(间歇成型法、连续挤出法及注射成型法),比较了几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微孔发泡塑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发泡剂的优势及两种技术结合后所带来的成果及挑战。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发泡聚丙烯挤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等规聚丙烯(PP)共混改性,实现PP的超临界CO2挤出发泡成型。考察了熔体温度、机头压力和CO2浓度对改性PP发泡过程和泡孔结构的影响。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出发泡倍率高、泡孔形态完整的改性PP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采用纳米黏土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改性的线形聚丙烯(LPP)挤出发泡制备幅宽300 mm的发泡聚丙烯片材,研究了CO2注气量、机头温度和纳米黏土的加入对产品密度和泡孔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黏土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聚丙烯的可发性。在注气档位为0.5,机头温度为157℃时得到的发泡聚丙烯片材密度为0.454 g/cm3,泡孔密度为3.37×107个/cm3。  相似文献   

12.
低密度聚苯乙烯仿木线材挤出发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聚苯乙烯(PS)化学自由挤出发泡工艺,探讨了合成级新料与再生原料树脂的特性对发泡效果和发泡制品冲击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放热型改性AC发泡剂、吸热型改性NaHCO3放热吸热复合发泡剂对再生料PS发泡制品的密度、泡孔结构、气孔均匀度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发泡剂对发泡制品芯层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含量为1 %时,采用AC发泡剂和复合发泡剂的发泡制品的密度分别为0.47 g/cm3和0.39 g/cm3。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的组合发泡剂对聚苯乙烯(PS)在串联挤出发泡机组中进行连续挤出发泡,探讨了不同含量发泡剂和不同发泡温度对PS发泡行为的影响。通过真密度测定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发泡制品的密度、发泡倍率和泡孔形态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复合发泡剂后,PS发泡制品的泡孔密度明显提高,发泡倍率增加,泡体结构优于单独使用物理发泡剂或化学发泡剂的发泡制品。在发泡温度为120℃,CO2注气量为5 mL/min,化学发泡剂用量为3份,SiO2用量为1份时,样品具有最佳泡孔形态,发泡倍率为18.42,泡孔密度为3.53×106个/cm3。  相似文献   

14.
以氧化钡为催化剂分别在超临界甲苯和正己烷的介质中考察了聚苯乙烯(PS)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甲苯的效果优于正己烷.在超临界甲苯介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原料配比对聚苯乙烯转化率、苯乙烯收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确定了聚苯乙烯在超临界甲苯中催化降解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反应时间30 min,甲苯和PS质量比为15.0.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物理发泡剂,进行软质聚氯乙烯(PVC)的发泡试验研究。探讨了实验过程中主要助剂用量对发泡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C用量为100份,交联剂为0.5份,泡孔调节剂为6份时,发泡材料各项性能较为优异。添加了成核剂纳米Ca CO3后,相比于纯PVC发泡体系,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都有所减小,当成核剂含量为5份时,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最小,为0.294 g/cm3,发泡倍率最大为3.873倍。材料微观的泡孔分布更为均匀,泡孔密度提高到原来的近3倍,泡孔的平均直径较没有添加成核剂的体系缩小了近一半,平均孔径为35.7μm。  相似文献   

16.
聚苯乙烯在超临界二甲苯中的解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聚苯乙烯在超临界二甲苯介质中的解聚反应,温度为340-390℃,压力为5MPa,10MPa。产的相GC-MS分析表明解聚产物多达107种,含量最多的是苯乙烯的二聚物,丙基苯和对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在实验取值范围内,主要产物苯乙烯二聚物及解聚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一级反应的基础上,由数据拟合求出了反应活化能,频率因子及反应速率常数的表达式,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The solubility of styrene from polystyre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is measuredat 323 K,333 K,and 343 K in the pressure range from 12 to 28 MPa.Based on the associationconcept and the theory of dense gas sorption in polymers,a displacement and association mechanism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the monomer from the polymer is proposed.And,a nove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orrelating the solubility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s is also proposed in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