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比较分析施工人员减量化行为的转变,论证《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对施工人员减量化行为的影响,结合Ajzen 的计划行为理论设计了施工人员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意识量表,并于2009 年和2013 年对深圳市施工企业人员展开了两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条例颁布实施后,施工人员减量化行为频率提高幅度为16.7%;减量化行为的改善主要是由知觉行为控制力提升引起的;施工人员是否实施减量化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实施减量化行为。建议政府制定强制性的减量化行为实施细则,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减量化目标,以提升施工人员感知到的社会压力,进而促进施工人员的减量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行为理论的视角,对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决定因素模型,运用该模型从态度因素、个性因素、认知因素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废弃物减量化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建筑设计师及废弃物相关管理人员清晰地理解设计阶段导致建筑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从建筑技术、材料管理规划、设计师行为态度、设计师能力、建筑设计、外部制度6 方面归纳了设计阶段影响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水平的因素,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深圳市的建筑设计人员展开广泛调查。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识别出了设计阶段影响废弃物减量化水平的35 个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在设计当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实施废弃物减量化。本文基于规范激活理论建立了建筑设计人员实施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的动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对结果的认知会正向影响责任归因,同时,个人准则对设计人员的减量化设计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均会影响设计人员减量化设计的行为意向。上述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人员的废弃物减量化设计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每年我国建筑废弃物产生量高达35亿t以上,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大量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不仅浪费资源、能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识别影响建筑废弃物管理的主要因素,并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者相结合,形成了建筑废弃物管理流动链,构建了建筑废弃物可持续管理综合分析模型,进而对建筑废弃物管理对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协调运行的良性机制。在对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主导的废弃物减量化管理运行新模式,探讨该模式下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出发,估算了建筑在施工、装修和拆除阶段的废弃物产生量及其比例,分析了各个阶段实现减量化的潜力,明确了实现零排放的关键阶段;同时,根据对有关地区工业化建筑项目实施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验的调研情况,探讨了基于建筑工业化而实现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的主要措施,促进了建筑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设计了施工现场上采用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措施列表;并选择4个具有可比性的工程项目,调查这些减量化措施在现场的执行情况。结合4个案例的建筑废弃物产出量指标,定量地分析了现场减量化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绿地建设注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行建筑废弃物源头削减策略.通过对园区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物流平衡方法,使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较好地满足建设施工对建筑垃圾的需求,减少暂存和运输.最后遵循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世博园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生产符合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再生产品,与基建项目的土建材料需求进行匹配,确保了世博会园区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0.
建筑废弃物填埋法规对促进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填埋法规不成系统且执行效果有待加强。基于此,系统综述了西部6 省市的建筑废弃物填埋法规,重点就法规完善性、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协同监管、填埋设施规划与管理、填埋收费标准,以及填埋行为管理等进行了评述,旨在甄别现行法规体系中的主要欠缺,为完善西部地区建筑废弃物填埋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永法  冯向东 《建筑施工》2013,(12):1115-1116
现如今,建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日益增大,故对其合理回收利用之尤为重要。据此,提出了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与减量化处理方法,并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建设过程中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外运”,对实现绿色施工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后,提出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利用有利于拓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品种,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同时提出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建胡过程中的处理模式,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外运",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在提高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以来,城市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对大量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却忽视了旧城更新与改造过程当中的建筑废弃物的因素。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废弃物因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且特征明显。发达国家在处理城市建筑废弃物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政策、法规以及处理方法,在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分别在建筑物废弃物的治理原则、导向策略与技术措施等3个层次上提出了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浙江省建筑废弃物来源分析和生成量调查,论述了建筑废弃物的利用价值、随意处置的危害以及利用的紧迫性;同时对其利用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表明建筑废弃物分类对其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建筑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阻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的研究现状,强调了中国在建筑垃圾回收方面工作的紧迫性。再针对国外普遍认同的"从源头上消减建筑垃圾并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的相关理论,指出了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根据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减量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施工单位的建筑垃圾回收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吕君 《广东建材》2006,(10):135-136
针对中小建筑安装企业中施工人员缺乏理论知识的情况,从建材选购、构件受力、结构受力和荷载传递等方面阐述了施工人员掌握建筑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然而城镇化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建筑固体废弃物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给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危害性和可利用性等资料,藉此为我国建设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政策和为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废弃物利用多年来的进展缓慢,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并有产品投入市场,但目前部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却陷入了停产的困境.一方面是建设及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不断地被填埋,一方面是利废企业无原料来源,确切地说是企业无法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等成本,产品的市场及影响也在萎缩,因此形成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却举步维艰的局面.建筑废弃物利用不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相关法规对固体废弃物利用直至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都列有鼓励、扶持性的条款.影响建筑垃圾利用的根本因素在于缺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机制.建机制,是落实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创造了很多个世界第一。建筑材料的生产量世界第一,建筑规模世界第一。同时伴随着环境恶化,能耗增减排放招标,建筑废弃物连年激增,这将阻碍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减少建筑废弃物排放,让建筑废弃物能再生使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本文针对建筑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再次利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砖瓦》2018,(11)
随着国内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亟待建立从建筑物设计、施工直到回收应用于建筑中的整个过程中的标准体系,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出发,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涵盖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化标准体系、建筑废弃物处置技术标准体系、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准体系和应用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绿色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另外,对于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和装修垃圾,也必须建立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