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用微机测算苯乙烯/α亚甲基—δ—戊内酯共聚体系的竞聚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两种用微机测算苯乙烯/α-亚甲基-δ-戌内酯共聚体系竞聚率的方法。一是笔者提出的微机动态搜索法,另一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程序流程图,并按置信水平为95%时,计算了竞聚率r_1与r_2的联合置信区域。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自制的丙烯酸-苯乙烯共聚乳液及1~#、2~#增稠剂,进行了增稠乳液的粘度、润湿角、乳胶粒径及动态粘弹谱等的测定。发现丙-苯共聚乳液增稠后的粘接强度(如剪切强度),不仅大于未增稠的共聚乳液,而且也高于纯增稠剂。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前人的工作,提出丙-苯共聚乳液加入增稠剂后,经过增稠剂在乳胶粒上的吸附润湿、增稠剂大分子与聚合物胶粒进行IPN(互穿网络)化、增稠新胶拉的稳定化三个阶段,形成了稳定的丙-苯共聚增稠乳液,即提出三阶段增稠机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丙烯腈(AN)和丙烯酸氨基酯(F)二元溶液共聚合体系,借助于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吸光度比,测定其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微分组成方程计算竞聚率。将两种单体的均聚物共混作标样,绘制A1/A2~m/n标准曲线,由共聚物中两特征峰的吸光度比计算组成,得到合理的竞聚率值为r1=0.7015,r2=2.3735。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苯乙烯原位共聚包覆颜料铝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颜料铝粉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原位聚合法在其表面进行了丙烯酸-苯乙烯共聚包覆,获得了原位聚合的优化条件,并运用SEM与粒度测试对包覆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苯乙烯原位共聚包覆铝粉能够极大地改善铝粉的耐腐蚀性能;其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m(丙烯酸+苯乙烯)/m(Al)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5g、加料方式为同时滴加(丙烯酸+苯乙烯),此时缓蚀效率J最高可达98.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铝粉与聚合物之间起到“分子桥”的作用,使得共聚物能够牢固地包覆在铝粉表面,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系统研究不同单体配比、单体总浓度等条件对P(AA-AM)吸湿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其最高吸湿率达1.05g/g。吸湿实验结果发现P(AA-AM)共聚物的吸湿性能优于其相应的均聚物和传统的无机吸湿材料硅胶和分子筛。采用红外光谱法确定共聚物组成,再由Fineman-Ross方程计算单体竞聚率。得知丙烯酸的竞聚率大于丙烯酰胺的竞聚率且均1,表明聚合物有共聚趋势。SEM照片显示加脲后,共聚物生成孔洞结构,其有效吸湿比表面积增加。TGA分析进一步证明P(AA-AM)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Kelen-Tudos方法, 测定了丙烯腈(AN)与丙烯酸(AA)共聚合反应体系中单体竞聚率,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对单体竞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相悬浮聚合体系中,当转化率小于20%时,两单体的竞聚率同DMSO均相溶液聚合结果相近;随转化率的增加,AN竞聚率增加,AA竞聚率减小,当转化率超过50%后,两单体竞聚率变化不明显.在H2O/DMSO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中,当水含量超过80%后,两单体竞聚率向水相悬浮聚合结果靠近.随溶剂极性增大,rAN与rAA值均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及其月桂醇醚酯共聚物的水溶液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统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1):126-129
合成了丙烯酸月桂基聚乙二醇(23)酯(LPG23),并与丙烯酸(AA)在无分散剂情况下进行了水溶液共聚。产物在盐水或加有小分子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显示了与聚丙烯酸不同甚至相反的流变性能,笔者认为这是分子链上憎水基团的缔合力与带电基团的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在微乳液中的共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γ射线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St/丙烯酸丁酯(BA)在微乳液中共聚合,微乳液共聚合与本体共聚合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种引发剂之间也不相同,在微乳液共聚合的聚合初期,BPO引发时,共聚合场所为大聚合物粒子的内核;而γ射线引发时,为单体溶胀胶束的乳化剂层。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I]、单体总浓度[M]、乳化剂含量CE和聚合温度T对微乳液共聚合的最大聚合速率Rmax和共聚物粘均分子量Mη的影响.测定了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结果得到Rmax∝[I]^0.90[M]^1.49CE^0.73exp(-6116/T),M^-,∝[I]^-1.60[M]^-1.22CE^-1.43exp(3496/T);rst=0.55,rBA=0.23.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D120)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聚合后过氧基团以侧基的形成被保留在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凝胶色谱分析发现,随原料单体中D120比例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窄,DSC分析发现共聚物中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随D120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高于D120单体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苯乙烯与D120的竞聚率为:rD120=0.700,rSt=0.714。 相似文献
14.
用敏感点法设计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甲基丙烯酸丁酯(BMA,M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2)共聚物的组成,用Error-in-VariableMethod(EVM)计算方法求得在60、80、100、120和140℃时自由基本体聚合时体系的竞聚率,分别为(r1=1.0198,r2=0.9946)、(1.000.1.038)、(1.0614,0.9927)、(1.0088,1.0017)、(1.0962,1.0208)。以及温度对竞聚率的影响,由竞聚率的结果表明,这一对单体从共聚合角度看,其结构非常相似,共聚合反应接近于理想共聚合。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乳液共聚物的热分析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由DSC、DMA及TG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MA方法能更好地表征N-PMI组分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它一方面可以确定玻璃化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测定材料模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紫外光固化过程的研究E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探讨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Polyurcthane acrylates,PUA)的合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由此找到了最佳合成条件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PUA。同时,还系统地考察了PUA的结构、活性稀释剂、光引发体系等对紫外光固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4-羟基-2,2,6,6-四甲基氧化哌啶醇(HTEMPO)存在下实现了苯乙烯和丙烯腈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具有不同丙烯腈含量的窄分布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由于HTEMPO和末端丙烯腈增长自由基间发生氢转移反应,导致复杂的共聚合反应,增加了共聚物组成的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以苯衍生物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脱水反应,制得苯乙烯类单体。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类单体交替共聚,制备了聚[1-氧化-2-(取代苯基)丙撑]。采用IR、NMR、元素分析以及广角X光散射对该聚合物以表征。对聚(1-氧代-2-苯基丙撑)固体粉末和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发现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质量减少。该共聚物由于无γ-H原子,在紫外光照初期时,不能发生NorishⅡ型反应,只能按照NorrishⅠ型反应进行光降解。此外,还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于聚(1-氧代-2-苯基丙撑)间甲酚溶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进行了研究,三乙胺对该聚合反应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马来酰亚胺用活性稀释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稀丙基甲酚醚、烯丙基甲酚、烯丙基甲酚和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BMI所得树脂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有效地降低BMI的粘度,与BMI反应性良好,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耐湿热性优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