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化的液化判别概率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文中,液化极限状态函数和液化概率函数分别来自ANN模型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根据这两个函数和Seed的地震应力公式,作者提出简化的液化判别概率公式N=αβN0.N是临界液化锤击数;N0是给定震级、加速度、概率水平、土层埋深和水位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α为土层埋深水位修正系数,是埋深的非线性函数;β为基准值震级修正系数.该式简单实用,可用于液化风险决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改进中国规范中土液化判别准则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P网络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和可靠度理论,建立极限状态的抗液化阻力比函数和液化概率函数。沿用原抗震规范中液化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概念,建立了简化的液化判别概率方法。该法以液化标准贯入锤击数作为估计液化势的基本依据。基准值是给定地面加速度、土层埋深、地下水位的液化临界锤数,也与震级大小和液化概率有关。为了对不同震级和土层中任一点进行液化判别,引入土层埋深水位以及震级大小对基准值的修正系数。为了方便工程应用,也给出了按地震分组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中砂土液化易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造成建(构)筑物破坏,引起安全问题。本文针对砂土液化问题,分析了砂土液化机理及砂土液化影响因素,介绍了三种基于标准贯入击数的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方法。针对三种判别方法分析砂土埋深、地下水位和抗震设防烈度对临界标贯锤击数的影响,从临界标贯锤击数和液化指数方面探讨了三种液化判别方法的异同点。结合工程案例,说明不同判别方法对场地液化判别结果不一致,从而导致采用不同的抗液化措施,引起工程造价改变。  相似文献   

4.
现执行的规范对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饱和砂土液化的应用条件有不同的要求,通过分析应用条件不同,对液化评价的影响,指出若采用场地整平标高作为场地液化计算的起始标高,对实测的标贯击数尚需进行校正,而粘粒含量宜以实际粘粒含量进行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结合山西典型液化场地,为提高场地的抗液化性能,选用双元复合地基和预应力管桩加固两种地基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地基处理前后同一孔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与计算出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进行比较,分析处理前后场地的可液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双元复合地基和预应力管桩加固地基都可以提高地基土的抗液化性能,双元复合地基比预应力管桩加固效果更佳。同时,结合相关室内试验,基于本工程指出:当桩间距采用3D(D为桩直径)时,能比较有效地提高液化土的抗液化强度。为液化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量的粉土层,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液化破坏。根据不同的沉积历史选取4个典型研究区,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剪切波速测试等原位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饱和粉土层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及其液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采用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进行液化判别的方法结果较好;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震液化破坏主要发生在埋深1~5 m的黏粒含量为10%~15%的饱和粉土层中,建议该地区粉土层的地震液化初判条件中考虑土层埋深的影响,同时对是否发生液化的临界黏粒含量百分率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液化判别的双曲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锐  赵倩玉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1):2061-2068
基于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双曲线形式的液化判别新模型。采用中国大陆以往156例液化数据完成了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新公式构造,利用近来集集和阪神地震312例液化新数据进行了检验,并与现有规范方法和Seed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双曲线模型和液化判别公式对不同地震烈度、地下水位和砂层埋深均有较好的适用性;新模型弥补了现有规范Ⅶ度下浅层液化(砂层埋深小于10 m)判别偏于危险的缺欠,对Ⅷ度和Ⅸ度下浅层土液化和非液化场地的成功率比现有规范表现得更为均衡;新模型可满足临界曲线浅层内快速变化、深层时明显变缓的客观实际要求,克服了规范Ⅷ度、Ⅸ度下深层土(砂层埋深10~20 m)判别严重保守的弊端;新模型具有渐近线形式,更符合实际情况,消除了Seed方法中标准贯入临界值随土层埋深增加先递增后递减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面波速度与剪切波速度、标准贯入锤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通过面波频散曲线的拟合结果,可以计算出地下不同速度层的剪切波速度和标准贯入锤击数。文章以面波速度为基础,分别运用两种方法评价液化地基的处理效果,并与标准贯入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通过面波速度计算标准贯入锤击数对处理效果的评价与标贯试验的实测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巴楚—伽师 Ms6.8 级地震液化现场勘察和测试为基础,获取了 47 个场地的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分析了现有基于标准贯入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新的砂土液化判别公式。分析表明国内外现有基于标准贯入击数的砂土液化判别公式不适用于新疆地区,中国现有规范对此次巴楚地震非液化点判别成功率 88% ,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 38% ,会给出明显偏于危险的结果。以新调查数据建立的砂土液化判别模型由地震烈度、实测标准贯入击数、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地下水位、砂土埋深等 5 个参数构成,其中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以及地下水位和砂土埋深的影响系数分别采用归一化方法和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给出。与中国现有规范相比,新疆巴楚液化土层有所增加,推导出的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远小于现有规范,表明巴楚地区抗液化能力显著低于以往形成我国规范时调查的可液化场地,深层土和低水位砂层液化可能性更大。所建立的砂土液化判别新公式,液化回判成功率为 91% ,非液化回判成功率为 85% ,表明构建的模型合理,计算公式可靠,同时新公式延续了中国现有规范的基本形式,工程使用方便,可为新疆地区区域性规范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晓菊 《山西建筑》2005,31(6):58-59
在大量野外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室内微型贯入试验的原理及其微型贯入击数的变化规律,论述了野外标准贯入试验与室内微型贯入试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粉土液化判别上室内微型贯入试验可替代野外标准贯入试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中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求钻杆直径为42mm,目前北京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越来越多地使用ф50型钻杆,得到的标准贯入击数直接进行地基土液化判别、地基土承载力确定和参数选取的真实性无法判断。本文通过在北京地区7个场地进行不同杆径的标准贯入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钻杆长度为3.0~20.0m时,砂土中ф42型钻杆标贯击数与ф50型钻杆标贯击数比值为0.94~0.99,随着钻杆长度的增加,其比值由较大值向平均值倾斜;粉土中ф42型钻杆标贯击数与ф50型钻杆标贯击数比值为0.88~0.93,随着钻杆长度的增加,其比值向较小值倾斜;黏性土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对砂土地基进行液化判别时,当使用ф50型钻杆得到的标贯击数处于液化边界线附近且判定结果为不液化时,实际上存在液化的可能性,建议使用ф42型钻杆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液化判定。本研究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对地区经验积累和指导工程实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粉土和砂土液化是地震和工程震动引起的显著的地质灾害之一,且往往危害巨大。本文首先介绍了液化现象的发生机理及相关抗震规范的变化历史,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版)中关于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判别步骤,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三种规范中对液化判别的区别与联系。继而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液化计算的对比分析与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式的研究探讨,指出公路规范的液化判别经验公式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铁路规范无法定量估计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危害程度以及这三个规范均存在低估砂土中黏粒含量作用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旨在使工程实际中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判别计算更具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自动存在的问团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在灌注基础施工一章中对贯入度控制有所规定,第6.2.4.1条,对于摩擦桩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士深度的控制以标高为主,并以贯八度控制(或贯入速度)为辅”,第6.2.4.2条,对端承桩当采用锤击流管法  相似文献   

14.
标贯是砂土地基最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为了解榆林毛乌素沙地的地层与地基承载力情况,开展了标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表以下5 m深度范围内,修正后锤击数变化不大,表明风积沙地层比较均匀,采用原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提出的标贯锤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经验关系式得到的数据比较合理,但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相比偏小;采用标贯击数直接判别的风积沙密实度为中密~密实,稍高于通过Meyerhof公式所计算的相对密度而判别的密实度;采用Peck公式由标贯击数估算的内摩擦角,与直剪试验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陕西榆林新机场跑道地基处理工程的现场试验,统计了经无填料振冲法处理后的地基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荷试验两类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细砂地基标准贯入锤击数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与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给出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与砂土地基承载力的参考数据做了对比.分析发现,本工程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与承载力的关系和原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参考值相差甚远,表明在使用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必须参考具体地区的经验并结合其他原位测试手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纺织设计院宿舍楼、办公楼及山西省纺织厅办公楼,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西段路北,距汾河河床约300米的一级阶地上,地基受力层范围内为第四纪全新世河床冲积,地下水位-3.5米左右,表层为轻亚粘土,下部为砂土,以中砂为主。现场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抗震设计规范》的砂土液化临界贯入锤击数,在地震力作用下有可能液化。其静力触探如图1所示。为消除或改善地震时可能发生的砂土液化,经山西省建五公司、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太原工学院、山西省纺织设计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量的粉土层,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液化破坏。根据不同的沉积历史选取4个典型研究区,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剪切波速测试等原位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饱和粉土层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及其液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采用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进行液化判别的方法结果较好;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震液化破坏主要发生在埋深1~5 m的黏粒含量为10%~15%的饱和粉土层中,建议该地区粉土层的地震液化初判条件中考虑土层埋深的影响,同时对是否发生液化的临界黏粒含量百分率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液化现象显著且砂砾土液化占很大比重,而我国一些地区砂砾土分布广泛,发展相应液化预测和判别方法十分必要。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来源于砂层(细粒土)液化资料,且按规范规定标准贯入试验不适于砂砾场地,故现有规范中基于标贯的液化判别方法对砂砾土不可行。以汶川大地震液化震害调查和现场测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动探试验)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和公式。结果表明:砂砾土液化判别由初判和复判两部分组成,初判以排除不可能液化及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情况为目标,复判则可采用动探击数N120为基本指标的计算模型。初判包括地质年代、埋藏条件和含砾量3个条件,复判模型则由动探击数基准值、含砾量、砂砾土埋深、地下水深度和地震烈度等5个参数组成。根据此次地震液化砂砾土埋深及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归一化方法导出动探击数基准值,利用优化方法推导出砂砾土深度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系数。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砂砾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复判模型和公式表达简单明了,回判成功率较高,且与现有规范具有连续性,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力触探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力触探是针对砾性土力学性能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势。分别在成都平原和美国Utah地区选取典型砾性土场地,进行中美联合动力触探和有效锤击能量的测试与标定,结果表明:1在成都平原3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1321个重锤锤击能量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的平均值约为90%,标准差为7.7%,锤击数离散性受设备操作方法的影响较大;2在美国钻机上安装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标准探头,可以有效穿透选取的试验深度为20 m的砾性土场地,并进行分层、力学性能评价;3在美国Echo dam下游坝基上2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美国动力触探1438个重锤锤击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约为74%,标准差为8.7%,锤击数离散性受拉绳、钻杆摩擦力的影响较大;4对锤击数进行能量修正之后,以2008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为背景、以动力触探锤击数为基本指标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具有国际通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震事件出现概率及给定地震事件的液化条件概率可估计液化的危险性。液化条件概率由binary-logistic模型对液化和未液化历史情况的基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给定地震事件出现概率来自常规的地震动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基于性态地震工程理念,将液化安全系数和标准贯入锤击数(SPT)分别作为工程需求参数,计算特定场址液化概率。计算结果可用液化安全系数或液化需求锤击数的危险曲线来表示。基于性态的液化危险性估计途径可能比常规的方法更合理和一致地预测不同地震区场址出现液化的可能性。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地区不同地段各种设定土层情况进行液化危险性分析,分别得到了液化危险曲线。为便于工程应用,根据上述分析得到的大量样本及液化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概念和土层埋深水位影响系数,提出了北京地区液化危险性评估的简化方法。相信其他地震区采用类同的方法也会得到适合该地区的液化危险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