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等应变假设,采用非线性渗透及压缩模型,考虑真空度沿深度线性衰减以及随指数时间增加、附加应力随深度线性减小、有效电压随时间指数衰减特征,推导瞬时加载、单级加载和多级加载方式下的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电渗竖向排水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通过与现有文献中的试验和数值结果对比,验证推导的解析理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该解对真空...  相似文献   

2.
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技术的固结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真空预压与电渗联合加固时存在水流方向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室内试验中开展真空预压与电渗不同联合方式对淤泥脱水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与电渗异步加固时能够获得比其他联合方式更好的加固效果,而真空预压与电渗交替加固的时间对加固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若交替时间太短,真空预压与电渗将不能充分发挥排水作用,若交替时间太长,真空预压与电渗所提供的能量将不能被充分利用。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测排水量或排水速率的变化不断调整真空预压与电渗交替加固时间。  相似文献   

3.
依托珠海铁建广场项目开展现场试验,简要介绍此技术的施工工艺,对膜下真空度、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温度计等进行了全程监测,确定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并分析电渗板深度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KG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技术的加固效果优于真空预压法,在一定范围内,电渗板长度越大,EKG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技术对软土层的加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即便在不排水、不排气条件下也将发生体变,这为预测非饱和土不排水、不排气力学特性带来了困难。基于三相孔隙介质理论,结合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推导了不排水、不排气条件下非饱和土三轴剪切三相耦合控制方程,对非饱和土的不排水、不排气三轴剪切特性进行预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描述非饱和土在不排水、不排气条件下的水力–力学特性,如体缩特性、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增长以及饱和度增大等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证实了所提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同属排水固结法,二者各有优缺点,文中结合工程实例较详细地论述了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联合加固软基的原理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7.
考虑电导率变化的电渗固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渗是一种有效的软基加固技术。电渗过程中,随着土体的排水固结,其电导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自行开发的轴对称电渗试验仪开展室内电渗试验,分析电渗过程中土体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土体电导率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发展渗流场与应力应变场耦合的电渗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电渗过程中土体内电势分布和电势梯度均会发生变化,考虑电导率变化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接近。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渗处理过程中阳极处沉降最大而阴极处沉降最小;室内试验时,由于阳极处边壁的约束作用,最大沉降则发生在靠近阳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结合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验段某区软基处理工程实例,介绍了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联合法,通过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联合法能够有效加速软土固结,减少软土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9.
 在未打穿竖井情况下,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来处理软土地基,既高效又经济。针对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应用Laplace 变换半解析法来进行分析。通过在竖井底面设置虚拟竖井来模拟竖井下三维渗流情况,并合理考虑真空度损失,得到真空度损失下竖井打入深度与沉降之间的关系。运用Laplace变换与逆变换,得到比较精确的解析解,并对影响竖井渗透作用的几个主要参数,如贯入度、井阻、真空度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竖井最优贯入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采用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处理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的淤泥质软土地基,促使淤土内自由水体排出而固结的工艺。  相似文献   

11.
崔国柱 《山西建筑》2010,36(11):114-116
详细介绍了采用FLAC3D模拟计算真空与真空联合堆方法加固吹填土的路基变形情况,对整个路基的沉降量以及工后沉降进行了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拟法与实测结果很接近,能很好反映实际的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求解水–土耦合的综合方程组可以得到任意时刻的位移和孔隙压力值。理论公式推导和有限元分析过程建立在有效应力原理、连续条件和平衡方程基础之上。在扰动因子的演化方程中自变量取为材料的竖向应变。材料参考状态各部分应变取值一致。扰动状态理论得到的材料变形比只利用弹塑性模型得到的材料变形偏大,这一点与应用损伤理论得到的结果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杂水–力路径下非饱和砂质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采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非饱和砂质黄土开展偏应力作用下固结–加载–增湿–加载、固结–卸载–增湿–卸载2种复杂水–力路径的单线法三轴增湿试验,全面分析水–力路径和应力比对非饱和砂质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轴向应变与增湿剪应变均随应力比的增加而减小;(2)应力比为0.25时,试样未达到饱和便发生剪胀破坏;经历加载路径试样比经历卸载路径试样的增湿剪应变、孔隙比发展更快,率先达到破坏;(3)应力比为0.5和0.75时增湿变形特性基本一致,湿化体应变、增湿剪应变均随湿化参数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孔隙比随着湿化参数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经历加载路径试样的最大湿化体应变、增湿剪应变与增湿前初始孔隙比均大于经历卸载路径的试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合适的土体屈服准则及有限变形理论,通过在桩–土界面设置接触以及在桩顶施加位移荷载建立了符合压桩实际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得到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沉桩产生的挤土位移场,讨论了桩–土界面不同摩擦情况对沉桩产生位移场的影响。并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水平向孔扩张的2种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其摩擦情况是正确模拟静压桩挤土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基真空排水预压的固结变形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关于真空作用的机理还缺乏一致的认识。本文用比奥(M.A.Biot)固结理论分析了新港一个50×60m的试验场地的软土层在真空作用下的固结变形过程。计算结果不但成功地解释了真空作用的机制,而且也大体与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临界状态土力学的框架内,采用Hashiguchi提出的下负荷面本构模型,建议了一个简化的塑性硬化规律,使之能较合理地描述超固结粘土在正常屈服面和下负荷面之间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硬化规律能够较好地描述超固结粘土的许多力学特性如应力应变关系、应变软化以及应力剪胀性等.数值预测结果与室内三轴排水试验结果相...  相似文献   

17.
范立登 《工业建筑》2014,(Z1):685-690
上海迪士尼某地块采用大面积真空预压手段进行地基处理,在真空预压过程中,分别对该地块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进行跟踪监测,预压后期发现部分监测点位的沉降量无法达到预期控制标准。结合勘察报告中的地质资料和现场试验数据,运用Biot固结理论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地质条件、排水板深度、排水板排水性能等因素对真空预压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预测本地块的土体最终沉降量和平均固结度,推算出各监测点的最终沉降量及达到控制标准所需的时间,为后续施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降雨对边坡变形破坏影响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降雨是诱发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降雨入渗对斜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实例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受降雨影响的特征。提出在常规边坡稳定、变形破坏分析计算中应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合真空预压时的实际边界条件,引入负压沿砂井的线性衰减分布模式,将Hansbo砂井地基径向固结理论推广到真空预压(负压)情况,并与现有的董志良解及Indraratna解进行比较,以验证其正确性.结果表明,3种解析解得到的任意时刻径向固结度Ur的关系为:本文解>董志良解>Indraratna解.当时间因素Th≤0.5时,三者间相对误差较大,但绝对误差很小,随着时间的增长(Th>0.5),误差逐渐减小.本文解较Indraratna解更接近较为严密的董志良解,且本文解形式简单,利于工程推广应用.当不考虑井阻作用时,3种解析解均可简化为负压条件下的无井阻固结Hansbo解.  相似文献   

20.
使用真空预压排水技术处理高含水率吹填淤泥地基时,为了提高吹填工程中高含水率淤泥排水固结的效率,归纳和总结了前人关于高含水率吹填淤泥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技术中排水体的真空度传递性能和通水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排水体处于吹填淤泥中时,真空度在传递过程中损失严重;(2)排水体的淤堵、弯折,以及受涂抹、井阻的影响不仅使真空度传递受损,还会影响排水体的通水性能;(3)麦秸秆有着良好的渗透系数,可作为排水体的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