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砚国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2,(42):33-34,F003
本文研究了核电厂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建立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值、安全壳应力分布模式和由于预应力施加产生的变形情况,并把这些数据与在安全壳结构强度试验(SIT)中得到的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理论计算,讨论安全壳中预应力损失以及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作为核电厂重要防泄漏屏障,对保证核电厂正常运行、确保人员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顺序热力耦合方法对严重事故工况下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虑了温度和内压荷载共同的影响,分析了安全壳结构典型不连续区域和连续区域的位移响应。研究表明:安全壳混凝土不连续区域位移响应沿厚度方向上差异较为显著,而连续区域处的差异相对较小;安全壳泄漏失效模式由设备闸门位置控制,50%和95%分位水平的内压分别为1.266 MPa和1.072 MPa;破口失效模式由筒体某一位置控制,50%和95%分位水平的内压分别为2.224 MPa和1.883 MPa;本文所分析的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内压承载力满足最小安全裕度不小于2.5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飞机撞击核反应堆安全壳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SC.DYTRAN软件分析了飞机撞击反应堆安全壳的动力学问题,给出了混凝土的变形图和撞击物的速度变化曲线,比较了选用不同材料模式的计算结果,并与经验公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选用混凝土的帽形材料模型得到结果略低于经验公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秦山核电厂安全壳的设计概况,作为后张法预应力壳体结构,本文从选型考虑到结构概貌、设计依据、应力分析以及预应力钢束及钢衬里的设计考虑等各个重要环节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它不仅对核结构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某些预应力筒仓,贮罐和水池结构等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从核安全的角度简述了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强调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的购买、运输和保存等)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基准内压下混凝土安全壳的有效预应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电厂安全壳建造过程中大量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在设计基准内压下的分布状况、损失规律直接影响到安全壳结构的耐久性。介绍了某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和预应力系统的布置情况和预应力损失的分析过程,以闸门洞口附近水平预应力钢柬为例进行了预应力损失计算,同时计算了5年打压试验时安全壳结构的有效预应力。基于以上分析,利用ANSYS程序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对设计基准内压下的有效预应力作用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预应力系统承担了打压试验下大部分设计内压,安全壳整体结构是安全的,这些结论与安全壳的预应力系统设计理念一致,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长期预应力损失,以预应力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在已有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试验基础上,采用相同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相同环境下的收缩试验,以测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收缩变形。考虑到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筋松弛的耦合作用,引入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建立由试验数据推导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计算方法,最终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徐变模型并预测其长期徐变变形,为核电厂安全壳结构长期预应力损失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介绍预应力安全壳1:1模型试验中大吨位曲线钢束两个阶段的试验研究。第一部分镦锚体系的试验证实了:在影响曲线束摩擦系数的各项因素中,润滑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比找到了既经济又实用的润滑剂。第二部分介绍钢绞线体系的试验情况,并指出该锚具锚固能满足国内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严重事故管理(SAM)过程中,氢气控制相关的缓解措施可能与其他缓解措施相互影响,带来负面效果。本文研究了安全壳冷却应用于安全壳降压策略与氢气控制策略进行事故缓解时对氢气风险的影响。利用MATLAB开发了安全壳氢气可燃性判断辅助计算(CA)用于氢气可燃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体化分析程序建立了核电厂主系统与安全壳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安全壳惰化与恢复安全壳冷却对氢气风险的影响。分析表明,以50%流量开启安全壳冷却,能够维持安全壳压力且内部环境处于惰化状态,结合CA,能够通过控制安全壳压力实现缓解安全壳的氢气风险,可为技术支持中心制定相关缓解策略提供参考,提高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8,(2)
安全壳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现役核电站安全壳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弹塑性分析判断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安全壳将会由于产生贯通裂缝出现泄漏是本项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