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核电厂常规岛真空系统及部件的氦质谱检漏检测工艺,通过各个核电厂真空系统的检测情况,分析了检漏检测工艺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响应时间的差异,为同类核电厂真空系统及部件的氦气泄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容积控制箱作为核电厂化容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机组运行期间,其上部覆盖含氢的放射性气体。该系统的泄漏,将会导致一回路放射性气体、以及危险性的氢气的释放,从而对机组及环境造成危害。本文介绍了通过核电厂容积控制箱相关系统管线的氦气泄漏检测方法的研究,掌握正压氦检漏在系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检漏方法及仪器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忠 《无损检测》1998,20(7):198-198
泄漏检测是专门检测真空或承压容器、管道系统及各种密封性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检漏技术有氦质谱检漏法、气泡检漏法、高频电火花法、卤素检漏法及真空计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已经有相当的应用,但有其局限性,而最近发展起来的超声波检漏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某些工业领域重要的检漏方法.1工作原理当被检系统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压力系统)(图1)或被检系统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真空系统)(图2),就会有气体穿过漏孔形成湍流,湍流在  相似文献   

4.
陈勇  瞿燕明 《无损探伤》2012,36(1):43-45
从大容积系统自身特征、真空检漏环境和氦质谱检漏仪器的连接位置等角度,分析和讨论了对大容积系统氦质谱真空检漏方法的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善这种方法检验灵敏度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承压设备泄漏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压设备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气泡检漏法、氦质谱检漏法、卤素检漏法、热导检漏法、压力变化检漏法、声波检漏法以及氨检漏法等。详细阐述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相关设备、灵敏度及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气缸套表面热障涂层是协同提升其阻热、耐磨、减摩性能的有效方法。利用超音速高能等离子弧喷涂设备,在38CrMoAlA基体表面制备了厚度为1.5 mm的NiCoCrAlY-YSZ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高温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涂层孔隙率约为(9.62±2.23)%,与基体结合强度为(30.33±1.89) MPa;当环境温度为200℃时,38CrMoAlA基体的磨损率约为1.96×10-4 mm3/(N·m),高于250℃油润滑条件下YSZ涂层的1.14×10-4 mm3/(N·m);涂层在油润滑时的摩擦磨损性能较为优异,无润滑时的摩擦因数与磨损率分别由0.05和0.54×10-4 mm3/(N·m)增加至0.70和2.97×10-4 mm3/(N·m),其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该研究为低散热柴油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防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高温润滑耐磨涂层抗高温氧化行为,采用激光辅助等离子喷涂技术(LPHS)在GH4065A镍基高温合金上制备NiCoCrAlYTa-Cr2O3-Cu-Mo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在(850~1000)℃×220 h的抗高温氧化行为。计算得出氧化激活能约为128.5 kJ·mol-1,850、900、1000℃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44×10-2、3.61×10-2、7.71×10-2 mg2·cm-4·h-1。结果表明,850℃×220 h氧化后表面生成Al2O3为主的连续致密氧化膜,阻碍涂层内部的进一步氧化;1000℃×220 h氧化后表面生成疏松NiO为主,致密Cr2O3·NiO为辅的氧化膜。致密氧化膜的生成阻止了涂层及基体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分析检测镍铂合金中杂质含量的准确性,针对Ni-5Pt、Ni-15Pt、Ni-60Pt展开全面的干扰效应研究,对受基体效应严重的Pb、Sn采用基体分离法测定;对直接测定有干扰的元素,通过调节基体与被测元素的测定浓度比例,对应其杂质含量选择整理出的谱线,即能达到准确检测范围;最后通过加标回收的方式验证方法准确度。方法检测范围:Ag、Au:(5~50)×10-6;Al、Co、Cr、Cu、Mg、Mn、Pd、Pb、Si、Sn、Ti、Zn、Zr:(5~500)×10-6;Fe:(5~1000)×10-6。能满足镍铂靶材在市场交易中所需的杂质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单一成分WS2薄膜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方法 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不同Ti含量的WS2–Ti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仪,对薄膜的成分、化学态、晶体结构、形貌以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球–盘摩擦试验机检测该系列薄膜在大气和真空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 掺杂元素Ti显著改善WS2薄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随着Ti含量的增加,WS2薄膜的结晶度下降,致密度增加,其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从0.25 GPa和16.60 GPa增加到3.52 GPa和59.00 GPa。Ti原子数分数为7.17%时,复合薄膜的磨损率在真空和大气环境下分别低至0.10×10-15 m3/(N·m)和2.66×10-15m3/(N·m)。结论 在真空摩擦试验中,WS2基薄膜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均方位移、自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等方面分析研究了Al2O3对铝熔体中杂质Fe扩散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2O3是影响铝熔体中杂质Fe扩散和富集的关键因素,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杂质Fe的均方位移随之下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方位移的增加幅度减小,扩散系数从0.173×10-8 m2/s下降到0.037×10-8 m2/s,即Al2O3含量的增加阻碍了杂质Fe的扩散,且Al2O3含量阻碍杂质Fe扩散行为的倾向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同时,随Al2O3含量的增加,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发生明显变化,曲线第一峰的高度逐渐变高,即Fe原子配位数逐渐增加,杂质Fe的聚集程度增加。分析认为Al2...  相似文献   

11.
微米级钽粉(Ta)在生物医疗增材制造和其它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射频热等离子体对不规则钽粉进行球化处理以改善其流动性,对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前后的钽粉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球化过程中卫星粉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球化后的钽粉具有较为理想的球形度和光滑的表面,其霍尔流动性和表观密度分别从13.6 s·(50 g)-1提高到6.73 s·(50 g)-1和6.83 g·cm-3提升至9.06 g·cm-3,钽粉的球化率和球形度分别可约达95.2%和0.92;球化过程中卫星粉的形成主要是因液滴的碰撞所致,且随着送粉速度的增加,液滴碰撞概率增大,液滴的凝并使球形颗粒的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纳米ZrO2(Y2O3)强韧化的双尺度Mo-12Si-8.5B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在25~1000℃范围处于空气和真空下的干滑动摩擦学性能尚不清楚。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比较研究Mo-12Si-8.5B-2.5%ZrO2(Y2O3)/Si3N4配对副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先增加后减小,800℃时达到最小值(为0.28);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在25~600℃时为6.02~69.4×10-6 mm3/(N·m),800~1000℃的磨损率增加到8.7×10-3~95×10-3 mm3/(N·m)。在真空中,从25℃升高到400℃时,摩擦因数从0.62逐渐降低至0.49,600℃时急剧增加到1.04,而在800℃和1000℃时摩擦因数又分别降低到0.82和0....  相似文献   

13.
对再结晶退火后的AZ31、AZ61、AZ91镁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该系列镁合金在变形温度423~673 K和应变速率1×10-4~1×10-2 s-1范围的超塑性行为,分析工艺参数、显微组织和超塑性行为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673 K和1×10-2 s-1的初始应变速率下,该系列镁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明显的超塑性特征,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分别为0.25、0.23、0.24,超塑性变形激活能分别为105.8、165.4、126.2 kJ/mol,接近其晶界自扩散活化能,并由此建立相应的超塑性压缩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MKK公司最近研制了一条利用磁场的在线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带钢整个宽度和长度上的空洞和夹杂物,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带钢。该系统根据磁通量泄漏原理,由一组平行排列的磁感应元件(它们复盖了整个带钢宽度,以检测由于带钢的内部缺陷而引起的孩通量泄漏)和信号放大处理与数据处理元件组成。该系统采用如下5个方面的新技术:(1)高灵敏度的磁感应元件。(2)双轮系统。(3)磁屏蔽系统。(4)自动纠偏控制系统。(5)检测灵敏度自动核准系统。由此保证该系统能检测5x10-‘mm‘大小的内部缺陷。目前这条高速(sin/s)、超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轧制态Mg-4Zn-2Y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温度以及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Mg-4Zn-2Y合金在不同工艺参数下进行热变形时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并绘制了热加工图。结果表明,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以及应变速率均有关系,热变形温度不变时,材料的最大流变应力会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在应变速率不变时,材料的最大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会逐渐下降。采用双曲正弦修正的本构模型确定了轧制态Mg-4Zn-2Y合金的变形激活能Q=242 233.2 J·mol-1,应力指数n=8.09。通过热加工图确定了Mg-4Zn-2Y合金的可加工区域为472.15~545.00 K,10-3~10-4 s-1和545.00~672.15 K,10-4~10-1 s-1。  相似文献   

16.
使用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炉在0.08 MPa下制备了氮含量0.54%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热轧后分别在800、900、1000、1100、1200 ℃下保温不同时间,研究在不同固溶工艺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蚀性。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不同固溶工艺下高氮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并在6%FeCl3溶液中浸泡8 d后计算其质量损失率和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固溶对高氮不锈钢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很大,经1000、1100 ℃热处理后的试验钢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未经热处理和经800、900 ℃热处理的试验钢组织中存在析出相Cr2N;经1200 ℃热处理的试验钢从奥氏体中析出了铁素体组织;1100 ℃下保温1 h的试验钢耐蚀性最好,腐蚀速率仅为1.35×10-5 g·cm-2·h-1;800 ℃保温3 h后试验钢的耐蚀性最差,腐蚀速率高达8.18×10-4 g·cm-2·h-1;而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能介于两者之间,腐蚀速率为1.24×10-4 g·cm-2·h-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热膨胀分析仪、激光导热仪和热/力模拟试验机分别对2507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综合热分析试验、热膨胀试验、激光导热试验和高温力学试验,以控制连铸坯表面凹陷、裂纹等缺陷。结果表明:2507双相不锈钢的固相线温度为1 469.5℃,液相线温度为1 446.2℃;温度在100~750℃时,2507不锈钢平均线膨胀系数为16.606 1×10-6 K-1,温度在750~1 020℃之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14.916 2×10-6 K-1,温度在1 020~1 400℃时平均线膨胀系数为20.475 1×10-6 K-1;在降温过程中,平均线膨胀系数为-22.690 3×10-6 K-1;2507不锈钢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从650℃升至1 150℃,2507不锈钢的热扩散系数增大了25%;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 000℃时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34 W/(m·K);温度超过1 200℃之后,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8.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变形抗力大、热塑性较差、热加工窗口窄,而且在热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和流动不稳定等缺陷。本文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挤压态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进行热压缩,压缩温度为10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压缩真实应变为0.69。基于双曲正弦型Arrhenius函数,计算该合金的热激活能Q、构建本构方程,采用多项式拟合摩擦、温度变化、应变补偿的影响,对应力-应变曲线及本构方程进行修正,绘制能量耗散图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热激活能Q为536.36 kJ/mol,其在变形温度为1075~1150℃、应变速率为10-3~10-1.5 s-1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加工性能,但当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晶粒组织较为粗大,γ′相溶入基体。  相似文献   

19.
孙墅畦  陈波  王庆江  陈燕  刘明 《焊接》2023,(5):18-23
针对ENiCrMo-2镍基焊条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焊接130 mm厚12Cr2Mo1R高强钢,通过拉伸试验、纵向弯曲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对熔敷金属的热裂纹敏感性进行探究,获得熔敷金属的裂纹敏感性指数,并利用组织形貌以及晶界析出物解释熔敷金属的抗裂性,通过SEM观察熔敷金属横纵向拉伸试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断口中绝大部分为韧窝,且韧窝大小均匀,未在断口中发现热裂纹;利用体式显微镜统计圆棒拉伸以及纵向弯曲表面裂纹长度,并通过计算得到焊缝金属的热裂纹敏感性分别为2.23×10-3和6.08×10-3 mm/mm2;借助JMatPro计算和熔敷金属显微组织表征得出熔敷金属裂纹敏感性较低的原因在于晶界形貌曲折,且在晶界上存在富钼碳化物钉扎晶界。  相似文献   

20.
李卓程  田勇  王斌  王昊杰 《金属热处理》2022,47(10):211-217
在真空渗碳前预先对20CrMnTi钢进行真空渗氮处理,采用OM、SEM和XRD研究了预渗氮处理对渗碳层显微组织及腐蚀形貌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腐蚀质量损失来评价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预渗氮处理的渗碳试样的渗层马氏体更加细小并且有大量渗碳体析出,耐腐蚀性明显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3608×10-5 mA·cm-2下降到2.9817×10-6 mA·cm-2,自腐蚀电位由-0.7741 V提高到了-0.6672 V,其腐蚀速率和发生腐蚀的倾向大大降低,并且由质量损失得出的腐蚀速率仅为渗碳试样的一半。这主要是由于预渗氮+渗碳处理试样渗层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和渗碳体在腐蚀时会阻碍孔蚀的扩展从而降低腐蚀速率,并且渗层的氮原子会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H+4及NO-2或NO-3,降低Cl-对材料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