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不改变液晶透镜孔径的基础上减小其焦距,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 Δn液晶材料的短焦距透镜阵列.该透镜阵列采用大 Δn液晶材料,使其在低驱动电压下便可以积累较大的光程差.下基板采用ITO驱动电极与ITO接地电极交替排列的结构,且ITO驱动电极位于介电层上方.ITO接地电极使其边缘区域内存在弱电场,介电层平滑了液晶层内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可变矩形电子束曝光机的电子光学设计,着重分析光路构成和变形偏转补偿等问题。DJ-2型机使用最少的透镜数实现变形束曝光机的功能要求。为实现高速变形偏转,采用高灵敏度串接式平板静电偏转器,通过精确的线性补偿和旋转补偿,使靶上束斑电流密度和分辨率以及原点位置不受束斑尺寸改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发夹型钨丝阴极时的束流密度大于0.4A/cm2;22mm扫描场内边缘分辨率优于0.2m。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扫描式扁平显像管中,电子束基本要偏转数次后上屏.本文用曲光轴聚焦理论分析了扁平显像管的偏转系统,包括正交场偏转扫描和电极推动扫描方式.文中给出了电子运动所在的电场分布的级数表达式.由变分方程出发,给出了偏转时曲光轴坐标中的高斯轨迹方程,并对方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于偏转电子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研究了设计参数对阵列波导光栅串扰的影响. 通过分析波导V值、波导阵列间距、罗兰圆输出端波导间距和阵列波导数目等设计参数对各个信道输出场的影响,研究了这些设计参数对阵列波导光栅串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V值、输出端波导间距和阵列波导的数目能够减小串扰;输出端波导间距和阵列波导数目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时对减小串扰没有明显效果;为了保证单模传输,V值不能超过某上限值. 设计了一个16波长的阵列波导光栅,并用BPM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由于BPM方法不能模拟大的角度变化,我们将阵列波导光栅的模拟分成两个部分:输入输出罗兰圆的模拟和波导阵列的计算.由于光波在阵列波导中的传播对串扰的影响只是在相位上,因此直接的数值模拟只模拟输入输出罗兰圆,而波导阵列的作用用一个相移来代替,并将其加入输入输出罗兰圆的模拟中.为了减少计算时间,只是在需要定量模拟的方面使用了密集网格,而在模拟各参数对串扰的定性影响时使用了较疏的网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良好.(PD11)  相似文献   

5.
彩色显像管中,电子束经偏转系统偏转后在屏的边角处的尺寸比中心部分尺寸大。为了解决偏转散焦,日本松下公司推出了DAF枪。然而随着HDTV的发展,电子束束流和偏转角都越来越大,此时仅靠调节动态聚焦电压不能完全补偿过聚焦以及大束流下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大束流、大偏转角情况下造成偏转散焦的原因,提出在调节动态聚焦电压的同时适当改变电子束进入主聚焦透镜的入射角,从而改善电子束经偏转后的上屏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外加电场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介质,数值研究了光折变介质中亮屏蔽光伏孤子的自偏转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扩散效应后,双光子亮屏蔽光伏孤子的中心沿一个抛物线轨迹在晶体光轴的反向上产生自偏转;孤子中心偏转距离首先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当外加电场增加到某一特定值后,孤子的自偏转距离随着外加电场的继续增加反而减小。亮孤子自偏转距离随着入射光强的增加也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光开关时延波束形成网络中光开关串扰和光控相控阵列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研究了光开关串扰对光控阵列方向图,包括最大值指向偏移、旁瓣电平的影响以及对阵列接收的线性调频(LFM)雷达信号的脉冲压缩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开关的串扰比应小于20dB。  相似文献   

8.
T型微带线的串扰是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FDTD方法首次对T型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进行全波分析,并给出抑制串扰的具体措施。PML-FDTD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改进结构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不同:(1)开口距离S越大线间串扰越小,最多减小10dB;(2)开口角度 越小线间串扰越小,减小幅度最多达14dB。由此得出,在T型微带线上开三角形口,通过改变开口距离S和开口角度 可实现对邻近微带线串扰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差分算法,对双门聚焦结构的场致发射阵列阴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得到了锥尖处的电场强度,电子的运动轨迹及电位分布图.结果表明,聚焦极电位、聚焦极孔半径及聚焦极与栅极间距的变化对锥尖电场影响不大,但对电子轨迹影响很大.当聚焦极电位超过140 V时,电子束的会聚作用消失;低于-30 V时,电子束轨迹出现交叉.减小聚焦极孔径可以加强电子束的会聚作用,但当其减小至0.75 μm时,聚焦极会捕获部分边缘电子.因此在实际确立聚焦极参量时,应主要从聚焦极对电子束轨迹的会聚作用方面考虑,其次再考虑聚焦极对锥尖场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同轴-环形硅通孔(CA-TSV)内外层单一介质材料对传输损耗及串扰的影响,发现CA-TSV传输特性受外层介质影响较大,外层介质介电常数越大,串扰越小、传输损耗越大;外层介质选择单一材料时,两者性能不可兼顾。基于此,提出一种“BCB-Si-BCB”外层混合介质CA-TSV结构,其相比于传统CA-TSV其传输损耗进一步降低,并对不同混合介质尺寸及配比对传输损耗及串扰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B-Si-BCB”混合介质层总尺寸越大,传输损耗越小、串扰越大;混合介质总尺寸固定不变时,内层BCB占比越高,传输损耗越小,串扰越大;在混合介质比为1∶3∶1时,CA-TSV串扰明显优于其他混合介质CA-TSV及同轴TSV结构,且该结论不受尺寸限制。最后建立其等效电路模型与HFSS仿真结果对比,拟合效果较好,验证了电路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使用介电突起消除边缘场效应的硅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在像素电极之间设计介电突起结构来阻隔相邻像素电极之间的串扰电场,通过对LCoS的液晶分子指向矢分布和边缘场串扰现象进行仿真,分析了边缘场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相应反射率和相位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具有介电突起的LCoS相比传统LCoS在减少相邻像素边缘反射率和相位干扰上有明显的效果,反射率始终维持在96%,相位差保持不变,对比度大于35∶1的区域接近60°,整体视角基本不受影响。所提出的介电突起能够很好地消除横向电场对相邻像素内液晶分子取向的影响,进而提高了LCoS的对比度,大大改善了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维TMA Medici模拟软件对SOI结构的串扰特性进行了分析.模拟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SOI的埋氧化物对串扰噪声几乎不起隔离作用,同时,连接SOI结构的背衬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串扰的影响.还对减少串扰的沟槽隔离工艺、保护环及差分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一些外部寄生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SOI结构厚膜和薄膜结构体掺杂浓度对噪声耦合的影响,所得到的结果对设计低噪声耦合的SOI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SOI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串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维TMA Medici模拟软件对SOI结构的串扰特性进行了分析.模拟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SOI的埋氧化物对串扰噪声几乎不起隔离作用,同时,连接SOI结构的背衬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串扰的影响.还对减少串扰的沟槽隔离工艺、保护环及差分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一些外部寄生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SOI结构厚膜和薄膜结构体掺杂浓度对噪声耦合的影响,所得到的结果对设计低噪声耦合的SOI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紧密放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多条微带线之间会产生串扰,这是电磁干扰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接地插槽则会对微带线间的串扰产生影响,所以研究接地插槽对微带线间的串扰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使用时域BLT方程结合FDTD方法分析微带线间的时域串扰,将其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分别改变槽的宽度和长度来分析微带线之间串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微带线间的串扰随着槽的宽度增大而增加,微带线间串扰的时间范围随着槽的长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抑制印制电路板上微带线间串扰是高速PCB 信号完整性设计的重要内容。文中研究了在两平行微带线之间加上带有接地孔的隔离线这种方法减小串扰的有效性,讨论了在工作频带内因此发生谐振的孔间距要求,仿真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S 参数、电流分布图。通过加上升时间0.1ns、周期1ns 的方波脉冲激励,比较了改善前后端口的串扰的情况,可以看出串扰得到了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16.
面向近红外波段隐蔽目标识别应用,基于InGaAs近 红外焦平面阵列,利用焦平面像元分组方法,研 制了一种单片集成微偏振元阵列的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本文器件利用电子束直写与金属刻 蚀工艺制备的金 属纳米线阵列实现偏振态选择,实验测试平均消光比为8.05。研究结 果表明,光串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 光比,对偏振图像的暗部细节的解析度也产生了不利影响;金属纳米线本身的不完整性不但 造成了信噪比(SNR)下降,也制约了光响应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7.
差分传输线具有低辐射和抑制共模噪声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差分线结构不能有效的降低邻近差分对之间的串扰噪声,这将影响到高速系统的信号完整性。文中针对使用防护布线的方法,讨论了三种不同结构的防护砸线,从场的角度对比了它们的电磁屏蔽效果,利用混模S参数分析了它们对于减小串扰噪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激光散射法粒子测量中信号串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夫琅和费衍射和激光多普勒效应相结合的三光束激光散射方法,详细研究并解决了该方法用于同时测量大于5μm粒子尺寸和速度时信号串扰问题,并用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汽车上电子设备全景系统调幅(AM)辐射发射测试超标问题,文章研究了汽车线束串扰原理——近场耦合理论,分析在实车上线束串扰的影响因素,利用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可知,增大线束间距离、非屏蔽线束替换为屏蔽线束可以有效抑制线束间串扰,进而解决了线束串扰导致的全景系统AM辐射发射测试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速数字系统的串扰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高速电路设计工程师不可避免的问题.串扰问题是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分析串扰产生的机理,讨论各种影响串扰的因素,建立了两线串扰模型并采用Mentor Graphic公司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Hyperlynx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耦合长度、线距、信号的上升时间以及介质层对两线之间的串扰都有直接影响,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提出减小串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